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_文化研究论文十篇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_文化研究论文十篇
【党建论文】导语,大家眼前所阅读的此篇文章共有40030文字,由严明志改进之后,发布在★美文档(meiword.com)!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_文化研究论文十篇感谢大家一起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_文化研究论文 第一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大别山革命上文库老区,有着60年办学历史和10年高职教育实践。学院坚持以“用老区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为办学理念,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在走内涵建设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老区地域优势,积极导入老区文化,引进企业文化,创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学院现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理解及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心理氛围、规章制度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部分,而以精神文化为灵魂为核心。
根据高职办学的特殊定位,高职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1.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内在的教育力量就是它的文化影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提升“人”的修养和品行。www.meiword.COm
2.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价值体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使个人行为符合学校组织目标,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3.凝聚功能。校园文化起着心灵黏合剂的作用,使师生对学校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豪感、归宿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
4.激励功能。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激起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师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精神,获得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5.控制功能。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师生行为符合共同的准则,在制度规范与约束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品牌文化。
6.辐射功能。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教育影响师生的同时,也对周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辐射主要通过塑造学校形象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实现。
二.利用地域优势,创建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1.利用老区地域优势,营造文化气息浓郁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物质文化的载体,学校的硬件设施、人文景观,因其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而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学院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黄冈“将军故里”、“名人之都”、“教育之乡”、“创业之城”的地域优势,深度挖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人文资源、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老区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伫立在老区精神文化墙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座座黄冈历史名人雕塑,叙说着黄冈文化的历史渊源;走进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校史馆,热血沸腾,精神激昂;徜徉在以历史名人命名的道路上,伫足在催人奋进的教学楼前,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块块企业文化宣传展示牌,传递着先进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师生每天生活、工作其中,感受着老区文化、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鞭策与激励,学院环境育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2.利用老区地域优势,建设特殊的德育教育队伍。为使校园文化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学院大力创建一支由教师、老红军、红色文化专家、企业劳模、优秀校友组成的特殊德育教育队伍。在校内德育教育队伍建设上,每年投入10万元选派政工人员、教师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企业实践锻炼,到外地学习;不定期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研讨会和交流活动,聘请红色文化专家作文化讲座;实施师德工程,建立师德规范,树立师德标兵,激励德育教育工作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校外德育教育队伍建设上,建立校外德育教育队伍资源库,精心挑选老红军、红色文化专家和企业劳模组成导师团,挑选优秀毕业生组成校友团,共同担任德育辅导员,举办讲座、报告和交流行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老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如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来学院作了“踏平坎坷、成人成才”的励志报告,激发学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和。
3.利用老区地域优势,建立学生素质拓展基地。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此要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建立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主要注重四种基地建设:一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学院先后与红安县、麻城市、黄州区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组织师生到红安烈士陵园、麻城烈士陵园、陈潭秋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故居、董必武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爱家敬业之情;二是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建设。学院先后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黄冈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旅游城“四城联创”服务基地,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服务基地。常年组织学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环境保护、义务植树、文明引导、知识咨询、科技下乡,进一步弘扬了知荣明耻的文明风尚,培养了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服务学校、服务老区、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三是就业创业训练基地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确立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发展观,提出广交天下朋友、广建就业基地、多办订单教育的“两广一多”就业工作思路。通过实地考察、跟踪回访、电话联络、输送毕业生就业、输送学生顶岗实习、邀请来校考察、合办订单班等途径和方式,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助合作,先后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武汉、等地建立了266个实习就业基地和85个就业联络站点;四是学生社团活动基地建设。社团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现有学生社团48个,其中学术科技型社团32个,归各系管理;理论学习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等16个,归学院团委管理。为使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学院投资修建了大学生活动中心、文艺广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园标准广播台,建立了学生社团网站、校园广播网,组建了艺术团,建设了体育馆、运动场、篮球场等体育场所,这些活动基地基本能满足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体育锻炼的需要。对社团狠抓“活动”建设,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做到社团活动经常化,为学生的特长提高、素质提升提供平台。指导社团出版了《职院青年报》、《职院书画报》、《职院文学报》、《职院英文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作用。
4.利用老区地域优势,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制定了“院级活动品牌化、项目化,系部活动特色化、中型化,班级、社团活动经常化、小型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总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突出抓好六种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抓好寝室文化建设。寝室外设立老区文化专栏和《文明寝室公约》,寝室内悬挂老区名人图像及老区文化、企业文化宣传牌。推行“5s”管理,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健康的寝室文化活动,如“我爱我家”、“党员床铺”等活动;二是抓好社会实践课。学生在校学习或寒暑假期间,必须到革命老区和素质拓展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增长才干,学校将学生实践过程与结果纳入思想课成绩考评体系;三是抓好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已成为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和大学生的创意盛节。活动期间,精心策划、广泛发动、认真组织、争取社会支持、邀请企业参与,突出老区文化和企业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抓好周末活动。每逢周末,邀请老红军及红色文化专家,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地域文化、人文素质讲座。邀请校友团回校,举行就业创业教育活动,举办青年学生素质拓展;五是抓好企业文化周活动。每年的十一月,利用企业进校园招聘人才的有利契机,组织宣传优秀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邀请企业人员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六是抓好技能月活动。每年的五月,以学术科技型社团为主体,开展大型专业技能比赛活动,集中展评和表彰学生技能作品,服务当地社区和农村经济。
转贴于上文库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的国人文化认同_文化研究论文 第二篇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反思中国民族形象的建构,我们倍感林语堂的睿智,他立足于中西文化之上,反身建构起连续的的民族形象,从先秦的哲人写到宋明的文化艺术、生活艺术再写到,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讲述并完成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所以介绍推广林语堂的作品,正确评价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林语堂;民族形象;文化认同
一、全球化时代的国人认同危机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情形。”而文化全球化传播这种情形让许多人怀疑不久的将来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主的文化是否将完全取代地方民族文化,从而全球文化同质化。
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认同也自然会受到冲击。正是基于文化认同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所以近年来不少人对中华文化认同危机表示关切和忧虑。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近百年国人是如何建构民族形象的。传统文化自鲁迅喊出“吃人”的文化之后便如过街老鼠一路遭追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然其中有些异数,但在宏大的革命、国家叙事之前,这种声音极其微弱甚至被有意遮蔽。时期的批孔等对传统的批判则是深入到了民间。而之后到90年代中期书写最主要的面向仍然是批判,寻根文学寻到的基本上民族文化的烂根,第五代导演演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下的昏黄腐朽充满味与变态的中国大家庭至今还盛演不衰。www.meiword.Com
