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
【社会论文】导语,大家所阅览的本篇共有24378文字,由花金峰尽心厘正后,上传到美文档。老师,是一种职业,指教学生正确知识的人。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教育类型(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同时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正确知识,有能力的人。相关节日是9·10日的“教师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欢迎大家来收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已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势头强劲。除了原本的银行业务以外,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租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也逐渐发展,并趋于成熟。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对整个金融业及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金融学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提高金融人才的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
【关键词】金融教育改革 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面对日益扩大的人才缺口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失业的两难境地,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各大高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金融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减小这一缺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对比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毕业人数的数据?譹?訛可知,虽然研究生招生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值有所上升,但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更倾向于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伴随着这种情况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失业率却如高速路上的汽车,一路向前;加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差,企业越来越难以从欣欣向荣的人才市场招聘到满意的人才。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原本期望采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这种系统性的培养模式来解决此矛盾显然是不可取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Www.meiword.com具体到的金融教育改革,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金融理论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金融理论应当定期“换血”,与时代特征保持一致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强,金融业的发展也随着一体化的到来更加的突出,当然,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一方面,面对金融业整体的发展,金融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换血”、吸收纳入新理论,果断摒弃不适用的、过时的旧理论,并且积极引进国外与金融业相关的理论来扩充我们现有的金融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导致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金融市场一体化不可避免,所以在新理论引进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国际法规、法律及国际惯例的相关的知识的普及。
(二)加强金融学与交叉学科的融合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金融犯罪的活动也在近年来频繁出现。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与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也为了能培养与时代同步的先进人才,金融学应当不断加强与其他交叉学科的融合,将法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纳入到金融学体系之中,同时加强计算机、英语及信息处理等能力的培养,形成辐射面涉及理论普及、道德形成、能力培养的全方位的金融学知识培养体系。
(三)保持教材的同步,适当调整纯理论知识与务实性知识的比重
教材是理论更新最直接的体现,现今教育体制下的金融学教科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务实性知识的内容讲解相对较少。而金融行业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随着理论知识的更新与完善,适当调整纯理论知识与务实性知识比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对金融学科的研究与实地考察,抽象概括出各金融业务办理的基本流程,并将这些内容有选择性的编入教材内,让学生对金融业务的理解不仅限于纯粹的几个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该行业的了解,也可以增加他们去对比实践的兴趣。通过这些务实性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只需在所学习的操作知识的基础上稍作调整便可适应各种业务的操作流程。如此,既可以缩短学生投入工作的时间,也能大大的减少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减少了企业投入的成本,增加学生在应聘时的成功性。
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培养全是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以应试为 目的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低下,在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性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当树立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合理规划学年安排,力争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高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当前的状况。
(一)课堂方面应该加强多媒体的运用进行案例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案例,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具体事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与课堂气氛,并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及培养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正因为案例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特别注意案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且与当前的经济形式是密切联系的。良好把握好案例的真实性与实效性才能更好地通过案例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但是具体怎样操作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教案组负责案例的收集与更新,并作为教材辅导资料出版成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整体不足,所以形成了一个老师身兼几门课程的情况。由于老师既要兼顾科研与课程,又要兼顾家庭与教学,如果单靠老师个人的力量来实施的话,实际上很难做到将案例教学实实在在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前针对案例做充分的准备,并在课后不断的更正案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一课前课后的准备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对于身兼数门课程的老师而言,要兼顾所有课程是不太现实的,一来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二来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假如两个老师所教授的是同一门课程,如果实行老师个人准备的话,则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由于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师的案例质量不高。第二,即使两个老师的案例教学都做得很好,但是准备同一个案例事实上是重复操作,不仅占用了老师的时间,同时也浪费了教师资源。如果由专门的教案组来做这件事,不仅可以保证案例的质量,同时可以节约资源,解放任课老师,让任课老师不必费心费力的准备案例,只需关注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明确相关金融事件的走向,在课堂上结合案例教材更有深度的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这种方式同样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建立金融实验室
