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8-31 14:19:48 | 作者:无名

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

【社会论文】导语,眼前的本篇共有43155文字,由尤宝文尽心整理,发布于美文档!专业,汉语词语,拼音为zhuān yè,释义为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出自《后汉书》。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感谢大家一起来看看,希望能分享给用的到的朋友!

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 第一篇

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科学教育

[论文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是一个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与解释的学术流派,它认为科学知识是由一定的社会情境决定的信念,是科学家商谈的结果,往往表现为一种产品或财富产品,并且提出应当关注行动中的科学,而不是已经形成的科学。一些信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教育改革者主张,科学教育应当让学生清楚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本性,从而消除对科学的迷信。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科学教育主张本身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英国社会学家布鲁尔、巴恩斯等人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成立一个“科学元勘小组”( science studies unit ),这一小组突破禁区,从“社会一文化”这一维度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与评价等展开研究,试图阐明科学知识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这也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ssk)兴起,并在其后几十年间迅速壮大。有学者这样评说:“爱丁堡的ssk早已跨越大洋在美洲扎根,牢牢把握了学术阵地,如今的ssk反而变成了正统,近乎成为新的学术霸权,其思想扩散并渗透到一大批从事科学之哲学、历史与社会研究的学者大脑之中,特别是其方法与后现代科学批判等运动相结合,在当今学术界影响巨大,争论不断,,.。由于爱丁堡学派持有一种激进而强硬的建构论主张,故又被称为“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wWw.meiword.COM科学知识的本质与科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上,科学知识社会学正试图对当代科学课程的教学施加影响。以下,对科学知识社会学主要内容作一个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影响下的西方科学教育观。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创了科学社会学,默顿学派也因此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经典学派。经典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建制、科学规范以及科学共同体等问题,拒绝研究科学知识或科学的具体内容,科学知识因而成为黑箱。科学知识社会学就是要打开黑箱,揭示科学知识产生的真实过程。爱丁堡大学的布鲁尔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家,他于1974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意象》一书,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元老级人物。另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旗手,如巴恩斯、柯林斯、皮克林、塞蒂纳等。近年来,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其学术地位如日中天,有人认为他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地位已相当于库恩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以下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科学知识是由具体社会情境决定的信念。科学知识社会学从相对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认为自然界在科学知识的生产中只起很小的作用,或者根本没有起作用。科学知识不是对实在的描述,也不存在客观胜与确定性基础,而是基于社会意象而形成的,是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决定的信念,是人们编织的故事。即使有最纯粹的事实描述,也避免不了信念对知觉的干扰,理论与文化因素仍然渗人其中。信念都是相对的,不可能超脱社会与文化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又随时间与地点而不断变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种族对事物会有不同的信念,因而,没有任何一种关于自然的信念是唯一的真理。社会价值无法与科学研究相分离,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正因为自然信念具有多样性,要实现普遍的科学方法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理想而已。正如布鲁尔所说,“作为一种关于我们实际上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什么的描述,经验主义的理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虽然提供了某些砖瓦,但是它对我们用这些砖瓦来建造的、不断变化的大厦的设计方案却无话可说。

第二,科学知识的生产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进行的,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相互商谈的结果。在传统的科学社会学,亦即默顿学派那里,同行承认是科学界的最高奖赏。而在拉图尔等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看来,科学家其实更关注的是信誉的积累,并通过信誉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以维持其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他们把科学描述成一个市场,科学家将信誉‘投资’于那些他们相信会进一步获得可靠证据的问题之上,这种投资反过来又会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还可以逐步提高他们在科学事业上的造诣川’,。这样一来,科学就处于一定的信誉循环之中,并融入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位重要的旗手塞蒂纳在《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一书中也阐明这样一种观点:利益的融合与利益的支配着资源关系,通过资源关系维持了可变的“超科学”领域,形成了某种以权力游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实验室中的知识生产就是在这种社会关系网中进行的。所以科学知识的背后掩饰着权力与利益、商谈与决定,而这种掩饰常常会使用文学的、修辞的手法。

第三,科学知识是一种权力叙事,往往表现为一种产品或财富产品。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通过把发现和权力联系起来的办法取得合法性,这种联系决定(不仅仅是影响)了什么才算是可靠的知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也常常研究科学史上的科学争论案例,而这种研究往往得出科学家的争论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与立场。夏平与斯哈夫撰写的《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对发生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波义耳与哲学家霍布斯之间的一场争论进行了社会学。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近代科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组织严密、高度封闭、对自身特权高度警惕和对缺乏资格的门外汉持敌意的团体。更进一步说,自我任命的科学贵族在组织上是和当时西方社会的统治精英联系在一起的,其方法与观点反映了当时的需要。反过来,科学的权威、地位与认识论上的垄断是由它所服务的国家权力与社会组织来保证。如此看来,科学只不过是一种伪装的学而已。同时,科学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财富的产品—种靠金钱运转的游戏,而财富与权力又是息息相关的。波义耳拥有空气泵这种当时昂贵的科学仪器,这无疑加固了他的认识权威地位。关于这一点,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写道:“那些为了举证而优化人体性能的仪器需要额外的消耗。因此,如果没有金钱就没有证据,就没有对陈述的检验,就没有真理。科学语言游戏将变成富人的游戏。最富的人最有可能有理。财富、效能和真理之间出现了一个方程式。这样,科学就与、经济的权力联系在一起,为某种所利用。

第四,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制造结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社会学声称,不要听信任何言说,而是要观察科学家实际是怎么工作的。巴黎学派的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与工程师》一书中对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实际行为进行了社会学,揭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论文引证、引用与图形来结成联盟,对付各种攻击;如何融入并掌握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使用游说的技巧,以谋求获取资助等。拉图尔把已经被接受为事实的科学知识、科学仪器等称为黑箱,他提出了一条这样的研究规则:“我们将在事实和机器的形成过程和制造过程中进人它们;我们将使自己不再背负任何知识之构成的前观念(preconceptions);我们将密切注视黑箱的闭合过程,并小心翼翼地把对这一闭合的两种对立解释区分开来,一种是在黑箱闭合以后做出的,一种是在试图使它闭合的过程中做出的”。也就是说,研究行动中的科学,即要在事实被变成黑箱前抵达它们。研究行动中的科学,也意味着打开黑箱,探视它究竟是如何构成的。黑箱里面装着的可能并非只有理性与秩序,各种机巧、计谋和混乱也可能充塞其中。 二、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主张

科学知识社会学不仅是一场壮观的学术运动,也是一种时尚的看待科学的方式,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观的兴起,表明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由于科学知识社会学本身是一套充满争议性的话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智力上混乱的领域,故它对科学教育的渗透与介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们的警觉与不安。

信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评论家认为,当代科学教育应当遵循这样一种改革思路,“给学生表达具有较少英雄和理想色彩的科学研究图景。一旦了解科学就像我们文化信念中的其它部分一样,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建构,一旦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实验的结果是社会谈判的产物,社会建构主义者相信,学生将会逐渐地减少对科学发现的崇拜,更好地成为一个在复杂技术社会中生存的居民”。美国国家数学教师联合会曾经归纳了一些渗透在各种科学教育改革话语中的流行观念,这些观念很显然深受社会建构论思想的影响。

布鲁尔在《知识与社会意象》一书就断言,“关于数学的社会学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一议题。数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门纯科学课程,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正在试图挑战传统的数学教育观。数学教育往往与种族,性别、权力等纠缠在一起,数学的真理被声称依赖于文化。还有诸如“种族数学”、“同性恋数学”、“统计学课堂上的女性研究”等,都在试图越出传统的数学界线,打破既有的数学教学模式。

有趣的是,一些女性主义者在论述科学教育时,坚持认为当今的科学课程中隐藏着性别的,并郑重地提出这样的建议:“在物理学的课本中,光和声的理论应当排在力学之前讲授,原因是女性学生发现波现象比起该死和陈旧的坚固体来说,更符合她们的本性”而对于流体力学则发表这样看法:“我们看见了有关比例、距离公式和线性加速度的数学问题中的线性时间与女性身体显著的生理循环时间之间的对立”,正因如此,女性学生很难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女性主义者对科学课程的与考察,很显然是从社会性别的维度出发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抛弃了客观主义的认知维度。沿着这种思路发展,甚至得出了这样可笑的结论—牛顿的赓性定律代表了牛顿对远方母亲的眷恋与思念。无疑,女性主义科学教育家所持的是一种激进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立场。