如果说解放前对文化的批判因为媒介的关系只局限在少数精英与知识分子身上,传统文化仍在民间享有盛誉,那么,之后,随着教育与影视的普及,便使得一般民众都被阅读或被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吃人”本质。人的思想是被建构的,当我们一直阅读与观看这些东西时,我们的脑海中便建构起了民族的骇异形象,而认同危机随之产生。
二、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
如今反观林语堂,我们不禁为其能在那么激进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坚持不偏不倚的民族形象建构感到自豪。林语堂既不同于鲁迅等一味偏颇地挖掘传统文化与国民劣根性的作家(我们自然可以理解鲁迅的“怒其不争”),也不同于沈从文、废名等歌颂原始山乡、想回到田园乌托邦的作家(沈从文一向厌恶城市,但如此美好的“湘西”难道真的存在)。他不仅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不利于进步的因素,从而呼吁要科学,要,但他也看到“中国自有顶天立地的文化在”——他始终认为,那些是“人类最高的价值观”。因此,他称自己写的文章是“宇宙文章”,其中因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建构出的民族形象对现在已失去文化自信心并产生认同危机的国人来讲,当不啻是一剂良药。
(一)建构的立足点
现在还有许多论者指责林语堂,谓其用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并举《京华烟云》大写特写姚木兰羡慕桂姐的小脚与木兰嫁妆为例[2]。这一点令人殊难同意。我们对林语堂的理解似乎还不及外国人——赛珍珠。赛珍珠在《中国人》的序中认为在“自卑感弥漫全国的时候”,林语堂却“机智到足以理解自己的、也足以理解别人的文明。他们能够明智地选择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她说林语堂“即不能脱离自己的到格格不入的地步,又不能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求正确地理解这个国家的含义,过去的以及现在的含义”,其写作中国的书是“坦诚相见,而又不自惭形秽”[3]。而林语堂也在《中国人》自序里谈到“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3]现在还、在指责林语堂的东方主义是否暗寓着我们依然存在的民族自卑感与文化认同危机呢?抑或是自己才是真正的东方主义者——搬演萨义德的《东方学》阅读林语堂?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立”是立在对中西文化的严格比较之后,他既写《中国人的智慧》也写《美国人的智慧》。他正是有感于国人与西方人对中西文化的曲解才毅然承担起文化大使的责任。
(二)完整的文化讲述——连续的民族形象
林语堂建构民族形象的一个特点恐怕为大家所忽略,就是其从先秦的哲人写到宋明的文化艺术、生活艺术再写到,从而形成完整的文化讲述并完成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1.先秦的智者
林语堂在1936所做的《生活的艺术》里就专辟一章写中国古代哲人智者的风华,而之后又陆续译写了两本书《孔子的智慧》与《老子的智慧》来阐释中国古代的哲学,其他作品中也或多或少夹有对这些中国古者的形象塑造。
相比较鲁讯的《故事新编》,我们会发现两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鲁迅用《出关》《起死》来写老子与庄子,但文本氛围何其的黯淡,而老子与庄子又显得有些愚蠢与可笑。但林语堂的老子与庄子却是潇洒的,他们虽蓬头跣足,却披发行吟、快乐无比,充分享受着生命。林语堂特别强调老子的亲近自然、崇尚直觉以及庄子超越时空的鼓盆而歌及梦蝶,并说“道教是中国人力图发现自然奥秘的一种尝试”,还将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大部分归功于道家。
我们理解的孔孟怎么也去不了道学味,而林语堂却告诉我们孔子自然是学识渊博的学者,但他却不是个老道学,他快乐、热情、幽默、近人情甚至于会骂人。林语堂特别强调孔子自嘲是“丧家犬”并说愿意去给颜回当管家的自信与幽默。《论孔子的幽默》、《孔子的智慧·导言》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并给了我们一个读《论语》的新方法。而在《情智勇:孟子》与《论孟子的文体》中,林语堂称孟子是“性灵派中人”,总能发前人所未发。
但林语堂重新勾勒先秦这些智者还能将其放在中西文化的天平上对比,他说“若说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启蒙时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顺应自然的卢梭,庄子却似精明狡猾的伏尔泰”。而孔孟则与古希腊哲人或苏格拉底之流相提并论。这种比照的民族形象塑造,让我们在世界中知道自己的位置,从而不至于妄自菲薄。
2.精致的艺术
古代的智慧蕴寓了中华精致而独特的艺术——文化的艺术与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认为,“从凌霄宝殿到学者的信笺,还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中国的艺术展现出一种精美和谐的情调,中国艺术作品鹤立于人类最佳精神产品之林。”因此,在《中国人》与《辉煌的》中(其晚年所写的《辉煌的》与其说写的是,毋宁说是中国,其中介绍与品评的艺术绝不限于。),林语堂介绍中国的诗歌、戏曲、书法、建筑、绘画、瓷器等,虽不成系统,却有许多真知灼见。他能够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突出中国艺术的独特性。比如讲到诗歌时,林语堂写道“诗歌需要清新、活跃、利落,汉语恰好清新、活跃、利落。诗歌需要运用暗示,而汉语里充满意在言外的缩略语。诗歌需要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意思,而汉语中表达形象的词则多得数不胜数。最后,汉语具有分明的四声,且缺乏末尾辅音,读起来声调铿锵,洪亮可唱,殊非那些缺乏四声的语言可比拟”,“哥特式大教堂暗示着精神与崇高,而中国的庙宇宫殿则暗示着精神的安详与宁静”,“无论在哪个国度,艺术问题总是韵律问题,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直到晚近,韵律才在西方艺术中直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中国,韵律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
而生活的艺术则在于古代文人的飘逸生活,特别是宋明文人,因此,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写的主要是“浪漫潇洒,富于口才的屠赤水;嬉笑诙谐,独具心得的袁中郎;多口好奇,独特伟大的李卓吾;感觉敏锐,通晓世故的张潮;耽于逸乐的李笠翁;乐观风趣的老快乐主义者袁子才;谈笑风生,热情充溢的金圣叹”。他谈树木、谈石头、谈酒令、谈饮食、谈瓶花这些日常的事物。而这也是林语堂颇受指责的一点,论者认为其选择的均是宋代的笔记尺牍与晚明的小品文,不能显示中国文化与生活的特点。但我以为,我们的民族意识自汉初具,到宋明则是发展到了巅峰,林语堂用宋明的这些奇人奇文来建构民族形象,自然不是很完整,但至少也是其中的荦荦大者。一个民族的文化有许多的面向,总有高低雅俗之分,林语堂正是把中华文化之中高与雅的部分都挖掘出来了,这应该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3.现代的演绎
传统到现代如何转化呢?林语堂把握住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精华,从而创造出了迄今我以为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京华烟云》。
现代作家喜爱《红楼梦》的颇多,其中恐怕又以张爱玲与林语堂为甚。张爱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从人物情态、对话上模拟《红楼梦》。而林语堂则主要从小说架构与文化蕴涵上模拟《红楼梦》。《京华烟云》写三个大家族,写繁多的人物,写儒道文化与精致的器物,这种磅礴的风云气魄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还找不出第二个。
作品最成功的是创造了四个人物:姚思安、姚木兰、姚莫愁与孔立夫。论者一般都把视线集中在姚木兰身上,我认为如此恐怕是太偏颇了,就好像读《红楼梦》问你到底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一样。我以为林语堂创造这四个人物要告诉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能够成功地转化到现代。他们身上都是儒道兼具。姚思安是个商人,但并不铜臭,反而是个智者,仙风道骨;孔立夫是个知识分子,但并不迂腐;木兰受道家影响至深,常有奇思妙想,但又能相夫教子;而莫愁深受儒学影响,稳重务实,能时时将如一匹脱缰野马的丈夫猛勒住。儒与道在他们身上不像在《红楼梦》中一般的矛盾,曹雪芹要我们抛弃经济文章,看空一切,林语堂则说不必如此,我们只要将儒道两者地结合起来,必能艺术地立身于天地间,更重要的是立身于现代,无论你是一个商人,一个知识分子,还是一个家庭主妇。
三、如何用林语堂的作品影响国人的认同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林语堂让西方人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人形象。他高超的艺术造诣、非凡的文化修养,以及他的博采众长、敢于创新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民族感情,看到了中国的威武强大和抗战决心。
作家林海音说过,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当中,最有影响的为林语堂一人也。意思是在同时期的作家当中,鲁迅也好,郭沫若、茅盾也好,虽然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很大,但是在国际上让整个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却是林语堂。林语堂对民族形象的建构不遗余力,但在国内的影响却不大。现代文学史只提他的《论语》、《人间世》、《语丝》而不提他的《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大中小学教材有的不选他的作品,选的一般也只选《秋天的况味》等。正因此,许多人不知道林语堂,就是知道也不太了解他在中国文化上的意义。所以我们以为,介绍推广林语堂的作品,正确评价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鉴于视觉时代的来临,介绍林语堂作品最快的莫过于影视的拍摄了。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可惜的是并不十分成功。改编原著没必要照本宣科,只要把握住作者的精神信仰就好,但20xx年改编的《京华烟云》的主旨却改变了原著的主要精神。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原本表现的是人生如梦的命题,人生短暂的一瞬间如烟似梦一样飘浮不定,在风云变幻的社会,不管外在世界怎么变化,人的内心安定如山,不受影响。姚木兰内心健康、从容不迫,带着一种顺应人世的态度和幸福感。而新版的主旨却改成了一堆人打打闹闹,充满着矛盾与不和谐。改编完全背离了原著的精神,而《风声鹤唳》的改编亦如是。这种改编不仅不能令人认同中国文化,反而让人觉得中国文化的浅薄,与其改编不如不改编。
因此,我们期望中国有能走出注重视觉冲击力怪圈的导演,重展《京华烟云》的文化气度与迷人风韵,一点一滴慢慢恢复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当然,改编林语堂的作品,千万不能遗漏了《苏东坡传》。或许我们可以期待《苏东坡传》一出,可一扫国内与香港古装电视对文化名人的刻板阐释。
参考文献:
[1]刘康.全球化/民族化[m].天津:天津出版社,20xx.
[2]高鸿,吕若涵.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j].华文文学,20xx,(2).
[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加强党内文化研究 开辟党建研究新领域_文化研究论文 第三篇
摘要: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加强党内文化研究,既有助于拓宽党建研究新视野、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党内文化;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执政规律
党内文化是一个新的话题,对中国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源于已有建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维创新和规律认识。从根本上说来,建设党内先进文化是把握世界执政党兴衰成败这个执政规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课题,也是中国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现实问题。在看来,无产阶级在夺取、建立制度之后,必须加强其自身的文化建设。他曾经指出:“我们所缺少的主要东西是文化,是管理的本领……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如今,加强党内文化研究对于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维系体系有序运行、稳定和谐,深化对党执政规律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形成党内外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显得十分迫切。WWW.meiword.COm
一、加强党内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历史不能没有文化,文化演绎着历史。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任何国家、政党和民族,都不能没有文化而自立,更不可没有文化而自强。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始终起着血脉传承、稳根固基的作用。历史启示我们,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任何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崛起,都不能离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和发展。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为人类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并以此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