各高等院校应当加大金融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室,引进最新的技术与软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力求创建一个与社会金融信息完全同步的并且可以进行多项金融业务操作的多功能实验室。金融学科涉及到的实际操作很多,如证券投资,股市行情,期货交易、银行信贷等等,这些操作性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室着重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可以使学生看到最及时的股票等相关信息,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布置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自由地操作。学生既能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及务实性知识,掌握其应用,还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进而养成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现代企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现代企业都很注重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实验室模拟证券公司的环境还可以在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个人融入团队,团结合作的意识。实践证明,金融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佳方式,因而将金融实验室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是无可厚非的。
三、重视实习在培养个人应变能力方面的作用
实习是个人进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同时实习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的方式,虽然在实验室中也通过模拟操作来增强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课堂的环境相较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市场又有很大的差别。在实验室中,大家所面临的环境是一致的,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式的操作,因而很少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状况,学生只要稍做准备便能应付。然而,企业却很重视员工处理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所以实习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锻炼,同时培养自 对于各种状况的应变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金融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随着实习的深化不断调整及修改已知理论;通过实习中的实践来检验所学的原理性知识的正确性,检验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剔除原本知识中的糟粕部分。在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强自身对于新形势下的突发状况的处理,使自身的应变能力随着理论的精进而不断提高。原理又讲到理论来源于实际并作用于实际。在实践剔除了原本知识中的糟粕部分的基础上,又要在余下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新的理论。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新理论的可行性。如此周而复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式下,金融教育改革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下系统规划高校学生四年的教学安排,做到既有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讲解,又有系统完善的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既能自成系统,同时又能在整个金融教学的高度下连续一致且完善,形成系统性连续的培养模式。
注 释
?譹?訛20xx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25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38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7%左右;20xx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45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44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8%左右;20xx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59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47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8%左右。——数据来自门户网站。
参考文献
[1]张建波,白锐锋.论案例教学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xx(1).
[2]武红卫.金融教学方法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2).
[3]吴顺达.关于金融教育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xx(6).
[4]蔡幸.国际金融教学的市场适应性.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
[5]沈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育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xx(4).
[6]李水平.金融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实践教学改革,20xx(2).
[7]吴顺达.关于金融教育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xx(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海英,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 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困境及对策_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城中村的迅速发展,其房屋出租较市区便宜,故成为了外来流动人口的聚居地。而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率大,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及户籍壁垒的作用,使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没能享受到和城市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影响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与经济体制、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立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广西南宁市陈东村是一个典型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中村。因此,通过对陈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及,了解其社会保障情况现状,探讨影响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因素,对于寻找解决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有效政策方案,妥善处理城中村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 流动人口 社会保障
一、城中村之陈东村概况
陈东村,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上尧街道办事处行政村。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南宁市的发展及其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位于南宁市西郊的陈东村也被纳入了城市的版图,即成了所谓的“都市里的村庄”。陈东村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文化环境好。所拥有的这些条件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经商或学习的流动人口到陈东村居住。截至20xx年12月统计,陈东村的外来流动人口有5917人,其中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5889人,外来流动人口是本村人口的2.9倍。随着城市的扩张,陈东村的农业生活也随之衰退,村子把土地出让给国家,征收土地租金,开办可供应本村乃至辐射周边区域的市场,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全村公用土地由居委会负责出租、转让、规划,财产公有,按照个人股份,年底分红,部分个人土地进行建房置业,可以自住、出租、自主经营。wWw.meiword.COm现该村大多以出租房屋给流动人口居住、经商或发展村公共事业分红谋生,陈东村成为了一个热闹的自主商业区域。
二、陈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调查
(一)年龄和学历构成
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共有60个,其中男性36人,占总体的60%;女性24人,占总体的40%。流动人口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调查对象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50岁,年龄中位数为34岁。下图显示的是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以10岁分组):占比例最大的是21~30岁组,约占总数的53%;其次是31~40岁组和11~20组,均约占20%;41~50岁的仅约占7%。这说明目前陈东村的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高龄和低龄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小。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大约占47%;高中和中专分别占了20%和7%,二者相加为27%,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只有20%;小学的比例约为6%,见下图。中等教育程度(初、高中和中专)的人口构成了目前陈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