毋庸置疑,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理解科学的独特视角,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科学研究细节的认识与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科学的迷信。但科学知识社会学同时也消解了科学的客观性基础,认为知识就是基于社会意象而形成的。于是,理性主义与客观主义关于科学的话语变成一种谎言,逻辑与证据不再是决定科学有效性和科学家进行理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家作为认识论的权威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科学家就是在实验室制造知识,并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将其说成是真理的人,而其中充满复杂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所以科学必须是“卑微的”。这种对科学的相对主义解释自然会招来许多批判。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主张”被人斥责为荒谬、灾难,科学哲学家劳丹甚至称其为“伪科学”,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则用“巫毒社会学”来形容它。

科尔在批判建构主义科学观时,援引了库恩的一段话:“‘强纲领’被广泛理解为权力和利益便是存在的一切……事实或者由此得出的见解的合理性以及这些见解的真理睦或可能性,仅仅被视为修辞术,在修辞的背后,得胜者隐匿了其权力……有人发现‘强纲领’的主张是荒谬的,是一个发疯的解构实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鉴于库恩在科学哲学领域的巨大声望,他对“强纲领”的批判自然具有相当杀伤力。如果说,科学知识社会学是荒谬的,那么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观同样也是荒谬的。无法想象,在抛弃了理性、真理与客观性之后,人们还怎么能真正理解科学?无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和认知能力,应该是科学教育的中心视界。

社会知识化转型中我国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审视——基于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 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科普   科普教育基地  可持续发展   知识社会

 论文摘要:社会化知识转型中,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科普教育基地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普教育基地的运行缺乏有效的制度规制、科普教育基地的税收优惠制度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撑、科普教育基地的人才资源缺乏持续保障。为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在社会知识化发展中可持续发展。

1问题的提出

由于社会的知识化转型,持续传播不断更新的社会公共科学知识,实现公共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已经成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时代社会使命,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的可持续发展也由此成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基础。为此,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活动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与组织下,对26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基地实地调研。本次调查共向261个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放问卷,实际回收问卷188份,其中有两份问卷为无效空白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86份。有26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交了目前无法填写问卷的具体原因。扣除26个基地,在剩余的235个基地中,问卷回收率为80. 0%,有效问卷占79. 1%。WwW.meiword.CoM本文以实证调查的一手资料为依据,着力探讨我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科普教育基地良性运行的可持续性和科普教育基地良性运行中的发展性。其基本理念在于实现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首先,公平性的实质含义有:强调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的基本科学素质需求和给全体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科学素质愿望。不要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科普教育资源与环境,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科普教育资源的权利。为消除科普教育资源的鸿沟,必须均衡地配置科普教育资源。其次,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强调的是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有其临界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资源的承载能力。最后,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强调的是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对所有区域都是共同的。结合我们对全国科普基地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我们认为,全国科普基地可持续发展仍需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2. 1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配置不均衡

现有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省区布局不均衡,大部分省份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在平均数以下(见表1)。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大区域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总量和平均数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30个)、上海(20个)、天津(13个)、广东(13个)和云南(12个)(见图1)。其中,除云南属于西部地区外,其他4个省份均来自东部地区。国家科普基地布局不均衡的状况背离了科普的公益性原则,更背离了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2. 2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运行缺乏有效的制度规制

调查发现,我国的科普教育基地运行的制度建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中国科协科普部20xx年制定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此后,一些省、自治区、较大的城市的科技主管部门或科协制订了所在地的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一些专业学会如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水产学会均制定了所在专业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与管理办法;也有国家主管部门和专业学会联合制定专业科普基地的认定与管理办法;在落实科普税收优惠制度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科技部对全国的科普基地认定也有相应的规定。可见,我国的科普教育基地制度建设主体存在政出多门的问题,而且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在统计的186个基地中,有152个基地建有规章制度,占81. 7%;有21个基地正在建设当中,占11.3%;有2个基地明确反映它们单位建有制度但执行不好;还有2个基地缺乏基本的规章制度建设。

2. 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税收优惠制度缺乏配套制度支撑

我国《科普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xx-20xx-20xx年)》都明确规定对科普实行税收优惠。然而,科普基地的税收优惠制度的真正实施还有赖于科普基地的认定制度配套支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20xx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科技部颁布实施了《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这两个部门规章对科普基地的认定制度作了初步安排。对科普基地的认定范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审核准入制度、年度管理制度等做出了规定。

上述认定制度对于科普基

地的税收优惠制度实施是重要的制度支撑,然而上述制度实施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第一,认定范围过于狭窄。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科普机构、企业科普教育机构、集体科普机构等难以得到相应的认定。第二,认定条件过于笼统,且不完全。认定条件中对申请认定的主体资格没有具体规定,致使实际认定中存在操作困难。认定条件中对保障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运行的科普人员的教育、培训均没有规定。第三,认定程序强调行政认定,忽视了科普教育基地的专业认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第四,审核准入制度增加了科普教育基地税收优惠制度实施的成本,也使得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难以落实到实处。

 2. 4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人才资源缺乏持续保障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才资源缺乏持续保障。

第一,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所占的比例偏小,不足40%,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地的发展后劲与水平。

第二,科普主题策划人员严重不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策划人员的比例仅为3. 8%。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都要开展丰富多彩、主题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切实提高其科普教育的覆盖范围,科普活动理应契合知识社会的发展,求新求变,满足更多受众的多样化的科学知识需求。科普服务项目的开发、科普活动主题策划、科普知识传播路径策划愈来愈需要植入专业化策划的理念和一定数量专业策划人员的参与。     第四,专业人才资源的持续开发严重不足。在调查统计的186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近三年有组织员工参加学历教育的基地占59.1 %,有组织中长期培训的占54.3%,但仍然有愈四成的基地近三年都未开展相关的中长期教育与培训,缺乏必要的科普人才持续成长与建设机制。作为示范性、标杆性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状况巫待改善。

3促进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合理配置全国科普教育资源,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均衡发展

第一,确定全国基本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全国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我国在法定的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上需要均等化的地区和领域,奠定计量实现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要财政支出的技术基础。

第二,根据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估需要均等化地区的财力和财政支付能力;调整和改革间关系,完善间转移支付机制,实现地方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均等化;明确间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提高地方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在宏观层面明确了间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提供的事权范围之后,还应该解决事权落实所需要的财政能力问题。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制订全国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框架内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最低标准。二是完善省以下财政的科普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三是建立间各项基本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问责制。

第三,改革和完善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科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质量。应当结合转型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的契机,在加强科普社会组织管理的同时,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的供给,购买科普社会组织的科普资源的公共服务。科普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标准,为购买科普社会组织的科普资源的公共服务创造条件。把社区科普、旅游科普、公共卫生科普、灾害治理科普、科普教育等通过购买科普社会组织服务形式转移给社会组织去做。形成全社会关心科普、参与科普的局面,真正实现科普教育和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的社会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四,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逐步消除科普教育资源的城乡体制分割。科普教育基地的运行要坚持以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为导向,要制定并实施科普基地社会公益设施配置标准和规划,大力调整科普基地的事业结构,优先发展基本科普教育的公共服务,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扩大科普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使包括迁移人口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都能够享有基本科普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逐步统一城乡科普教育资源的利用,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接受科普教育的制度。

3. 2制定全国统一的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制度

为消解科普教育基地制度建设的混乱状况,促进全国有限的科普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资源共享。应尽快由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制度。统一的基本理念应为:服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确权与限权;公开、公正、公平;便民、利民;权责一致;法治。其基本制度应由以下几种主要的制度构成:主体确认制度、资格准入度、严格程序制度、人文关怀制度、运行保障制度、有条件的撤销制度。其主要实施机制应当包括:推动机制;科协和专业协会的领导、指导机制;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服务对象的确定化机制;服务内容的适时化和创新化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测、评估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优惠政策的协同实施机制。

 3. 3建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税收优惠制度长效化机制

我国实际执行的税收优惠制度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20xx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科技部颁布实施了《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中的制度安排,这两个办法中的制度安排不是长期的,而是有期限的,由于实际执行的科普税收优惠制度是有期限的短期制度,致使科普基地的税收优惠制度难以形成长效化的机制,这既不利于科普基地的科普活动的长期规划,严重制约了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的积极性、创造性,更使得科普教育基地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为此,应当在落实法律法规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税收优惠制度同时,形成长效化的制度机制。建议在《科普法的实施细则》制定中将科普活动税收优惠制度细化,通过具体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实现科普教育基地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化、长效化,或者制定专门的《科普活动税收优惠实施细则》。