回顾历史,在近代,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由强盛走向了衰弱,中华民族文化由强势转向弱势,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也由曾经欣欣向荣、引以为豪一度走向窒息僵化、任人欺凌,这时的中华民族也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中国在精神上也处于十分被动、空前委屈的状态。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中国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不仅缔造了一个崭新的国度,而且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历史的转折不仅带来了民族命运的巨大改变,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再度辉煌创造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1949年9月16日,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这样写道:“自从中国人学会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解放战争和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的文化。”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化建设蓬勃推进,不断繁荣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热”几度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中国文化日益从被动守势向战略优势发展。正如党的报告所指出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愈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放眼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文化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文化已经愈来愈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冲突也此起彼伏。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力”较量空前激烈,“文化力”的发展给各个国家、政党和民族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树立文化主体意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妥善应对“文化殖义”、“文化”以及领域风云激荡的严峻考验,确保国家、政党和民族的文化安全,几乎成了世界上所有后发国家广泛关注的共同话题。
与此同时,在现代潮流不可逆转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力量的体现者和代表者的现代政党,肩负着绝然不同于从前的历史重任。尤其是后发国家的执政党,不仅要带领所在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而且还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这双重的历史任务,作为最现实而又最重大的考验,也摆在了中国党人的面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去完成这两重艰巨的历史使命,是对中国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最大检验。本世纪初,中国党人对此作了一个庄严的历史承诺,那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提出,既坚持和弘扬了未来主义社会关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党一贯主张的“全心全意为服务”的立党宗旨;既指明了中国特色事业的发展方向,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事业的发展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党党内文化的跃进和升华。当前,只有继续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中国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二、加强党内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讲,政党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如果把某一特定政党比作一个生命有机体,党内文化无疑就是政党的精神灵魂。从文化的视角来对特定政党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更高层面来深度检视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内在机理,有助于从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综合把握党的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内在关联,从根本上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进而为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指明方向。实践表明,无论是在野党还是执政党,都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起点来唤起民众、吸引民众、凝聚民众。文化是政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反映了不同民众的利益诉求。同时,文化还是政党整合社会、引领社会的重要工具,发挥着整合各种分散的利益诉求的独特功能。在政党时代,执政党作为社会中主导性的力量,在建设先进社会文化中还扮演着
较之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角色。从实践层面来讲,加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既是保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个文化自觉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建国之前,中国党党内文化坚持把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价值体系,在领导中国进行的新主义革命中,曾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导向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党在探索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也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党内文化自身既有所前进和发展,又存在过巨大的内在矛盾和异常紧张的张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内文化几经调试和变革,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内文化的先进性自觉,推动了党对历史方位“两个根本转变”的清醒认识,也打开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党内文化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中具有统领性作用,是将党的各项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协同发挥党的各项建设合力作用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开展党内文化研究的意义集中体现在如下五个基本方面:
(一)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是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深刻回答党的建设深层次问题的客观需要。从已有的建党实践看,党内文化的建设实践从党成立以来就始终在无形地进行着。但是,毕竟在党的正式文献中始终都还没有出现过“党内文化”一词,并客观存在着对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全面把握主义政党对于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尽管在各个时期我们党都提出党的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但是,客观地讲,还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明确提出主义政党党内文化的本质规定性,没有提出哪些价值体系是党必须一以贯之的,哪些价值体系是需要根据实践要求而不断与时俱进的,也就是说没有根据不断的时代和实践环境明确提出建设党内的先进价值体系,特别是党内核心价值体系,这不仅对于党内文化保持一贯性、连续性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党内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二是没有深刻把握党内文化的根本性作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强化和特定价值理念的实践和运用。党内文化是党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倡导的价值体系以及多数党组织和党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作为党内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它直接指导着党的路线的制定,又将党内的价值体系具体地体现和反映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统领着党的各项建设并将各项建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党的各项建设就是围绕党内所提倡的先进价值体系来展开,都是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载体,各项建设的实际成效又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来评价。三是没有从文化的视角深刻反思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党内的不正之风以及潜规则问题。比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发生原因时曾深刻指出:“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和国家社会生活的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的发动和发展。”那么,这种种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没有制度化呢?这应该说与和党内相当一部分同志在建国后仍然将只是作为手段、作风,而不是作为目标的理念不无关系,与当时党内还没有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理念密切有关,也就是说与当时党内文化出现偏差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二)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是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由之路。20xx年,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第一次庄重地提出要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之后,党的、也都一再强调了这一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深化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党执政与外部其它客观规律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建设规律的关系,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党执政过程中内在的、文化、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规律。唯有如此,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另外,在研究党执政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重要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除了要求党应当抓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显然还要求我们党还应当抓好自身的文化建设这个更具根源性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党内文化进行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党内文化建设规律、准确把握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对于我们党始终当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代表、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是深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识的客观要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看,加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既是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首先是因为党内文化本身就包含着执政理念的基本内容,执政理念是否科学,最直接的就是由党内文化规定和造成的。因为党内文化本身就是一套价值体系,它综合地体现在党的整体、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都反映了党内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就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而言,它涉及的是执政的合理性问题,主要关注的是执政党与公共权力以及执政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而执政体制和方式是否合理,也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主导下进行的,党内文化的状况也关系到党的执政体制的建构与执政方式的选择。再次,任何政党力量的凝聚和系统的稳定,不仅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顺畅的体制机制、必要的权力作后盾,还需要以先进的党内文化来整合党内外群众的价值取向,涤荡党内的不良习气,培养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对政党态度、情感、信仰上的价值趋同。