流动人口的户籍大部分为农业户口。在调查对象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有20人,约占33%;而大部分流动人口仍然是农业户口,有40人,占67%。当农业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在城市谋求工作而长期居住,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已在城市就业的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便成了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二)就业身份
目前陈东村的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的就业身份以自营劳动者为主,占总数的54%;其次为雇员,所占比例为32%;学生的比例较小,约为14%。约有一半多的流动人口属于自营劳动者,三分之一多的流动人口处于被雇佣的地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陈东村居住的外来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行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其收入和工作的不稳定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对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收入状况
从流动人口的月收入角度看,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约占12%,介于500~1000元区间的人数占29%,位于1000~2000元的人数占26%,而2000~3000元区间的占20%,而收入高于4000元的只有13%。另外,不同身份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其中自营劳动者的收入不稳定,工资波动幅度大,随其经营的好坏而不同,自营劳动者最低收入有在500元以下的,最高收入也有在4000元以上的。而雇员的收入相对自营劳动者的收入较高,也较稳定,特别是律师、技术员及教师等职业。
三、陈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调查
(一)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48%的流动人 口从未享受过任何的社会保障,而曾经享受过一种或几种社会保险的只占12%,现在正在享受社会保险的有40%。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仍有大部分流动人口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没有办法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保障等),保障情况甚忧。而在问及是否希望享受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保障时,仍有33%的流动人口觉得无所谓或不想享受。从这里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仍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意识较低,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较小。
(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在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方面,约有35%的人将办证手续繁琐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居住困难,而子女上学难和没有相关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障同时并列在第三位,这说明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没有相关的社会保障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居住在陈东村的外来流动人口难以解决的后顾之忧。如在陈东村的调查显示,目前居住在陈东村的外来流动人口将近6千人,未登记在册的有一部分。而事实上,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很大,有些流动人口今天来此地居住并领取了暂住证,明天可能又因为某些原因搬离此地,这样就给流动人口的确切人数登记带来了很大困难,要对流动人口给予社会救助更是难上加难。再加上目前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只保障了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而对于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难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益,特别是居住在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更是难以保障。据统计,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62%和60%,农民工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不足20%和31%。这就给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带来生活上一些无法抗拒的困难,如疾病、失业等。 (三)收入水平与参保积极性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在陈东村的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收入来源主要以自主经营为主,有41%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收入高一点的基本是经营效益好的个体流动人口。对于属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他们大多是到城里务工的农民工,干的活是最累、最苦、最脏的,却创造了中国gdp的一半甚至大半,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长期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收入用于日常基本开销后就所剩无几了,难以腾出足够的钱去购买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产品,也没有能力去按城市的缴费比例去支付社会保障项目。加上因农民工收入水平过低,给农民工家庭带来了不少困难,使很多农民工的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同时,收入水平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的基础,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除了工伤保险之外,个人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所以如果农民工收入水平过低,会影响到他们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参加社会保障也因缴费基数和比重小而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相对要低。
(四)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障的认识调查
1.城中村流动人口普遍缺乏社会保障意识。在此次调查中,有大概47%的流动人口从未享受过任何的社会保障,也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有没有社会保障都无所谓甚至不想拥有。从这里可以看出缺乏对社会保障的认识,社会保障意识较低。而且在流动人口中有67%的人是农业户口,来自较贫穷的农村地区。他们本身接受社会保障知识教育就少,有些甚至认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会减少他们辛苦得来的收入,心里会对社会保障有一定的抵触。
2.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社会保障知识的宣传缺乏相应的政策,宣传工作不够突出,宣传力度不够大,特别是对居住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城中村本来就地处于城市较为偏远的郊区,而大部分流动人口又来自较为落后的乡村,这些地区对一些国家制度或政策很难实施到位,而很多时候比较重视到城镇做宣传,很少到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所以其中的流动人口很难获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知识,从而导致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权益缺失严重。
四、城中村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也呈二元结构,而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建立了关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应的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制定出了相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但在各地所制定的政策中,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够完整,也没有完全涉及到居住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这就很难保障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同时,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效力较低 ,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还有很多省市还没有制定关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城中村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呈现出杂而乱、治安较差的人文风貌,人口随之盲目流动,没有保障。