3. 4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科普教育基地人才资源开发

首先,适应社会知识化转型的需要,全方位活化科普人才资源外联合作机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需全方位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一方面与高校建立双向的实训基地,建立“互促共进、优势互补”的双赢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与同行业界建立诸如“人才互换、人才资源共享”的交流、整合机制。同时,还应聘请学界、业界等各界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到基地讲学、培训,拓展基地员工的科普视野和知识技能;或者聘任相关专家担任基地顾问,指导和参与基地日常科普工作,活化基地人才使用机制,优化基地人才结构。

其次,从突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瓶颈出发,着力改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重点培养和吸纳科技传播、市场营销策划、科普创作/研究设计开发等新型专业人才。基于未来科普发展趋势,科普教育基地在招募人才时要树立“大学科”的人才观念,即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网罗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市场学以及工学类的优秀人才加盟科普工作,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才多样化,让整个科普工作在多学科科普人才的融合与知识整合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最后,多渠道开源,募集人才培养经费。一是争取政策上的支持,通过工作反馈、大力呼吁等方式从各级、科协、主管单位获取经费支持;二是争取社会多方支持,采用游说、动员、宣传的方法从社会团体、组织、企业或个人获取科普资助。三是在彰显科普公益性之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多种自盈利模式,如开发经营科学商品/纪念品、科普展品,开发体验类、互动类、娱乐类、拓展类、服务类、咨询类科普项目,等等,收取一定费用,在经费上尽可能实现自我循环。

关于知识社会的教育革新_教育理论论文 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改革;创新

论文摘要:论述当今社会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

现代社会拥着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社会已经进入知识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即科技份量加重,知识价值上升,创新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增强。知识社会对教育模式的要求必然对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提出挑战,对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式、现存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发出了革新的警示。 

社会要发展,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打破旧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几乎所有学校,尤其是中学都在进行着相应程度的应试教育,有的抓得相当扎实,而口头上都在批判应试教育,在文件上进行批评。

应试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科考制是导因,人事制是关键,社会差别是土壤,而教育界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清除其生存基础,使应试教育退出历史舞台,使素质教育勃然兴起。我国高等学府在招收学生时并没有自主的权力,所谓学校选拔职能实际上是国家教育权力在学校的表现。学校选拔新生不过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国家教育权力的表现,所以在社会中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有选拔职能。现存的社会状况与学生接受的社会影响有着相当大的应试教育继续生育的空间,对于整个社会的压力以及矛盾,加上现存的根本不完善的教育新型理念,导致新型知识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无法深入和发展,教育体制的表面改革更是让应试教育更加顽固地阻碍着学生发展与教育发展。wWw.meiword.COM

应试教育的淘汰选拔教育模式,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生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具有批判继承的关系,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特定内涵在于“素质”内含的特定性。在内容上指适应时代要求的,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必须具备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在特征上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可塑性、持续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战略性。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在于“应试”,更不在于“试”本身,而在于特定的“应试教育”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讲“素质教育”的正确性正是在于坚持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的追求与探索。

在素质教育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新型教育体制中的教育模式提炼出了全新的教育方法,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和疑惑,开展讨论以寻求解决方法,由教师在纲领上进行点播和点评,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种遵循着以疑促学,讨论激学,启迪创造,精博内化方法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创造能力,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全部开发出来,拓展知识领域,把知识精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所以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内外相结合来实现自我学习。而实现自我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自我学习的能力,知识才能在自我走向未知领域中得到有效和必要的学习和运用。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选取52种高校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文化素质工作,立即引起众高校积极响应,形成高校教育改革一个新亮点,新热点。20xx年l0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四川棠湖中学——素质教育一样有高升学率》的文章,作者在评细介绍了四川省双流县崇湖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时,引用了该校黄光成校长的话说“中学要生存,就必须面对高考,实际上即使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也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了一些热衷应试教育者梦寐以求的高升学率。”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使高等教育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而伟大的变革,它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工作应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建立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工作队伍等方面进行着手改进。应该变闭门灌输为开放疏导;变强调共性为尊重个性;变以理服人为以情感人;变被动应付为超前开发的创新思路。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不仅仅应该将重点集中到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上,更应该将深层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的层面和创新变革的迫切性加以整理、整合、使整个社会在变革过程同运作。

人的全面发展是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找到的出路。素质教育已经成了新式教育的代称,并在逐步地走近学生和进入学校。追求升学率不是非要用传统灌输填鸭的手段来达到,素质教育也一样可以办到,并且可以培养各方面素质均衡俩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这才是可以竞争,可以带动民族发展的人才,也是教育的最终走向。

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动理、尝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必将在这种新式教育下得到更大地挖掘、发挥和展现!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实质和超越_教育理论论文 第四篇

课程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知识社会学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挑战主要体现为将知识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对立,否认知识的客观性,这使课程社会学放弃了功能和阶级的传统,发生了明显的转向。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挑战的实质展开研究,并就课程社会学超越后现代主义提出一些基本的思路。

杨(m.  f.  d young)主编的《知识与控制》(1971)出版后,标志着受结构功能论主宰的课程社会学研究进人新阶段,有学者将这种转向称之为解释主义转向,但现在看来,伽识与控制》引起的最大争议还是对秩序、客观性和真理的质疑倾向及其对教育知识所坚持的相对主义立场。80年代,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后,这本书因其相对主义色彩以及对批判理论驾轻就熟的应用,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同类。这种学术立场上的相似性导致课程社会学90年代深受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本文对课程社会学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展开评论,并对课程社会学超越后现代主义做了一些尝试性的。

一、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实质及体现

1980年代以来,西方普遍兴起一场后现代主义运动,这场学术运动不是狭义的思想转型,而是包括方和认识论在内的范式转型,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学术思潮的称谓,就目前的归类来看,包括女权主义、后殖义和后结构主义。wWW.meiword.cOm其突出的特点是,对真理和理性的质疑和解构。受其影响,19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社会学出现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转向,涌现出一大批应用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教育问题的著述。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是知识的选择、传递、评价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由于后现代主义对客观知识的质疑和对个体经验、多元文化的推崇,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课程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知识不具有客观性,教育知识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是相互对立的。后现代主义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否认知识之间的差异具有客观的社会基础。传播科学和理性是现代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启蒙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对科学和理性的颠覆性批判,直接动摇了现代课程的基础。后现代主义不仅质疑教育知识的客观性,而且对教育知识的社会属性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教育知识的社会属性就是掌握知识者的权力、利益和立场的反映,不具有客观性。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立场转移了社会学家对课程社会属性的研究,很多研究者不再研究社会因素是如何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中,而是简单沿用社会科学中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在观念层面批判现代课程是如何受到理性的主宰,如何脱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导致二战以来西方世界普遍的精神危机。这股对教育知识客观性持批判态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片面地认为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研究是技术绩效主义模式,以输人产出的模式来研究学校课程,忽视了知识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主体因素,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是强加给个体的。知识与主体的意义和主体间的交往相脱节。

第二,知识等同于经验。后现代主义竭力鼓吹被现代知识遗忘和边缘化的日常经验和个体感知,也是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知识与经验是没有区别的。学校法定知识看似中立,其实更多体现了白人、男性和上层阶层的生活经验,下层阶层、女性、少数民族的儿童的经验在学校课程被普遍漠视。少数民族、女性和下层阶层儿童之所以在学术性较强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比白人、男性和中上阶层的儿童的学业成绩要低,就是因为这些课程历来是男性、中上阶层和白人生活经验的体现。知识的边界被打破,经验在知识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被夸大。这对课程社会学的影响是,更多研究者不是将现代课程作为一个客观的社会实体来研究,探讨其内在的社会特征,而是通过对课程文本的,不断还原现代课程背后被障蔽的经验。这种论述成为后现代主义话语中最强势的内容。

第三,知识是利益和权力的反映。与第二种立场一脉相承的是,后现代主义从现代社会的权力格局中解释知识的生成机制,认为知识从本质而言是权力和利益的反映。福柯对权力与知识关系的解释,最能代表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立场,“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在课程社会学研究中,后现代主义者放弃了对阶层结构和对课程的影响机制的,而是通过整合批判理论的视野,揭示课程合法化背后隐含的权力分配和利益格局,那些在学校课程中享有较高地位的知识,不是因为知识本身,而是因为这类知识维持和再生产现代社会的等级秩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知识的生成机制,权力和利益是如何影响知识等关乎课程发展大体的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却很少被深人地研究。