最后,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因此,党内文化是衡量和影响现代政党执政能力中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四)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完成党的建设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如今,我们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新的深刻的变化,党的建设实践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间交流、对话的机会日益增多,世界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中间化趋势更为明显,建设先进的党内文化几乎成为摆在所有执政党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对现代政党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对于我们党而言,文化的考验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建设党内先进文化,破除党内潜规则,抵制封建主义残余、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以及其他各种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新风正气,进一步提升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感召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如何发挥党内先进文化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推动作用,充分体现党内先进文化在凝聚人、鼓舞人、指引人、发展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党内外群众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不竭的精神动力与科学的价值导向,有效引领群众文化发展,积极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三是如何通过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应对由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要在西方发达国家把持着文化全球化进程主动权的现实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在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激烈碰撞中,保障民族文化与安全。
(五)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是总结现代政党兴衰成败而得出的重要启示。我们知道,党内外群众的价值认同始终是任何政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总结世界政党兴衰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发现任何政党兴衰存亡的表面原因可能是社会经济、等因素包括这些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是透过这些表层的现象,可以发现其本质上都与政党党内文化的现实状况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于执政党而言,党内文化是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先进的党内文化,有助于增强党内外群众对执政党的价值认同,使得执政党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可以增强动员、组织和发展能力,提高执政党的执政绩效。党内文化的缺失或落后,容易造成党内外群众信仰迷失、价值错乱、矛盾衍生、社会动荡,最终必将导致执政党绩效低下、丧失。比如,前苏联党(1917-1991)在连续执政74年、墨西哥革命制度党(1929-2000)在连续执政71年、日本自民党(1955-1993)在连续执政38年、印尼专业集团(1964-1999)在连续执政35年后纷纷倒台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执政后期党内缺乏创新精神、之风盛行,党内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够,党的执政能力不强也不能说与党内文化失去先进性、不能有效整合党内外群众的利益、党内所提倡的价值体系不能获得社会认同不无关系。这些教训启迪我们,必须重视党内文化研究,努力探索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努力保持和发展党内文化的先进性。
三、结语
总之,开展党内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党内文化研究,将给予我们一个新的研究政党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形式,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认识政党和建设政党的有力工具,给予我们一个新的遵循政党运行规律和有效发挥政党作用的思想武器,为政党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为政党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为政党的建设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找到了新蹊径,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不仅是认识论上的飞跃,而且是实践论上的突破。
浅议黑土文化建设_文化研究论文 第四篇
建设黑土文化,就是要推动黑土文化,使其发挥其特有的地域性特点,是我们目前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使黑土文化不断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促进经济振兴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摈弃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
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不总是同它所依赖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变化完全一致,而是或前或后,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着动态的对应。
作为黑土地上各种社会意志的总概括的黑土文化也不例外,也包含着进步和落后两种社会意识。
黑土文化中所包含的进步社会意识,是黑土文化的主流、主导力量和本质表现,它适应、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了黑土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那些阻碍、制约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意识。它是黑土文化的非本质表现,次要部分,是在黑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否定的社会意识。这种旧的落后社会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农民惰性心理
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生活在这时的世世代代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大自然过于丰厚的恩赐易使人们过分地依赖自然,缺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创造能力,滋生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正像所说:“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长期以来,黑龙江的各民族虽然生活在肥沃土地之上,但更多的是想索取自然界现成的财富。wWw.meiword.cOM
游牧渔猎于草原山川,直到近代仍不愿深耕细作于土地之上,常常是“播种慢散之,茁芽后牟而为深。恶草满畦,亦不芟”、“地无阡陌、亦不治沟洫、旱乾水溢听天由命”,就连涌来的大批流民也受到了这种落后、懒惰心理的严重影响,渐渐地使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中原精神褪了色。这种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它不仅表现在黑龙江农民身上,而且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整个黑龙江人的精神素质中。因此,黑龙江人从来不愿干那些诸如修鞋、补伞等走街串巷、出大力挣小钱的活是不足为怪的。
2.高消费、超前消费的商品意识
黑龙江轻工业虽然不发达,但是日用商品的消费支出高居全国榜首,其中以哈尔滨最为突出。有统计结果表明,哈尔滨的啤酒、化妆品销售量居全国第一。
造成这种高消费、超前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黑龙江经济的发达,恰恰相反,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一些重要的省市比较起来还很落后,很不发达。这种消费水平与社会经济基础极端不平衡的现象完全是近代以日、俄为首的在黑龙江半殖民地统治下的后遗症,是殖义者颓废文化影响的结果。
3.粗暴、野蛮的土匪意识的潜在遗留
黑龙江是历史上有名的土匪活动猖獗的地区。1949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当时“在北满的土匪,总数在10万人以上”。这些由日伪残余势力,封建恶霸地主、惯匪、地痞流氓以及野心家、投机分子组成的土匪武装曾在黑龙江地区作恶多端,他们残害百姓、烧杀抢掠、造淫生事、聚众闹事,残杀革命者。抗战胜利后,我解放军在中国党的上,一举歼灭了盘踞在黑龙江的全部土匪。 虽然作为的敌对势力的土匪武装在黑龙江绝灭了,然而土匪那种粗暴、野蛮的思想意识却一直没有从黑土上彻底根除,它依然以一种潜在的形式滞留在黑土地上,毒害、污染着一部分人的灵魂,它也是造成黑龙江地区社会治安秩序难于治理的重要原因。
以上三种陈旧、落后的社会意识的消极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它不仅关系到个别黑龙江人的精神素质,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黑龙江的精神面貌,束缚、制约黑龙江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彻底消除、摈弃这些与先进文化对立的精神蒙昧,精神野蛮,引导形成先进的社会意识,是建立高度精神文明、建设黑土文化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将成为推动黑龙江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发展黑土文化的优势,显示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
有位哲人说过,越是民族性的东西,也就越具有世界性。这就是说,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而存在,无个性也就无共性。因此,建设黑土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特色上下功夫,要建立起黑土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
深入挖掘北方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积极发扬和继承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吸收地域文化的最高成果,继承造就别具一格的冰雪文化,发扬和宣传在建设和改造黑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创立其个性的具体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黑土文化不断适应历史的趋势,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
但是,创造特色文化,绝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因此,我们在建设黑土文化的同时,要克服狭隘的地域主义和保守主义。即对外来文化一律排斥,否定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拒绝吸收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只自我陶醉于黑土文有的小圈子观点。因为,这样必然导致地域文化走向枯竭和衰败。
三、积极吸收和引进其它地区的优秀思想文化
黑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其它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和依赖关系。因此,建设黑土文化不仅要创造其鲜明的特色,还要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和汲取其它地域文明的丰富营养。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地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以农耕文化为主,注重实际、勤劳吃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浓厚的黄河文化;思想灵活、风格细腻、商品意识较强的长江文化;古老风俗习惯保存完整,被称人类社会发展活化石的云贵文化;恢宏的雪域文化等等,都是黑土文化可以借鉴的优秀地域文化。
同样,学习外来文化,也不要妄自菲薄,失去自信。要植根于全民族文化沃土之中,才能增加其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登上地域文化发展的高峰,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
试论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_文化研究论文 第五篇
群众文化是当前整个文化艺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文化机构,积极推进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的需要,是摆在我们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个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地、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愿与大家共勉。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应当是首先从大处着眼,以发展大文化为突破口,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人为本,培训文艺骨干