(一)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体系不完善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体系不健全,使外来流动人口无法如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五大保险待遇(部分从事高危工种的外来流动人口除外)。尽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存在这种差异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平等,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流动人口参保率低,而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得到的保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到应得的社会保障权益。从对陈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居住在陈东村的流动人口的生存方式大多以自主经营为主,这部分流动人口不会主动为自己购买适当的保险,加上目前仍有47%的流动人口从未享受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而有约13%的流动人口曾经享受过此类社会保障项目现在却没有享受,究其原因主要是保费较高,收益较低,性价比较低。所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水平偏低
1.城中村流动人口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条件。正确处理城市住房紧张与流动人口扩大住房需求的矛盾从而合理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是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一个难题。由于城市住房紧张,房价又很贵。而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农业人口,即到城市里务工赚钱的农民工,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都很低,难以承担得起高昂的房价。对陈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有约27%的流动人口认为他们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居住困难。因为这样,他们只能居住在条件虽然较差但价格低廉的城中村出租屋。在住房福利方面的政策,相关制定者只关注城镇居民,几乎很少考虑到城市里生存的流动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条件和机会。
2.城中村流动人口子女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机会。受户籍制度和“分级办学,分级办理”政策的影响以及教育培训制度的歧视,流动人口的子女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机会。首先,输入地要求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需缴纳价格不菲的寄读费或者借读费、提供当地户口且只允许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就读于当地小学而不可升入中学等制度,导致许多流动人口的子女不能就近上学。其次,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这就限制了他们职业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促进流动人口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调查中,曾访问过一位从广西博白来到南宁打工的张女士,谈及她女儿读书的问题让她深有感触。经访问了解到张女士的女儿现就读于南宁市清川小学,而为了让她顺利就读单借读费就花了五千元。而他们一家所居住的出租房又窄又暗,可见生活水平如此低劣的流动人口子女上学费用已成了不少家庭沉重的负担。而调查显示,子女上学难也是流动人口遇到的较大困难之一。从这也可以看出,即使在当代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的家长每学年要缴纳的费用是本地孩子家长所交纳的五、六倍。
3.社会保障制度属地原则不适应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特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期比较晚,尽管近年来经过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低于适度水平,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力有限。又因为各省市、各地区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虽然宏观政策由制定,但具体执行则分配到各个地方,并按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如在缴费、发放上就不同,某些险种就具有了属地的特征。加上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很高,低水平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又具有一定的不可流动性缺陷,这就很难适应流动人口的这种特征。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和跨省流动中存在着很大冲突,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参保率低,且容易发生中断或频繁退保现象。 4.国家财政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现在我们国家主要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城镇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上,使得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很少顾及到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居住在偏远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更是少人问津。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靠国家财 政拨款,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着潜在财务危机,是的社会保障基金收不抵支,收支不平衡。特别是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着十分普遍的“空账运行”现象,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社会保障项目上的隐性负债约为5万亿元。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企业养老保险金收入,即使在‘空账运行’下也无法满足支出需要,且年度赤字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目前在300亿元左右。”(李春根20xx年)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城镇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尚且如此,更何况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呢?显然,国家财政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五、建立适合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意识
由于很多城中村流动人口没能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就谈不上怎么改善和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了。所以要加强培育城中村流动人口适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意识。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观有人本主义价值观和公平的价值观等。人本主义价值观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人作为最高的价值是政策思考的逻辑起点。培育人本主义的社会保障价值观是让城中村流动人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认识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而公平价值观是指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公平”,通过结果与起点公平的维护来实现制度的目标与功能。培养公平价值观可以使流动人口意识到自己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从而激发其主动争取社会保障的意识。不管是通过培育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价值观还是其他提高其社会保障意识的方式,都需要得到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开展诸如“社会保障知识普及流动人口”或“社会保障知识进城中村”等活动,使社会保障知识在城中村流动人口中得到最大力度的普及和宣传。
(二)加大财政资金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运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仍不够,严重影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城中村的流动人口难以享有本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要加大国家与地方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尽早在所有地方都建立起适合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这就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积极扩大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是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条件,各级财政要转变职能,调整预算支出,建立公共财政,拨出需要用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但这部分资金是有限的,不会一下子就能形成较高的水平,所以要把资金用在急需的地方。财政投入的重点应该放在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意识的教育及宣传上。加大财政投入,特别要加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福利力度,如加大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而且还要做到不仅要将该参保的流动人口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把该缴的基金都缴纳集中起来,还必须确保流动人口缴费后都能够依法充分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三)制定流动人口社会福利优惠政策