从课程社会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最早对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展开深度的是结构功能论者,他们通过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来解释课程,课程被视为对社会发展需要的简单的反映,课程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帕森斯、德里宾(robert dreeben)、英格尔斯(alex inkeles) 等的研究最为典型。后来,杨主编的知识与控制》出版,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承认学校课程的客观性及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而是对学校课程自身的价值指向和阶级立场展开研究。尽管((}识与控制》对学校课程本身提出了质疑,但在该书的视野中,课程是客观知识。这从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杨和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章不难看出,如杨认为,学校法定知识体系中,地位较高的知识具备计算性、可以书面表达、个体主义、能够精确评价等特征。布迪厄则指出,学校往往是根据一个时代普遍接受的美学标准来设置其艺术课程的,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等核心课程具有无可置疑的“文化合法性”,而室内装修、烹饪等仅仅在职业学校中被教的课程按照美学标准来衡量没有“文化合法性”。伯恩斯坦对教育知识的分类与架构的研究,也是以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绝缘程度和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这些研究中的课程都是指客观的教育知识。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理性和客观知识的质疑,使课程社会学传统中一直关注的客观的、给定的教育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和评价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问题,受到很大的挑战。知识被简化为个体的经验,知识是权力和利益的反映,所有的知识都是地方性的,知识在不断变化中,没有什么知识可以高高在上,主导学校课程,所有群体的经验都应该在课程中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由于对知识本质的这些界定,课程社会学研究一直为人称道的阶级和功能传统,也被符号、话语、文本所取代。很多学者不再以中立的态度,研究社会结构对教育知识的影响机制,而是通过叙事和案例,揭示学校课程对下层阶层、女性、少数民族儿童经验的压制,展示现代课程与统治群体的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共谋”现象,成为课程社会学研究者最热衷的话题。这只是研究趋向上的变化,更值得警惕的是,后现代主义对自由选择、多元文化的倡导,使学校课程的合法性受到挑战,人类几千年积累的被公认的科学知识也被涂上一层厚重的价值色彩遭到质疑和颠覆。这对课程决策和课程实践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批判。

二、后现代主义的局限及批判

(一)伯恩斯坦、阿普尔、穆勒等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在教育社会学中,伯恩斯坦、阿普尔(michel w.apple)、穆勒(rob moore)等都就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影响提出了深刻的批判。

如一直以批判理论者自居的阿普尔在(后现代主义遗忘什幼的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美国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保守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国家将经济、社会的危机转嫁到学校内部,主张教育的私有化,认为教育的私有化可以提升父母的选择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阿普尔通过大量的事实表明,美国的这些决策对于缩小横亘在公共教育面前的阶级差异,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选择背后隐含的深层的阶级差异被忽视。后现代主义放弃了新主义中的阶级策略,也忽视了文化资本背后的经济因素,将文化、符号的作用放大。课程改革背后的文化资本不是脱离经济基础的纯粹观念之物,其背后隐含的阶级基础更值得关注。‘阿普尔把后现代主义放大的个体自由和选择、话语、经验,重新收回到结构问题中,主张考察法定知识变化背后隐含的经济基础,有其独特的借鉴意义,但阿普尔对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影响的本质缺乏深人的探讨。

伯恩斯坦是教育社会学中对阶级差异、社会分工与教育知识之间内在关系研究最为深入的学者,阶级在他的课程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课程社会学中很多学者放弃阶层,偏向话语、符号、认同的研究立场,伯恩斯坦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后现代主义者常常将个体的日常经验提升到知识的高度,认为日常经验与知识之间是等同的,没有差异的。一些研究者还借助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倡导通过对弱势群体反抗和抵制学校合法知识的人种学描述,反对教师的权威、反对学校传递的法定知识。伯恩斯坦从话语分类的视角,指出后现代主义这种反对法定知识,鼓吹个人经验的立场,会产生更加负面的后果。伯恩斯坦对后现代主义立场的批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特别是他的话语分类理论,延续了涂尔干的知识理论,强调知识之间的差异是知识之社会属性的一种体现,而后现代主义忽视了不同知识所具有的客观的社会基础,可能导致教育实践的混乱。

摩尔等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集中在后现代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的否定上,指出后现代主义带有明显的反智主义立场,将立场、利益、观点等同于知识,摩尔等的整个论述以科学知识为标准,对后现主义话语中隐含的虚无立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反驳。

(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反观后现代主义的局限

上述三位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尽管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弱点,特别是伯恩斯坦的批判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在深度上无疑更胜一筹。但这三位学者都没有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反思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反观课程社会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局限:

1.知识具有社会和历史的根源。笛卡尔以后,在很长的时间内,知识就被视为是个体感知客观世界而形成的观念和意识,一直到康德,仍然坚持这种在心理和逻辑层面定位知识的传统。涂尔干在原始宗教的研究中,最早把知识与社会群体的意识联系起来,原始人的分类观念、时r观念和因果推理都扎根于他们所处社会的集体意识中。涂尔干更主要的贡献在于指出宗教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区别不是观念和立场的问题,具有客观的社会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知识的社会基础是客观的,知识的客观性与社会属性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经验在知识的获得和形成中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将知识完全泛化为经验。关于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维特根斯坦曾经指出,正是因为有不同生活形式的介人,知识才在集体层面上具有其意义。社会由不同的群体组成,每一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按照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这些群体的生活形式融合在一起,才可能产生知识。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贡献在于,反驳把语言、意义和知识归结为个人意向的产物,认为意义和意向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卿但并不能由此推断,任何特定的生活形式都能够赋予知识以独特意义。就课程而言,不同群体的经验并非同等程度地嵌人到课程中,有些群体的经验可能在课程有更多的体现,有些则体现的要相对较少一些,但不能因此将课程完全归结为某个群体的经验的反映。所有的群体的经验都可能嵌人到教育知识中,至于这些群体的经验如何嵌人到教育知识的过程,社会学研究者却知之甚少。课程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不是要揭露那个群体的价值、经验在教育知识中得到专断性的反映,而是要通过深度的个案研究,阐释不同群体的经验是如何嵌人到学校知识中,从具体的个案中不同群体之间互动的真实状况,并展现影响这些群体互动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3.知识具有独特的认知属性,不只是权力和利益的直接反映。后现代主义将认知兴趣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这违背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科学社会学中,一直强调认知兴趣在知识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在批判后现代理论对知识生成过程中权力和利益的片面夸大时,科学社会学家斯克玛(walter schmaus)始终强调认知兴趣在知识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对智力的需要与对权力、声望和金钱的欲求是并存的,认知目标是解释人们行为和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认知兴趣在本性上是社会的,具有区别于其它社会兴趣的独特的构成原则。认知兴趣嵌入到独特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群体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构成。一个社会的知识生成和发展无疑与该社会的认知兴趣息息相关。将知识化约为利益和立场的反映,完全排斥认知兴趣,忽视专家群体在知识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把专家群体简单地视为与统治阶层、被统治阶层,男性和女性,黑人和白人这样一些社会关系的同类,这与现代社会知识生产和发展的本质是明显不相符合的。斯克玛进而指出,“毫无疑问,科学家也可能受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但并不能由此认为认知目标必然演化为非认知目标和利益。”

那么,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课程的批判呢?现代课程之所以遭人垢病,并不是因为知识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全球范围内日渐突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工遗产决定着知识的编码和知识生产的程序。这对基于认知兴趣的课程改革形成一定的抵制。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之所以指责现代课程是某些群体的利益和立场的独断反映,并非因为课程天然要反映某个社会阶级、性别和宗族群体的利益,而是基于认知兴趣的课程改革受到社会分工和社会不平等抵制的结果。这也表明,权力、利益尽管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三、超越后现代主义

按照萨德文克(alan r.sadovnik)对课程社会学发展史的研究,70年代以来,课程社会学领域形成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种是现象学视角,强调主体通过社会互动建构学校知识和实践;另一种是结构主义和新主义的视角,研究课程与劳动分工、经济和体系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无疑是延续一了第一种视角,但却将其推向了极致。后现代主义展现了主流课程社会学研究中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如在课程社会学主流传统中,教育知识常常被认为与阶级差异是对应的,鲍尔斯(s. bowles)和金帝斯(h.gintis)在生产的分层与学校知识的等级中寻找对应关系。科林斯(randallcollins)通过对美国文凭制度形成的历史社会学考察,认为美国学校知识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阶层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这些研究都强调社会结构对教育知识的决定作用以及课程的客观的社会条件。后现代主义淡化了结构对教育知识的影响,从话语、经验、身份等方面来解释教育知识,后现代主义强调课程的变迁和多样性,使那些在课程中备受漠视的感觉、体验和冲突昭然若揭。

课程社会学究竟是研究结构(structure)对课程之社会属性的影响机制,还是强调课程形成和发展中的能动因素((agency),如个体经验、身份认同等。如何克服后现代主义忽视结构、片面夸大个体经验、立场、利益在课程形成中的作用问题,同时强调结构对能动因素的约束和限制,如新主义对阶级的推崇,是课程社会学理论重建必须直面的问题。