目前,群众文化早已摆脱了仅限于节庆文化或单项活动,而是日益向深广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活动范围之广,内涵之深,形式之不断创新,都是前所未有的。仅靠文化馆少数辅导干部是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的。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的地区或单位,都有具有一定活动能力和擅长文艺的骨干分子带头。过去文化馆办的各种培训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培训的人员,除了少数继续深造成了国家尖端人才,大部分都成了单位文艺骨干。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办好各种培训班,培训业余文艺骨干是解决文化专业辅导干部不足的一个最好办法。所以采取办班、培训文艺骨干的做法,不但要坚持办下去,而且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扩大骨干培训范围,如办文艺创作班、表演、音乐、美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为解决培训师资不足问题,可以采取灵活的多种形式,邀请省市专业艺术团体专家或退休艺术人员进行讲座、授课,也可以走出去,组织文艺骨干参观交流,开阔眼界。wWw.meiword.cOm总之,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开拓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努力培训和造就一大批能适应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社会活动的脊梁,通过他们带动各行各业的群众文化载体,沿着正确方向,把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
二、抓好组织,编织大文化网络
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群众文化工作和其它方面工作一样,摒除了传统思想和模式的束缚,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而且发展之快令人振奋。就其内涵来说,由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应,转化为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由过去的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过去单方面国家办,转向为全社会多方面办;由过去单纯强育功能转向为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就其活动范围外延之广泛也是前所未有的,再也不是单纯的节庆活动。近几年来出现了家庭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民俗文化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一种以愉悦身心,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老年文化异军突起,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面对日趋新颖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活动导向。所以,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要从大处着眼,抓好组织工作,形成系统网络。把一些群众自发的活动,引导群众有组织、有管理、有规律、有益于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动。城市要以社区为中心,乡镇要以文化站为主阵地,村屯以文化室为基层阵地,此外还有企业文化、军队文化、幼儿文化,分门别类,丰富载体,形成网络。从大文化出发,做好导向和调控工作,建设一支遍地开花,坚持正确方向的浩浩荡荡的业余文化队伍。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更有高度。这样,群众文化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出群众文化发展的旧模式,形成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格局,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开展创新各项文艺活动
目前,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群众文化活动,完全不同于专业艺术团体。它参与面大、受众面广、影响面强,是显示时代精神风貌和国民整体精神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所以文化馆辅导工作,仅仅是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和指导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竞赛活动。只有把活动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艺术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品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只有把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起来了,才能做到由普及到提高,把文化活动一步步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准。这是因为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辅导与开展活动亦是如此。因为通过辅导,把活动开展起来了,而这种活动,又为下一步举办更高水平的活动提供了样板,所以说,大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是一种实践的辅导,也是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辅导与指导,大力组织与开展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表演、展示、竞赛活动是群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所以必须坚持节庆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单项活动相结合,广泛的参与型群众文化活动与高层次欣赏型精神展示活动相结合,做到常年有活动,常办常新,不断创新。提高活动层次、活动水平,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广大群众逐步走向现代化、文明化、高素质的精神风貌。
关于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建设的走向,除上述三个方面,还有一个极不容忽视的就是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抓好文化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是群众文化辅导干部的自身的培训提高问题。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高标准、高水平的专业辅导队伍。因为对于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文化馆担负着重要的组织、辅导与指导的职能,所以,不断提高、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辅导干部队伍,是做好新世纪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关键。组织辅导干部搞好业务学习,进行学术研究,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建设一支优秀的完全适应和胜任辅导工作的文化干部队伍,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在新世纪大显身手。
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原则_文化研究论文 第六篇
[摘要]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以驾驭当今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从而确保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独特内涵,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坚持文化创新原则,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使文化具备辐射力与感染力;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不仅要与外会通,积极发展,博采众长,还要正视我国多民族、多习俗的现实,整合内部资源;坚持人本原则,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主体原则,即要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人本原则。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是无形的国土;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更是生产力的先导。所以,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具备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即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也能为国家硬实力的增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它不仅事关一个民族的国际形象,也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中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结合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背景,从价值取向上讲,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导航、支撑先进的本土文化体系建设、为国家永续发展提供原动力、保障民族凝聚力、国民创造力的源泉五大功能。WwW.meiword.CoM鉴于此,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相应地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
在现今时代,世界形势日趋多变,领域的各种思潮也层出不穷,文化多元是人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多元文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和完善,有利于消除片面认识、极端认识;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文化的沟通有可能带来思想层面的混乱,有可能对弱势文化带来被覆盖的危险,对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也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文化也逐渐浮出水面,文化,其实质就是西方世界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武器的征服。相对于武器或统治,文化的控制和渗透更能摧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壁垒。从入手达到征服的目的,具有隐秘性和无形性等特点,会使民众自发地屈从。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会模糊人们的意识。在当今社会,与武力征服紧密相连的文化侵略几乎已经找不到舞台了,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扩张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且这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用以简驭繁、以一领多的原则驾驭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中,一元化能否引领多样化便成为和谐社会的文化标志。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元化指导思想,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并存,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又有明确的文化主导思想。
“一个健全的文化体系,必有一个中心思想,在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兼容并包,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必须确立一个主导思想,藉以保证上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同时又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藉得保持思想上的活跃、学术上的繁荣”337,348。
我国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历史表明,“只有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元化指导思想的重任只有发展着的主义才能够胜任。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指导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但主义决不能仅仅是纸面上生硬的表述,而是植根于实践的活的主义。发展着的主义的典型代表———思想,理论以及重要思想,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我国革命事业、建设事业的实践与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发展着的主义超越了经典作家的文字、语句,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并能真正指导我国实践的先进思想。因此,只能是发展着的主义才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罗素称,不管对于中国还是人类,文化问题都是根本,他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罗素的观点具有极深的意蕴。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当文化导向发生变化时,、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相应改变。在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可以说就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精神象征,“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35。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不仅关系到领域的和谐,也关系到我国的体制的运行。所以,“以一领多”
是我们在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坚守的原则,而且是核心原则。