1.将流动人口纳入住房优惠政策和救助范畴。调查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妥善处理和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及困难。要明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社会保障属性,加大投入建设力度,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及其家属纳入住房优惠政策并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优惠救助;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享受住房公积金的范畴,不要有其名无其实。除了优惠救助,应对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中村出租屋管理制度进行引导和改进。此外,可还以通过投资为流动人口提供专门的聚居区,收取低廉房租,并做好聚居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生活安全。对交不起房租的流动人口做好真实核查,根据核查结果为其提供相应的住房补助,保障流动人口住有所居。
2.建立平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要建立平等的教育制度,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一定要加强引导,使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充分了解到流动人口的社会角色已逐步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城镇社会保障系统应将其纳入到体系中来。国家财政应加大流动人口聚居地的预算内教育投入,特别是生活在城中村低水平下 的流动人口,更应该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从而提升其社会保障意识,增强其就业能力。放宽户籍制度,消除歧视性教育政策,取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借读费用,使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够在城市获得与城镇人口子女一样公平的教育权利,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子女,输入地的需要承担起其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让流动人口的下一代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权,也能让流动人口的下一代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3.加快构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要加快建立全面覆盖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从而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流动人口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和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观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流动人口有歧视和限制的各项政策,坚决制止向流动人口收费和变相收费,尽快保护流动人口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流动人口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问题。同时,还要着手组织起草关于流动人口权益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流动人口权益是治本之策。(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由于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收入普遍不高,生活水平低下。而现代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较窄,没能很好地保障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所以要努力构建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样就能够在保障城中村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应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加大财政拨款,或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争取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的帮助,特别是对刚进入城镇务工却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或者其他处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流动人口给予适当的救助。让城中村流动人口可以享有与城镇人口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从而初步实现流动人口能够免除生存危机,为建设健全、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2)构建全国统一性社保制度,实现社保的可流动性。为了解决当前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的“便携性损失”问题,刘传江、程建林(20xx)结合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与特点,提出构建全国统筹的流动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五项措施:一是建立缴费标准的“年×级”制度;二是实行集体账户对个人账户的转移;三是建立缴费年限的弹性制度;四是实行缴费年限折算;五是实行保险费折算与建立养老保险交费;卡。为了克服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两大问题,谨防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将目前的“简单型”统账结合升级成为“混合型”统账结合。“混合型”统账结合保险制度有以下优势:可以跨越城乡鸿沟、打破户籍壁垒和农工之分,具有制度便携性特点,任何群体及个人都可以在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内自由流动,可随身携带,不存在身份转换等问题。还可在异地缴费和退休,这就完全克服了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可流动性缺陷,从而大大减少了其所带来的损失。(3)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很大,所以为流动人口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现存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差异,需制定和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政策和制度。(1)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账户,个人缴费完全进入个人账户,逐渐补足过去对个人账户的部分,而且不能再个人账户。这种账户的优越性在于,当某一流动人口流动的时候,他的个人账户必须是实的,这样才有利于养老金随着流动者的流动而移动。同时,向流动人口公开个人账户,方便流动人口随时查询自己账户上的养老金,以提高其参保兴趣及降低退保率。(2)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适合不同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将已经就业稳定的流动人口纳入到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中,也可自愿参加原户籍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患大病后,希望回到原籍治疗的参保流动人口可享受医疗结算服务;而对于高流动性人群,可以建立与上面提到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相类似的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制度,所筹资金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落实好个人账户的建立以方 便流动人口流动而随时随地提供医疗服务。(3)流动人口的工伤保险制度。要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工伤保险制度,特别是针对农民工,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并依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各地制定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等。(4)流动人口的失业保险制度。要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失业保险制度,就要不断拓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加大失业保险金筹措力度以提高失业保险的给付水平。努力提升失业保险制度在就业促进方面的效率,实现以再就业培训为主导和兼顾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制度。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及引导性培训,使流动人口更适应岗位的需求。如为流入人口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相应补助由提供,培训课程主要由职业培训机构或企业组织,并为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补贴,以保证其在职业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还要完善就业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尽快实现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网络化,使流动人口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以方便其查询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2]曹荣庆.流动与和谐—流动人口管理的战略转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6.