目前来看,尝试在两者之间寻求整合的学者主要是杨和阿普尔。

1.杨的整合尝试。杨在《把知识带回来》(20xx)中,结合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试图弥合这对矛盾。杨的思路如下:杨认为涂尔干对知识起源和分类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为课程社会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涂尔干没有直接关注课程问题,更忽视了知识的变迁问题。伯恩斯坦继承了涂尔干的知识理论,通过对知识结构差异的特征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涂尔干的知识理论,但伯恩斯坦与涂尔干一样,也忽视了课程的变迁问题。在他们的理论中,知识被动地受外在结构因素的限制,是静止的。相反,维果茨基却强调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杨认为,借鉴维果茨基的知识理论,就可以弥补涂尔干知识理论中忽视知识变迁问题的局限,融合二者就可以解决当前课程社会学的困境,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课程研究不仅要聚焦于涂尔干强调的知识和概念的社会实体特征,而且还要集中探讨维果茨基极力推崇的通过概念改变世界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涂尔干为课程研究奠定了基础却忽视了教学,而维果茨基只关注教学却忽视了课程。”杨的这种思路尽管不乏新意,但却存在一定的矛盾:维果茨基与涂尔干的知识理论整合之后的知识究竟如何界定?知识是一种实践,还是一种通常意义的客观的知识?如果是前者就可能落人到后现代主义的泥沼中,如果是后者则可能滑人到屡遭质疑的结构问题中。这的确是一个两难问题。此外,过分夸大实践作用,课程就可能演变为个体的实践,这是对课程的一种简化。而且杨放弃了课程社会学中已经形成的阶级传统。走出后现代主义笼罩,需要的不只是宏大的认识论层面的阐释,更需要微观层面对世界范围内课程发展的经验展开深人的研究,最终消除课程社会学传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断裂,形成一种对当代课程改革经验具有深度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2.阿普尔的研究。阿普尔也强调通过对、权力、国家、市民社会等结构性因素与体现为能动性的选择、认同等的整合起来,应对后现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弥合课程社会学研究中结构与能动之间的矛盾。阿普尔的这种思路在90年代的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阿普尔在一项关于美国课程改革的研究中,不只是决定学校法定知识的权力、和阶级等因素,而是边缘群体在与学校斗争过程中对法定知识的影响。他的基本立场是,法定课程的形成和实施是结构与能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偏向任何一方都难以解释美国课程改革的经验。阿普尔选取一个弱势群体反抗学校课程中排斥本群体价值内容的案例,弱势人群的反抗尽管引起了学校的重视,但最后弱势人群被瓦解,也开始认同右派的课程立场。而另一个案例中学校采取包容政策,在学校课程中接纳和吸收不同群体的呼声,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倾向,右派的影响很有限。由此可以看出,行动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在结构的影响下存在的,而结构是在与行动主体的深层互动中发挥作用的。阿普尔由此认为,解释美国课程发展的经验,必须在能动与结构之间互动的框架中展开。阿普尔的这些研究的确可以强化对美国课程改革经验的认识,但阿普尔此项研究的经验基础只限于一些微观层面的个案,其结论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值得深思。

走出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必须回到课程社会学传统中来审视结构与能动之间的矛盾,杨和阿普尔已经意识到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两难困境,也提出他们的一些解决策略,但从根本上而言,他们对后现代主义立场与传统课程社会学之间巨大的裂痕仍然没有提出切实的整合性方案。这是因为课程社会学既要研究现代课程形成的社会机制,同时又要研究现代课程变迁的问题。前者强调的是结构问题,而后者则聚焦于课程变迁中的能动因素,如何使能动因素突破个体经验、认同和身份的简单呈现,进人到经济、、社会分层的脉络中,这对课程社会学研究者的智慧提出了很高的挑战,这种两难困境在课程社会学中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

忠孝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_传统文化论文 第五篇

忠孝思想 《情系故乡》 《集结号》

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上映的故事片《情系故乡》、《集结号》,毫无疑问这两部电影都是成功的。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充分表现了忠与孝,也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观众。笔者认为这两部电影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也是最直接取胜的原因是这两部影片充满和洋溢着忠和孝。创作者们始终注意着把“忠孝”之液不时地注入人物的血液之中使其变得更为鲜活。

忠孝思想,在我国一度曾经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一提到忠孝,现在也许有人立刻就会跟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孝子和愚忠愚孝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应该正确对待银幕上的忠与孝。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伦理中,如果没有了忠孝,事实上还能有什么做人的准则?所以这忠这孝,是流淌在祖祖辈辈中国人心中的一眼洗涤道德的清泉,是永远不能割舍的伦理的延续,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道德与精神家园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忠与孝都将与我们同在。笔者想就《情系故乡》、《集结号》中,对主人公忠与孝的表现,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银幕上和现实中的忠与孝。

一、《情系故乡》中张雨的忠孝思想

《情系故乡》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农村片,讲述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在城里拼搏出一片蓝天的张雨,身兼总经理拥有自己辉煌的事业和灿烂的前景,在他回乡接家人到城里定居之际遭遇乡村小学教室倒塌,当他组织人们救出学生之后,“现场会”上竟意外地被乡亲们推举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这边是生他养他一贫如洗的风雨家园,父老乡亲们眼巴巴地盼望着能脱贫致富;那边是繁华都市,拥有年薪几十万的总经理。www.meiword.com在妻儿强烈的反对声中他在去留之间选择了留下来。从此,他在忠孝之间迂回:为了村里的孩子,他把教室搬进了自己的家,为了找到村里脱贫致富之路,他把在公司里的股金和原来打算让儿子做买卖的几十万元,投资在村里的科技开发种植枣业上。就冲着大伙把自己选成了支书,就冲着老父亲那句“要干就干好,别让大伙扫兴”的嘱托,张雨舍生忘死地扑在村里头,老父亲从来没有觉得儿子有什么不孝,有其父必有其子,实现百姓和父亲的重托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孝,为了村民的幸福和枣业的发展,张雨倒在了建设保鲜库的工地上,已经带着枣业丰收喜悦的乡亲们喊着、哭着、叫着用双手抬着他跑了几十里山路把他送到了医院。他醒来后不顾自己已患晚期胃癌,竟毅然回到了支书的岗位上率领大伙奋战在最前线。当保鲜库已开始使用,红枣深加工生产流水线试产成功的这一天,富裕起来的乡亲们背着他张罗好了他儿子的婚礼庆典,可病魔再也不准他继续呆在村里,这时候满头白发的老父亲前来为他送行,张雨望着父亲百感交夹,他用足了全身的气力“爹!”的一声呼唤后跪地不起,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这一声呼唤,早已把他身上的忠和孝交织在了一起。就此,一曲情系故乡的乐曲戛然而止。片中有多少情多少爱让许许多多的观者无数次的动容落泪。笔者认为,这情这爱确源自一个忠,源自一个孝。这忠,是忠于职守的忠,是忠于的忠,这孝是孝顺的孝,是孝敬事业的孝,而不仅是简单意义上只孝顺父母和长辈的孝。所以笔者认为在这部影片中孝已升华,可谓忠孝合一,成为了与观众勾通和产生共鸣的有力因素,是这部影片取胜的根本所在。

二、《集结号》中谷子地的忠孝思想

《集结号》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1948年的淮河战役,解放军与军队的战斗空前惨烈。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只要听不到集结号声,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现有的47名战士奋勇厮杀,终因寡不敌众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了,排长临死前说他听到了集结号声,要谷子地立刻带着仅剩下来的几个人撤退,可大伙对此产生了分歧,此时敌军再次袭来,仅有的战士也全部阵亡,谷子地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才导致战友们全部牺牲,炮火中他奋力把他们的尸体掩藏到一起,强烈的内疚与震撼使他抱起包只身冲向敌军战壕。谷子地死而复生后却被解放军当作敌军士兵俘获。他有口难辩,在后方医院里他知道,自己原来的部队番号也被取消,战时战事的瞬息万变使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不仅难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那47个战死的弟兄都将被视为失踪者。从此他心事重重地踏上了朝鲜战场、进入了和平年代,他后半生的唯一任务就是要为九连正名,为47名阵亡的弟兄追溯一个烈士的称号而奔波,一路走来忠心可见,观众的情绪随着谷子地的遭遇而潮起朝落。最后集结号终于吹响,47名烈士得以安葬,抚慰了他们的在天之灵和一切心怀忠心还在跳动着的心灵。笔者认为全片主要体现的是谷子地身上的一个忠,那就是忠实于事实,忠诚于烈士的那颗耿耿忠心。那么在谷子地身上见忠不见孝,是不是就是一个有忠无孝的人呢?其实不然,他的孝只是一个缺席的在场,这忠里又该包含了多少个孝呢?