二、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在牢固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才能确保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内涵。文化是立国之根本,尤其是在这个文化价值冲突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进方向,正是中华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只有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
在目前多元文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民族文化的崛起显得相当关键,任何一种自主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失去了这个核心,也就失去了一国精神的根本,“若全部传统文化被,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3]152。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要紧抓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和内涵,积极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之处,使传统文化在中散发出新的光芒。
我国目前已经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吞噬我国传统文化等问题,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危机,许多人开始探求西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是,面对外来文化,如果全盘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味地去追随模仿,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就会带来整个民族精神的泯灭,从而也就带来民族性的消失。文化不自主,就有可能成为丧失民族特性与性的文化殖民地。
费孝通先生在1998年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提出:“在中国面向世界,要世界充分认识我们中国人的真实面貌,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谈得到让人家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在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明天作出贡献。”[4]而且,他进一步阐释到:“文化自觉,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可以说,强调文化自觉的前提首先是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做到“文化自觉”的层次,才真正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坚持主体性的先天优势。虽然我国经常处在一种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中,也经常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非常巨大的,但中华民族没有在这种情形下丢失自己的文化,反而是将各种文化纳为己有,加以改造和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量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领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5]7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坚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文化创新原则。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柔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生存力与创新力的综合体现。创新力是其他实力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文化软实力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软实力也可以称为文化创新力或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构建构文化软实力应以文化创新为主导战略,只有文化自我创造、自我创新,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使文化具备辐射力与感染力。
我国目前建构文化软实力固然有许多优势之处,比如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文化发展战略也成为新的战略着眼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建构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比如文化倒灌现象严重,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核心价值观引领性欠缺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整体创新力不够,文化创新习性不足,以至于传统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致使文化理念的影响力不足。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1]251,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又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创新力不够,不仅会妨碍文化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民族先进性与国家创新力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文化自身的长久发展而言,全面照搬、机械继承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对它的全盘否定和彻底背叛。文化创新是文化内在创造性的自我转化。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我们可以汲取各家之长;另一方面,应通过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让文化不断提升,以适应并引领时代的进步。
创新离不开对自身的扬弃,扬弃不是简单的摒弃、抛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对自我的锻造和重塑,扬弃是在保留原来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的继承和提高,内含更新、创造之意。扬弃既有对消极因素的抛弃,也是对事物中积极元素的肯定和鼓励。无论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都需要扬弃的精神贯穿始终,“扬弃力包含在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全过程中,体现在各个环节的张力上”[6]404。扬弃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冲力,坚持扬弃代表着突破了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是事物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扬雄曾经说道:“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太玄》)。“不因不生”说明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不革不成”
说明必须不断创新。文化繁荣、创新之时,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的积累时期。培育和促进文化的创新性不仅是建构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创的内在要求,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努力营造文化的创新性内涵,才能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
如果说坚持文化创新原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间维度来讲的,那么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维度着手的。在现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积极创新、自我扬弃,还要与外会通,站在平等、交流、整合的平台上,积极发展,博采众长,处理好借鉴和独创的关系。会通,就是对各种联系进行融会贯通,是联系之上的再联系、联系之中的优联系。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事物通过彼此间的相互运动联系在了一起。为了更好地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看世界,对事物的联系、变化、发展都清清楚楚,实事求是地加强联系有助于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为了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必不可少的联系之外,还应将所有联系的方面整合起来、将各种信息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加以综合运用,这就是会通的过程。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正视我国多民族、多习俗的现实,整合内部资源,统一在中华文化的大框架之下。能把我国各民族统一在一起的因素不是其他而是文化、文明,如果没有文化在起作用,国家就被会经济、地理、环境等等要素割裂开来。其次,要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其先进。在中华文化能够完全兼容的情况下,对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加以吸收、借鉴。建构文化软实力,在以本国文化为主体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包容性,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在对待西方文化时,有两种态度是错误或者有害的:一种是全盘西化,认为西方文化绝对先进,应该把西方文化全盘移植我国;一种是夜郎自大,认为我国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文化是优秀文化,漠视甚至蔑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和长处。费孝通先生提倡“文化自觉”的目的之一是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要求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通和交流,更快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扬弃。
坚持整合会通的原则,旨在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统合一处、相辅相成地互动式共享提升。这是一个协调并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其它文化的助推,以协调并举为基本点,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使主导文化发扬光大。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引导和凝聚其他多元文化向自身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一种文化为主导,其他多元文化为辅助的和谐文化之局面。
五、坚持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今天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发展成果由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7]。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使对制度产生普遍认同感和满意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协调统一,最大规模地将人心凝聚起来,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积极构建。
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坚持人本原则。一方面,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创造的,人是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文化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特征。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主人,以人为主动力[8]15。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的社会风气,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以人为本,必须将人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从整个生态链的角度上看人的作用和位置,看人的终极目标和关怀。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关键作用,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认为从本原上看,“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看,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在以往的观念中,既有人类中心论也有自然中心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当从“类”的角度去研究人时,人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人处在自为状态,人与自然在互补的平台上相互作用,这克服了人类个体中心主义,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坚持人本原则,并不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建构文化软实力,也应站在生态和谐的立场上,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人本原则,达到人的本质与外界环境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恩格斯。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出版社,1980.