[3]李春根.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m].20xx.5.
[4]穆怀中.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m].出版社.20xx.3.
[5]程海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经济纵横.20xx.1.
[6]王冉,盛来运.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xx.9.
[7]毛小玲,张朋柱.基于合作博弈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多方利益[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
[8]杨菊华.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j].人口研究,20xx.
作者简介:梁家春(1987-),女,汉族,广西北海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第三篇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分层培养机制的构建_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大学生因为社会资本不同而出现“层化”现象,并严重地制约其发展路径选择和就业质量。大学应该针对大学生分层现象,健全分类培养机制,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理想就业。
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生 ;分层培养;职称论文
一、 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于1980年提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他们与或多或少制度化了的相互认识与认知的持续关系网络联系在一起……通过集体拥有的资本的支持提供给他的每一个成员”他关注的是个人通过参与群体活动不断增加的收益以及为了创造这种资源而对社会能力的精心建构。
普特南则将社会资本与自治结合起来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他强调信任、规范、网络对组织的重要性。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网络中可达到(accessible)的资源”
做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更关注的社会资本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不足,更多的学者仅仅停留在社会资本对毕业生就业有影响的层面,至于我们该怎么办,则研究不够。而如何从大学生培养的角度来思考的则更少,很少有学者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分层结合起来去研究。目前国内对社会资本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本文重在探析社会资本包括哪些要素及大学生分层培养模式的构建。社会资本一方面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不同人社会网络差别很大,这又对其行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能够与其他人良性沟通、合作共事、确立信任,而有的则孤僻封闭、难得相处、缺乏信任,不管一个人专业技能有多高,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也必然影响其人生价值的实现。wwW.meiword.cOm
二、 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层现象
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去思考当代大学生培养问题,我们便会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使大学生产生了明显了“层化”现象,一部分学生沟通能力强,社会网大,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有的则交往险隘,封闭孤独,疑心重,难得与人相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人格障碍。 同时,社会资本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笔者学生管理的实践,也发现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在专业选择,竞聘学生干部,社会,实习单位的选择以及就业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些学生有着较大的社会网络,信息渠道多,社会动员能力强。相反一些学生则因为家庭、性格、专业等原因导致他们社会资本贫乏,表现为封闭,交往圈子狭小;信息封闭,缺乏发展机会;社会动员能力差,就业渠道狭窄;自卑胆怯,缺乏闯劲等。而就业单位更乐意聘用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他们更能为岗位创造价值。
三、 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分层培养路径的思考
(一) 把握大学生分层现状,实施分层培养机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理想和就业趋向也是极为不同的,往往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兴趣多样,人生规划千差万别。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差别,试图用刚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去教育所有的学生,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以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自20xx年招生以来,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第一志愿报社会学专业的很少,多数是学校调剂的。这导致学生出现严重分化现象,每届学生中大概有约20%的对社会学专业较感兴趣,可能选择继续攻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约60%左右的学生想报考公务员;约20%的学生会选择到企业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那些想报考公务员和到企业工作的学生普遍对社会学理论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对其他课程兴趣也一般,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一些学生上课往往带着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的训练资料看,甚至逃课去图书馆看这些书。(二) 积极搭建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搭建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强调培养学生应该“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那些热爱参加社会实践,沟通能力强,做事能力强的学生成长得快。通过实习,他们不仅提高了实际做事能力,而且积累的社会资本也往往对于他们的就业产生了直接促进作用。通过这些实践,相当一批学生扩大了社会网路,积累了社会资本,扩大了信息来源,其中多人因为有社区实习工作经验,在恩施招聘基层干部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胜出。这也证实了一些学者的观点,“从求职者的角度看,运用社会网络获得职业信息,是一个理性行为。”
(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构建多层次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各个专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工作。近年来我们学校通过完善《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湖北民族学院师范教育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构建多层次实习基地,完善实习方案,严格执行实习计划,加大实习督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特别值得指出是学校的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实习工作扎实严谨,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笔者认为,对于那些不想从事学术研究,学校应该更加注重他们动手能力培养,这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因为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毕业时候顺利留到实习单位工作,特别是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居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这其实是学生在实习中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产生了作用,能够留下来的往往是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建立起了信任关系,积极进取,作风过硬的学生。
(四)注重学生情商培养,促使学生积累社会资本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性格好,人格健全的学生往往积极向上,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迎接挑战,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往往发展得很顺利。因此,笔者觉得情商不同会导致社会资本的差异,表现在一些学生虽然会读书,但是人际交往知识贫乏,沟通能力低下,社会圈子狭窄,信息封闭,这必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社会,其实不同群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信息鸿沟。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有的大学生信息富有,有的则相当贫乏。那些情商高,社会网络大,信息渠道广的大学生往往借助镶嵌在网络中的资源得到了更好发展和良性就业。那么怎么才能培养情商呢?笔者认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适应性能力,鼓励学生审慎地冒险;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包容性品质;养成良好的性格,能够与人融洽相处;培养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也指出,“真正成功的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为根本、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进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性、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在笔者看来,李开复博士其实也是讲的情商的重要性,情商对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积累社会资本。