三、缺少忠孝思想的人物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情系故乡》和《集结号》中张雨和谷子地这两个人物身上具有的忠和孝,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缺少忠孝的银幕人物是没有魅力的,是苍白无力的,是难以打动观众的。这其实是现实生活所决定的,是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和大众的审美观所决定的。那么生活中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是不是在塑造银幕人物时,要把忠和孝断然分开呢?笔者认为所谓不能两全是指一个人不可能分身而言,决不是说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忠就做不到孝,或做到了孝就做不到忠。其实不忠之人必然不孝,不孝之人也必然不忠,人常说不忠不孝或忠臣孝子,并没有听说过只忠不孝或奸臣孝子。其实,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中国的伦理道德准则中忠孝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时候它们难解难分。生活中忠孝是衡量一个人优劣的基本准则,在忠孝面前每个人都会现出原形。当然用忠孝去衡量一个人,也不能只看他的一时一事,而要全面、客观、一贯地去看他。塑造银幕人物也应遵循这一法则,比如,张雨和谷子地就是在一系列的行为和事件中逐步彰显了他们各自的忠和孝,这样的艺术形象才有魅力。尽管《情系故乡》、《集结号》用的演员都是初次上银幕的演员,不存在什么明星,但这两部电影感人至深令人难忘,这只能说明银幕上忠与孝的魅力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思想永远是所有人道德与精神家园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发扬光大,决不能淡化和削弱。我们应该把忠和孝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样,塑造银幕人物也应遵循这一法则。

参考文献:

[1]杨凯华,杨勇.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5).

试析知识社会和知识社会中的教师_教育理论论文 第六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 教学 使命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型工人”是知识社会的主力军;学习和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创造性鸿沟”将会加大;道德问题将会凸现,社会不平等将会加剧。知识社会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面向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催化剂,而且还要能超越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应对者。这一要求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最高理想

知识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同时也是毁灭的力量,即知识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增进繁荣,也可能破坏和瓦解社会的秩序,因而是每个社会都要警惕的。“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性机构”。因此,促进知识社会的发展、应对知识社会中的问题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使命,当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师的核心使命。

一、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1.知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知识。贝尔认为,知识社会是社会的一种经济上的转型,即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经济转型到劳动力中的多数高度集中于服务、思想和通讯的后工业经济。德鲁克认为,在知识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并且将来也会是知识。社会价值是由“生产力”和“创新”创造出来的,两者都是“知识”在其中的实际应用。卡斯特尔斯认为,在工业发展模式中,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依赖于新能源的引人,依赖于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人们分散使用能源的能力。WWW.meiword.COm但在新的信息发展的模式中,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则依赖于知识时代的技术,依赖于人的信息处理的能力与符号化的交流能力。

2.知识社会的主力军是“知识型工人”。德鲁克认为,知识型人才是知识社会的“原型”,他们定义了知识社会的工作能力,也体现了知识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承诺。在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虽然在数量上不如社会其他群体的成员那么多,但新型知识社会的特征、社会领导阶层的构成和社会分布状况将取决于知识工作者。他们可能不是知识社会的统治阶级,但他们已经成为领导阶层仁。知识型人才的特征是博学多才、知识丰富。在知识社会里,知识的形式、内容、含义和责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社会的中心。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我们正在进入学习型经济过程中。在这种经济中,个体、公司、地区以至国家的成功,将更多地反映的是其成员的学习能力长斯特尔斯认为,在未来,最好的工作是那些受过高水平的教育并且也能提供机会使别人获得更多知识的工作。教育是提高劳动质量的关键。吉登斯认为,“投资教育”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财富)重新分配的关键与基础”。有鉴于此,目前的新加坡已意识到,国家未来的繁荣不是依赖于教育其国民使他们掌握某一特定经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他们学习和应对变化的能力,是使他们在未来面临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或经济衰退时,能够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再培训的能力。

4.“创造性鸿沟”在知识社会将会加大。霍默认为,独创性是指具有能够解决实际的、技术的和社会问题的理念与能力的一种行为。虽然我们需要更大更多的独创性成果,尤其是在今天的复杂的世界中,但我们所能创造的却远远要少于我们对独创性的大量需求。对独创性的迅速增长的需求和供给的不足之间的落差就是“独创性鸿沟”。在知识社会中,例行公事是敢于冒险的敌人。

5.道德问题在知识社会中将会凸现。知识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社会部门不会对知识的凝聚力发生影响,这就使得经济利益再也不能将所有的其他问题和利益整合成一个整体。在知识成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后,被整合在一起的各种利益开始分崩离析,非经济利益逐渐成为新的多元社会的首要问题,而的首要内涵则越来越多地不是“谁得到什么?”而是价值观。经济问题可以妥协,但道德问题却很难妥协。“半块面包仍然是面包”,但“半个婴儿”却只能是尸体,“半个频危物种”只能是已经灭绝的物种。

6.不平等的加剧将导致世界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对抗。知识经济正在加大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同时也拉大了这些国家中的贫富之间的差距。饥饿和贫困的人们被繁荣的西方社会排除在知识经济的利益之外,产生了绝望、憎恨和仇恨的情感。全球化使得不能分享全球化利益的民族和地区转而向内,即从自己的文化、宗教和种族中寻求意义和特性,这将导致世界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严重对抗。世界主义热烈欢迎文化的多元性,而原教旨主义则认为多样性是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这是“9 .11”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师要做知识社会的催化剂

作为知识社会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做到:

1.促进深层认知学习。知识社会的教师要能够使所有学生达到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目标,要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并能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交流,而不是将知识当做让学生记忆的东西。

2.学习用在自己学习时没有使用过的方式进行教学。认知科学的新进展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师必须学会运用与自己做学生时被教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包括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元认知技能、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多元智能以及不同的“思维习惯”,同时使用多样的评价手段,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以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3.投身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知识社会对教育的不断更新的需要使得教师必须投身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之中,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

4.在团队中工作和学习。教师工作的空间是个大的工作团体,而不是处在小的组织中。在复杂的、迅速变化着的知识社会,教师的专业工作和专业学习不能单独一个人完成。所以,教师团队或专业学习团体一起讨论、共同协作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5.将学生家长当做学习的合作者。在知识社会中,重要的是要让家长成为学校向学校以外延伸的学习网络中的一部分,是让教师扩展他们的专业意识,以使其能包括这些更广泛的学习伙伴。

6.开发并吸取集体智慧。有效的团队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共同学习需要一种高水平的“情感智力”。情感智力包括: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情;对别人的感情具有移情能力;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以不使其失控;具有激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具有将前四种能力付诸实践的交际能力。这些能力能让教师改进与同事的关系,从而建立高效的团队,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总之,对集体智能的发展和分享,将成为全球经济中安全的最终保证。

7.培养变革和冒险的能力。知识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迅速增长并在全球持续传播;金钱和资本无情地流动;组织不断地进行着结构性的调整;政策摇摆不定。这些都使得知识社会中的教师必须发展自己敢于冒险和善于应对变化的能力,如此才能在面临新要求、新问题时担负起调查研究的责任。

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任感。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如果想取得进步,并对所在学校产生影响,他们就必须学会“专业信任”。专业信任是教师对工作的积极的共享,是持开放态度的互惠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信任对他们来说是并不知名的人,是信任自己不熟悉的人,是信任那些其可预见性和可信度均未经过多次证明的人。    三、教师要做知识社会的应对者

作为知识社会的应对者,教师必须做到:

1.促进社交学习,增强责任感,培养个性品质。教师应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培养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己优秀的个性品质。人在交往中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自己的这种选择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因为,只有负责任的行为才是人际交往中的健康的行为。

2.学习与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关系,变单一的互动关系为持久的结合或联系。良好的关系对于学习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投入学习时,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因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活动一砰静专心的情感状态。教师要热爱学生,并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教师还要和家长、和其他学校成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使教师处于一种放松的平静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3.发展世界认同。关爱的对象常常始于你认识的人和你所看到的人,而世界认同则要求关爱那些处在我们的视力范围之外但却不可以被排除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外的人。这是因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一种复杂的互为因果的交互作用,它既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发展世界认同就是为了形成一种世界性的良性的循环,从而使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和不同地域的人大家共同致力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并共享世界繁荣所带来的福扯。