[3]钱穆。中国历代得失[m].:三联书店,20xx.
[4]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eb/ol].www.54youth.com.cn.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xx.
[6]高占祥。文化力[m].:大学出版社,20xx.
[7]。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日报,20xx-04-23.
[8]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出版社,20xx.
浅谈民族文化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_文化研究论文 第七篇
论文关键词:四合院 文化 传统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所属民族、地域的不同各种文化发展又各有差异,其中以汉族的文化为发展的主流方向,这里我就以汉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典型居住文化“四合院”的发展历史为主,来说明民族文化对于环境设施的影响。
中国民居由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造,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以汉族为例,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四合院。
我国最早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出现于西周时期。其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用法极为灵活,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自四合院问世以来,因其外封内敞的空间正符合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所以在各地普及开来。在漫长的历史中,其自身不论是从建筑外观还是到室内地格局分布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深厚美学意蕴。其中以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从发源地陕西到荆楚的汉阳长沙;从巴蜀到燕赵故地,四合院的院落式住宅,几乎成为各地住宅的基本模式。只不过因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如:东北四合院的常用单扇门,而不是我们常见的中国传统的双扇门、堂屋背后设“倒闸”作为贮物间。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WwW.meiword.CoM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为主。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学中做北朝南的说法 ,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它的主要用途是来宾客或家中辈分较小的人用来居住。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在北方还常常用来饲养牲畜,也有用来做厨房的,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
有些地方,为了使院落更加美丽大方,还专门点缀一番——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会有一些植物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以达到装饰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影壁,上面绘上各种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轻松写意的文化气氛。如果是在农村则多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四合院院内,有用石板铺的,也有砖铺地的和鹅卵石铺地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做种树,栽花之用,以作为庭院的点缀装饰,这也正是四合院结构的一大特点 。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各个房间的的坐向决定了它们在宅中的地位。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带的长辈们居住。 北房一般习惯建三间,其中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重大节日时设供祭祖的地方,每到此时总会在堂屋摆案起香,而另外两侧多做卧室。在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下,东侧为尊,是正室居住的地方,西侧为卑,则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这种后罩房的格局在古代的封建家庭中是常见的,但四合院这种居住形式发展到现在,后罩房这种分割已经被取代。 以的四合院来说,自从元朝正式建都于,元朝统治者开始了对都城的大规模规划和改造,可以说的四合院就从那时起与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胡同文化”。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的街通就是老常见的胡同。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四合院在当时的规模和基本形态。明清以来,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不断完善且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这种大型院落一般是有些身份的人才可以住,一般的人大多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有内外宅之分。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人们常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道门就是指的此门。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在四合院的建造和居住当中,对于风水是极为讲究的,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其中还包含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迷信色彩。除去风水学说对四合院的影响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甚至主偏房的布局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事物、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置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词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作品,即是主人性格,抱负的表现,又使得整个庭院充满了文化气息。
四合院作为一种早期的住宅,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是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结合的最好考证。
参考文献如下:
[1]庄裕光.古建春秋.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xx.1
[2]王其钧 中国古建筑语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1
[3]萧默编著 《建筑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xx.1
[4]肖英编著 《传统文化建筑》 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 20xx.8
[5]谢占宇 《四合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沈阳 20xx 13(4)
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_文化研究论文 第八篇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亲身参与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并结合自身长期担任班长的切身感受,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人本主义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 班级文化 实践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班级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之分。广义班级文化是指全体班级成员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班级文化则指班级所表现出来的被所有成员认同并执行的目标、规范、信念、价值观等。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存在和取得进步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根据亲身参与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并结合自身长期担任班长的切身感受,主要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做了尝试性阐述。
2 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主要问题
2.1 班级制度简单化
高等教育班级管理采取辅导员制度和导师制并行的方式。但现行的辅导员一般而言均带班200人以上,按30人为一个班级来算,一个辅导员老师基本上带班数量为8个,很难顾及到每个班级的发展,在没有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设立和规范的时候,班级在进行制度建立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最终导致班级制度建立的简单化以及可实施性差。
2.2 班级目标缺失化
班级文化重要的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是以班级目标为重要建设内容,但是现在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级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导向。高等学校虽然有先进、优秀班集体的评选,但依然是按照成绩为主导、活动为载体来判断一个班级的好坏。wwW.meiword.cOm在21世纪,各类思潮如网络化、创业背景等影响下,一味的再强调班级的学习成绩或者文明寝室比率显然是行不通的。
2.3 班委分工模糊化
普遍意义上来看,现在高等教育班级中的班委设立一般为: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几类。但各类班委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一旦学校、学院有任何工作分配到班级时,基本都是由班长接收信息再往下分配,如果分配不得当或者时间紧急则导致班长将班级工作大包大揽的做完。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负责任的班长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而其它班委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班长与其它班委之间没有沟通协作,班级凝聚力不强,久而久之,班长则只做分内的事不再关心班级同学和建设。
3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
3.1 班级精神文化
3.1.1 班级精神文化的基石——目标建设
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的时间可分为长期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季度目标等。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重要的方法有两点。第一,发挥全班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召开研讨会共同商议根据学校及学院的本学年的工作重点和以往的经验将班级的学年目标制定出来,并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协商后作出决议。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由实施主体商议出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共商的过程可以增进个体之间的情谊,增进师生友谊和联系,提高个体的综合素养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根据班级情况直接制定出目标和决议。但是第二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现有情况下,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所管辖的班级数目众多,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很难摸清每一个班级的情况因此制定出的目标可操作性较差。