结 语
总之,大学不能回避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分化现象,应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设施分类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类别学生的成长指导。基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影响,要切实采取措施注重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社会资本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xx(4)
[2][4]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xx(4)
[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第281页。
[5]罗家德.社会网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第260页。
第四篇 浅议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差异的调查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wWw.meiword.CoM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刘大勇.对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行性的探究[j].观察与思考.20xx(2):5~6
[2]吴晓晴.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13~14
第五篇 浅谈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与语文教育改革_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学 语言学转向 教育改革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wWW.meiword.cOm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罗时进.作为一面镜子的教材[j].社会科学报,20xx,1.
第六篇 基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探究_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本研究随机抽取四川省1053名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查。结果发现:该群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中的敌对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有关部门应提供更多的客观支持来提高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前言
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有研究者陆续对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浙江、上海等省(市)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而四川省的相关研究依然较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建立和健全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改善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
在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地区、内江地区、南充地区等五个地市选取若干所幼儿园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测查。
采用scl-90症状量表〔1〕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共发放问卷355份,被调查者全部为女性,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5%。有效问卷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
(一)相关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从表1可见,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均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Www.meiword.Com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scl-90因子分如达到3分及以上,则表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以3分为界限值,本研究共检出幼儿园教师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388次,占总样本的37.34%。居于前五项的检出率依次为抑郁(16.3%)、焦虑(14.5%)、强迫(11.7%)、偏执(7.1%)、敌对性(5.4%)。
3.社会支持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
从表2可见,社会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客观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有影响,主观支持只对教师的敌对因子有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教师的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4个因子有影响。除了恐怖因子外,总社会支持对其余各因子均有影响。
(二)调查结果
测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躯体化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以上表明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研究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变迁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纲要》的颁布,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定位、专业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压力,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2.幼儿园本身也是一种压力情境。首先,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众多懵懂的孩子,他们天真无邪却又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而又缺乏知识经验和自控力,教师既要花大量的精力组织教育活动,还要耐心细致地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和生命安全。第二,家长过高的要求和社会过高的期望也给教师增添了较大压力。第三,幼儿园活动频繁,各种竞赛活动、迎评检查及用人制度也给教师带来种种心理压力。
3.幼儿园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收入却不如别人,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薄弱,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也是教师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
4.幼儿园教师个人的特点。有些幼儿园教师自身缺乏排遣压力的能力,不善于向外界求助,因此常常陷入心理困境而无法自拔。
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
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其中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二)建议
1.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不同的个体吸引社会支持的数量、质量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与评价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视心理压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2.园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1)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努力提供良好的设施设备,为教师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教育环境。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平等的工作氛围。
(3)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减少班额,适当减少竞赛活动和教师的教学任务。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或休闲时间和场所,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得到放松。
(5)增加教师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胜任感。
(6)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量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3.家庭及社会应给予支持。家人、亲友或同事应经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当他们出现困难时,积极提供帮助。
4.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幼儿教育,正确对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及其付出的劳动。
5.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
总之,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多给教师一些体谅和宽容,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尊重,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2〕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2):137.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87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