4.致力于持续的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个体自主的专业发展不仅涉及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教师也在培养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日益成熟,同时也发展其他方面的优秀品质,以使自己的学校成为道德的共同体。在这个道德共同体中,教师之间拥有相似的教学价值观,共同的教学价值观可以把教师和教师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使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5.在合作团队中学习和工作。在知识社会中,教师要在彼此协作的团队中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工作。作为一个相互关爱的专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要能够经受因意见不同所带来的冲突的考验,要能够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6.加强同学生家长和家长团体的关系。教师需要从家长身上和从社区中学习很多东西。向家长学习,从社会中学习,首先就需要同家长和社会建立起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不能将家长当做要向他们提供服务、而教师则可以对他们加以干预的对象。

7.提高情感理解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是指自己对他人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的能力。教师的真正的情感理解能力依赖于教师同他人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容易与他人产生“情感误解”。另外,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善于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移情就是一种增进理解的好办法。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是通过对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把握来增进对对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移情当然也就能办到了。

8.加强连续性,保持安全感。无尽的流水般的没完没了的改革,会使人们的心永远达不到目的地,永远感到无家可归。因此,我们应分清我们有义务进行的改革和一味地沉迷于改革之间的界限,即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很好地改进教学。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应提倡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改革,应反对把改革当成目的的“扰民”式的改革。

纯粹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学只可能为学生和社会提供经济繁荣的保障,但却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局限于工具层面和经济层面;纯粹超越知识社会的教学能培养人的关爱之心、发展人的品性及建构起人们普遍认同的世界观,但却难以使受教育者为走向知识社会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将教育的两大使命—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学和超越知识社会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并使之成为教师职业的最高目标。

论析社会诚信危机与学校教育_教育理论论文 第七篇

论文关键词:诚信危机;教育边缘化;综合治理;社会中心

论文摘要:“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它发达于古代的盟约,并成为人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当今市场经济,人们虽然十分注重“诚信经济”,但“背信弃义”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什么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现在反而成为稀缺资源呢?信仰的动摇、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的冲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经济的鸿沟是直接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长期被“边缘化”。因此,解决社会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除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外,最终还得依靠教育。

“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从语言文字上看,“信”古文作人v,从人从言,从人从口,反映“信”体现在言语中。“信”,“诚也”,“诚,信也”,“信”不能离“行”,言行一致,乃可信。古人云:“一言既出,驯马难追”,“一诺千金”。可见“信”体现了责任和义务,“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源于古代的盟约,而非商业活动,如“会”、“盟”、“质”之类行为频繁出现就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故“信”更多地反映了人的一种品质。当今社会,商业活动虽然发达却缺乏道德“诚信”:在经济领域,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的经济合同有40亿份,履约的只有20亿份,且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每年因为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 2000亿元。WWW.meiword.cOm在教育领域,20xx年全国人口普查、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这意味着有60万人持有假文凭。在日常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已酿成不少社会问题。在领域,“信用”大打折扣……为什么在我国已经存在几千年,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观,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发展的稀缺资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信仰的动摇。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不全面,国门打开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一些人便对产生怀疑,信念随之发生动摇,主张“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虽然东西方文化最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人们对待文化更趋“理性”思维,人们按照各自的价值判断选择其行为。2)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道德滑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以前耻于言利,“钱财似粪土,仁义值千斤”,现在是要会挣钱,先富起来。间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在接受新的道德观念的同时,却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丢弃了,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使得“金钱至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腐观念重新抬头。3)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法律的不完善,造成判决后执法难、犯罪活动猖撅与伸张正义困惑。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内,东西部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多种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少数头脑敏锐的人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社会财富差距的拉大(20%的富人占存款额的80%),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阶层,而处在“低端”的人口基数最大,他们的收人不稳定,而预期的支付又使之捉襟见肘,因而失落感和不满情绪也就客观存在(仇富心理)。但是,产生诚信危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的失误,因此,治理社会诚信问题,除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外,核心是要从学校教育抓起。

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人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和载体,人的素质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20xx年4月,朱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从法律、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角度向学生提出“学会做人”的问题。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加工厂”,所有的人将通过学校走向社会。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有14至18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道德水准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大大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三个支柱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都与诚信相关。人类进人信息社会和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任何一个个体要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是困难的,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诚信。美国管理学者对诚信的理解是“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第一,信任者愿意处于一种脆弱地位,这种地位有可能导致被信任者伤害自己。第二,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抱有正面的期待,认为被信任者不会伤害自己”。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你呢?知识、才能、品德?司马迁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不期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圣人”,但至少应培养绝大多数的“君子”,不培养“小人”,更不能出现“愚人”。广东省某市检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执业律师行贿的案件,涉案律师有23人,涉及到省属、市属等18家律师事务所。行贿律师的特点是:年纪轻(30多岁的有19人),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9个,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而且大部分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且是当前律师行业的骨干,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进行法律教育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才是教给学生知识。

  第二,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诚信”既有道德的层面,更有法律的层面。“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假作真时真亦假”等谚语流传甚广,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现代传媒把“世界上的事,说是就不是,说不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搞得家喻户晓。官场中的“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广泛的市场。社会文化无不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从少年犯罪上升到研究生杀人,说明到了该真正重视法制教育的时候了。我国加入wto就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教育市场准人更开放,对外文化交流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领域的变化,社会必然会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必然对人才的信用素质(规则意识)引起重视。讲不讲规则、守不守信用,对个人而言,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企业而言,信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一个国家而言,关乎国际形象。如今大讲特讲“诚信”,正是因为社会失掉了诚信,不从源头解决诚信危机,一切都是空谈。青年学生对社会负有改革的责任,他们的道德素质决定了社会诚信的程度,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教育要注重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抓起。比如,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一批批贷款进人还贷期,人们预先的隐忧开始凸现出来:如何保证这些贷款学生能按时还贷呢?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还会破坏诚信。古人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修身,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法律和纪律是外在的要求和约束,诚信是内在的品质,如何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品质,这就靠教育。    第三,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育观念的革命势在必行。“小学生谈主义,中学生谈集体主义,大学生谈个人主义”,这种从小建立在空洞说教基础上的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不协调,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质的诚信训练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中的缺陷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小学生们经常成为表现突出的急先锋,但是,随着升人中学特别是高中,高考的残酷竞争使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公德意识教育,道德教育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严重脱节。安徽农业大学团委精心策划的情景道德实验,暴露出当今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薄弱的现状:一把明显妨碍通行的大扫帚,在两个小时之内有大约35。名学生经过,但只有11人将这个障碍物扶起;在一年时间内,只有两位同学拾到饭卡主动交公,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之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在34位学生购物者中,有15位同学没有退回营业员多找的零钱……教育的缺陷十分明显。如果有了道德意识,达到“慎独”的境界,人就能遵守道德。人的思想往往决定人的行为,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问题,人们了解事物是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的,教育如果重视这一点,加大诚信的教育力度(比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久而久之,习惯就成自然,这就是养成教育,我们的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既教书又育人。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教育工作者来体现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高大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而青年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一定要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目的。比如,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感受,说假话的现象较普遍,教师如果只注重文章的形式(教书),不注重文章的内容(育人),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讲真话,这实际上就是在间接鼓励学生“说假话、大话”,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会“文如其人”。又如上级来学校检查工作,教师组织学生大搞清洁卫生,做表面文章,上级走后又恢复原状,教育工作者本身可能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做假”,而且是“身体力行”了。因此,凡是与学生打交道的部门,都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误导学生,不失信于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第五,在“两课”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青年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善于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学会按规则办事。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过去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今青年学生看上去似乎进人“成年人”阶段,但心理和道德认知水平却很低下,还没有达到与之相应的水平,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发展“不同步”。大学生用硫酸浇黑熊、女研究生被文盲拐骗就很能说明问题,学生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教育边缘化”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当今“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时候,我们要加强道德实践教育,重视实践体验,“在做中学”,不断强化诚信道德意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六,重视教育的“积累”和连续性。“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量”的增加就是积累的过程。信用道德的形成不可能一墩而就,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道德之堤”犹如建在“沙坝”上,一不小心就会溃败,当今的现象,从反面说明道德建设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要重视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建设,要把学生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纳人思想教育系统工程中去,明确每阶段的目标和要求,保证人才培养的“链条”不会断裂。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因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良好的校风、学风也是在师生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诚信”虽然谈不上很高尚,但却是人与人交往、交换、交流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当我们的学生自觉遵守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社会真正进步了!