3.1.2 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作为班级隐性文化之一的班级精神文化最重要的是班级核心价值观、信念的建立。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目的是形成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从的统一价值观,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得以实施和发挥作用的原动力。统一的价值观得到认可程度越大,它所形成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更好的化作无形的教育力量和精神力量,成为班级所有成员认可并主动维护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原则。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在生存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归属和自我尊重成了最主要的需求。班集体只有建立起符合大多数成员需求的价值观才能达到获得尊崇和育人的目的,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如下一些方面:集体荣誉感的建立、毕业后去向的需求、有价值的大学生活范本、考试作弊的看法等。
3.1.3 班级精神文化的载体——班刊的建立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许多理想之花在这里开放,成功之路在这里开启。每一个人成年后都渴望能不断回顾自己从前的时光,当作怀念也当作审视自己。大学四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并且不可磨灭的美好时光,通过班刊这样一种形式在记载每一位同学的大学生活可谓班级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班刊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有诸多好处:第一,能够记载班级成员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增进同学之间的联系和友谊。第二,记载班级在这四年中的变化和成就,增强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与个体之间的联系。第三,在创办班刊的过程中发挥个体的特长,如写作、摄影等,锻炼了个人能力,增强了个体的综合素养。第四,加强班级对外宣传效果,增加班级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将班刊广泛传播于学院内部甚至其它院系。第五,为班级个体成员留下珍贵的记忆,在毕业以后甚至很多年后成为加强彼此联系的纽带,让集体的光辉闪耀的更加长远。
3.2 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组织构架及成员分工如下:
(1)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传统班级管理下,班级分为两个委员会,一个为班长带领的班委会,一个为团支书带领的团委会,每个委员会下最多设置四名班委共10名班级管理者(见图1)。班委会负责班级总体事务,团委会则负责团支部相关事务,两个委员会相互协作。以笔者所在高等学校班级人数为例,大多数院系班级基本人数为30人,此类模式最多能发挥10个人的管理和创造能力,如果加上该班级有寝室长8名,则剩余12人完全没有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执行的权利,只能听从指挥任人摆布。这部分同学的自我创造能力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则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落后许多,更别提被他人尊重和自尊了。然而大多数班级由于班委分工不明确,许多班级的班长将班级除了有明确管理者以外的事务大包大揽,或者权责不分明导致的赏罚不分明让其他班委对于分配的任务拖拖拉拉,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班长则成了这个班的“保姆”,长期按照这种模式管理,班级管理建设形同虚设,除了班长以外的大多数同学没有感受到班级存在,没有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更没有机会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
(2)人本主义理论下的新模式。以人为本的理论倡导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因此必须尽可能的发挥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将班级成员设立在一定职位上,让每一位同学得到尊重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理想状态是班级成员每一个人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是以一个30人的班级为例,笔者试着将班级划分为5个部门,每个部门下设事务小组,5个部门依照班级的各项事务共设12个小组(见图2),试图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组织健全,机构完善的集体,并将全班30名同学都安排在一个岗位上发挥其作用。
图2人本主义思想下的班级管理新模式
3.3 班级物质文化
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活都是在寝室度过。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收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数目,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由此可见,班级成员生活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1)寝室文化建设。各类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关于寝室卫生的管理层出不穷,大多数学校采取四人一间寝室为一个基本单位,了繁多的寝室规章制度,如晚归制度、不得使用违章电器等等。各类文明寝室的评选工作也进行的轰轰烈烈,但一个班级如果没能很好的理解寝室卫生、寝室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则很难对班级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这就特别需要班级管理者针对寝室卫生、寝室文化一系列相关制度管理,加强寝室管理,营造多种多样的寝室文化氛围,使得大多数同学从寝室文化中受到关于个人的卫生和文化教育。
(2)走廊文化。走廊是班级建设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走廊包括楼道的墙壁、寝室的门框、门头贴画和寝室命名等等。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者会运用多种手段来建立走廊文化,例如带领宣传委员对班级宣传栏进行设计和更新,带领生活委员为每个寝室门框上题上关于班级名称的特色对联等等。这些都是凸显走廊文化的意义所在,班级成员每一次路过这样的走廊自然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对于班级的认识和凝聚力自然增强不少。
参考文献
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12.
[2]吴亮.浅谈高职院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的建设.高教视窗,20xx.3.
[3]冯磊,卢莎.以人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科技信息.
[4]靳云全,陈璟.激励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思想工作研究.理论月刊,20xx(12).
[5]王小增,杜兴艳.班级自治:当代大学班级管理的新趋势.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
加强当前警营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_文化研究论文 第九篇
摘 要:当前正积极开展的“学习贯彻,推进消防工作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消防部队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就如何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促进警营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关键词:警营文化;思考;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d6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xx)14-0198-01
如何开展好警营文化建设活动,增强警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营造和谐稳定、栓心留人的文化氛围是和谐警营创建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认真学习精神,深刻领会警营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警营文化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基层听取广大官兵的需求,倾听干部战士的呼声,始终把战士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需要不需要作为开展警营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官兵求知、求美、求乐的需要,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为消防官兵保持本色和坚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坚强的保证。
2.警营文化建设是满足官兵求知、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等多方面需求的有机统一。WWw.meiword.cOM依照科技强警的任务,提高各类活动的文化含量,传授相关知识,切实做好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官兵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3.警营文化建设是增强队伍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部队兵员结构的复杂化,高学历入伍的战士比例愈来愈多,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给消防队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坚持以党的精神为主线,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的作用,把追求整体价值目标与谋求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警营文化对消防官兵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二、与时俱进,实现警营文化建设从“娱乐型”向“育人型”的转变
警营文化建设的最终任务是实现人员素质的提高、增强参与社会竞争力的能力。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确立求知型部队文化,做到寓教于乐。其次,实现形式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说教型的部队文化,给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强化熏陶与感化的作用,建立励志型部队文化。其次,实现系统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随意型的基层部队文化生活,加强基层部队文化生活与工作的结合,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系统型部队文化。
三、有的放矢,把合同制消防员纳入到警营文化建设中来
合同制专职消防员是当前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一种全新尝试,关系着消防部队建设和稳定发展。但由于体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同制消防队员应聘动机不一、成份复杂;二是现役官兵与合同制消防队员的认识基础存在冲突;三是合同制消防队员思想意识中不能准确理解“军人”和“奉献”意义;四是合同制消防员合同期与业务兵一样,而在工资福利上待遇不一样;五是在合同制消防员在制度管理上不能理解,很容易导致合同制消防员产生厌烦、沮丧的情绪,从而导致发生辞职离队的现象。所以,丰富和发展合同制消防队警营文化生活是件不可疏忽的要事,我们要按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总体要求,把合同制消防员主动纳入到活动中来,充分挖掘合同制消防员的潜力,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适合消防特点的活动同时,要主动了解、认真听取合同制消防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变活动内容和方式、拓宽活动领域。
四、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结合时代需要,突出一个“新”字。一是警营文化内容的创新。根据警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社会优秀的文化,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官兵生活。二是警营文化形式的创新。警营文化的建设,是由以人为本理念决定的,按照官兵的需求,注重把警营文化建设同思想教育、执勤训练结合起来,以精神为指引,彰显文化色彩,结合各种法制理念教育,开展演讲、征文等活动,一改往日严肃呆板的说教,而采取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和高雅的文娱活动,突出消防部队的文化色彩,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_文化研究论文 第十篇
摘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www.meiword.com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xx.
[4]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2):144.
[5]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89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