从健美操健身价值认识健美操发展趋势_音乐论文 第八篇

本文通过对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及价值,使人们懂得科学、有效地进行健美操锻炼,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健美操运动的行列中来,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全民素养,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健美操 健身价值 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健美操在我国飞速发展,健美操活动在学校也广泛开展,并深受同学的喜爱,尤

其受女生的喜爱,这与它独具的特点和高效的健身价值是分不开的。

1 健美操的特点与价值

1.1健美操的特点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武术等动作为一体的体育运动,是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它具有横跨体育、文学、教育、医学四大领域的特征,是在运动的基础上培养人体健康美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健美操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它经常采用徒手或轻器械进行练习,是在氧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以人体有氧系统提供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其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强度的全身性运动,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健美操不仅突出动作健与力,而且更强调美。它将人体语言艺术和体育美学融为一体,使健美操成为一个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运动以其生动活泼、轻松自如、随心所欲的运动形式早已被大众所接受。健身性健美操的动作套路形式多样化,节奏有快有慢,套路有长有短,动作有难有易,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可以任意调节,适合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们进行锻炼,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得到乐趣。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不断增强,它已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几十年来,健美操正是以它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和热烈奔放的运动气氛风靡世界,倍受人们的喜爱。wwW.meiword.cOM

1.2健美操的价值

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在于它是人们对运动的一种需求,由运动功能决定。健美操作为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人们深深体会到了健美操运动的健身效果。

(1)健美操的生理价值。健美操运动具有显著的生理锻炼价值,从生理学上讲,该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运动形式独具风格,运动内容丰富,以各种强度的肌肉活动使肌肉纤维变粗,进而达到塑造体型的目的,同时运动负荷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完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它的锻炼价值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实践证实:健美操是群众喜欢的运动项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身体形态塑造。近几年通过对枣庄学院300名女生进行实验对照发现:健美操对女生气体的影响非常的显著。经过系统的练习,90%以上女生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指标变化最明显的表现为腰围、腿围、臀围,变化显著,体形较以前匀称,达到了练习阶段的效果,并且受到了决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从整体上看,体重身高指数差异显著,偏胖型和瘦弱型的体态较一般体型变化明显。

心肺机能改变。有氧健美操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的身体部位多,这对女性来说,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理机能,实验的研究显示:参加半年以上健美操锻炼的女生其肺活量明显增加,安静心率下降,心血管指数明显提高。这说明,通过锻炼提高了呼吸系统的换氧功能,心输出量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从而使整个机体组织的有氧耐力提高。

健美操的心理学价值。由于健美操运动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因此它的运动气氛是轻松而又活泼的,人们在整洁、美丽的环境中运动身心愉悦,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健身的目的。 2 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2.1健身性的健美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健身健美操的市场前景更加美好。健身健美操的种类和练习形式将更加多样化。为不断满足健身锻炼者的各种需求,目前,健身健美操的种类和练习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健美操要寻求自身的发展,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科学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科学化是保证健身健美操练习效果的关键。不科学的练习方法不仅导致锻炼没有效果,而且还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性,才能使参加健美操练习的人真正达到有效地锻炼身体的目的。其次,科学化也是健美操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活动一下、出一身汗的锻炼形式,而是寻求更加科学化的健身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是人们选择健身项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科学化程度,健美操项目才有发展,才能有市场,现代健身场所的经营最终通过服务才能实现。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众健身的质量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必将影响健身市场的兴衰。所以,为健身消费者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使客人达到预期的健身目的,提高健身指导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礼貌、服务标准和服务程序,已成为推动健身俱乐部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2竞技性的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极高并要求不断创新的运动项目。在20xx-20xx年的《国际竞赛规则》中,创造性在成套动作中占2分,明确要求成套动作必须要有创造性。动作的编排、过度连接及空间的使用和转换的流畅性都是艺术性创新的具体体现。艺术性创新要求成套动作的编排要新颖和多样化,体现音乐的风格、动作和运动员的表现之间的完美结合。艺术性创新将是竞技健美操未来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部分,运动成绩的好坏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衰在健美操中更有不可替代的道理。因此,未来竞技健美操将更加注重艺术性创新。动作技术的完成将更加完美。20xx-20xx年的《国际竞赛规则》虽然对难度动作的技术完成标准和难度动作的缺类要求降低了,却对动作的技术完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成套动作中出现的不同程度错误进行累积减分,大大加重了动作完成质量的扣分尺度。因此,动作的完美完成将是运动员的技术和竞技水平的具体体现,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难度动作向多样化方向发展。20xx-20xx年的《国际竞赛规则》将难度动作重新进行了分类并确定了各个难度的价值。新规则把难度动作分为四大类别十个组别,难度动作价值分为0.1-1.0分,包括预期的难度动作。在全面提高难度动作的分值和降低难度动作技术完成的标准以及减少难度动作数量的同时,对超过12个难度动作、超过6次地面动作、超过2次成俯撑落地、难度动作重复、难度动作缺类等方面都要进行减分,这意味着难度动作的选择将向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也从这个角度明确表明了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刘红晶.对普通高校女子健美操课的[j].学校体育研究,20xx,4.

[2]刘玉红.浅谈体育运动的功能[j].学校体育研究,20xx,4.

浅谈民歌演唱风格发展_音乐论文 第九篇

摘 要: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光大,具有独特民族音乐风情的民歌演唱也不断创新和发展。对我国民歌演唱风格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论述。

关键词:民歌;演唱风格;风格发展

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光大,具有独特民族音乐风情的民歌演唱,也从传统风格到现代风格而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使中国民歌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名歌舞台上的一颗璀灿之星。在中国56个民族中,有着不同特色的民歌,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中国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吸引着人们,使大众感受到了民歌的无比魅力。               

中国各族的民族民间歌曲,异彩纷呈,各自有独特的风采。仅就汉族中汉藏语系的民族就有30多个,其方言、土语有100多种,语言因素直接影响民歌的调式、旋律及歌唱的独特艺术风格(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征),自古以来,各族之间的音乐,早就多渠道地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在中国各族的民歌中,又共同拥有东方的传统审美神韵。Www.meiword.CoM由于各族的生活环境、自然地理、生产劳动场地以及民俗、风尚、宗教、礼仪之别,在其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既有相同共性,又有相异个性。就地区而言,大西北各族的民歌,因地处高原,声调高亢、跌宕,而内陆平原鱼米之乡的音调则婉转清丽;江湖河海的水运号子伴随着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具有齐心协力、斗志昂扬的豪迈气概,其音乐节奏、旋律特点、情绪表现都与劳动条件紧密结合。又如山歌、小调,山歌的音乐奔放嘹亮,开朗,抒情性强,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无限自由的想象空间,与山歌有所不同的是,小调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小调音乐风格细腻曲折,形式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各层的生活、嬉戏、爱情等内容,因自然地理的各地差异,有的气势轩昂,有的则情长意深,大相径庭,它们总是深刻地反映了的意志与精神风貌,并在各族生活方式、自然条件及历史过程中形成其独特风格特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民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民歌从演唱到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因而使民族声乐作品发展集原始民歌、民歌改编、戏曲说唱、古典、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歌剧等方面内容,体裁组成的集成概念,在音乐风格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创新,以及注入一些与时代接轨的风格特征,对民歌有了全新的注释,让人们耳目一新。在创作中民歌自由流变,并在流变中再发展、再流变、变有多种,可以移步而不换形,也可以既移步又换形,还可以嫁接创新,甚至涅 再生。可有些人认为,现代民歌经过加工之后,注入了太多的现代风格,已没有以往民歌的味道、风格,感觉到“杂”不是纯粹的民歌了。但是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民歌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原有的民族衍变的自由性,加上它的叙事性、抒情性、或因语言、声调、情调、情感幅度,以及演唱的时空环境的差异,都可能产生影响,发生变化。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可以“游”出许多不同的曲调,西北民歌《走西口》,可以“走”出许多声腔,像内蒙古的民歌《阳婆里抱柴嘹哥哥》它是蒙汉语言结合而产生的新腔,又如《孟姜女》这一曲调,不知填写多少不同的内容;大家熟悉的《东方红》,它原是一首陕北的情歌,经陕北民间歌手的配调,再经过东北文工团、专业音乐家们的整理,一首情歌变成一首颂歌,音乐的形象完全不同了,但是在原有的风格上,更有新意,被世人所传唱。在许多民歌中,有的因版式的调整,小调变成正调,如湖南花鼓戏的《双川调》,原是车水时计数的短小号子,后来变成花鼓戏中的正调,传统民歌,一般只有上下句,但经过专家的加工后,就变得极有风韵。又如内蒙古民歌《小路》,20世纪40年代整理出版时,伍雍谊同志增加了一句小花腔,给原曲增添了新意,情趣了,人物活了,至今曲仍是上乘之作,世代相聚的民歌,就是在这样那样的流传中变得为某些因素而淹没了原有的特点,但如变得不恰当,也会遭社会的淘汰。

近年来,由于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教学、演唱中教材告急,因此,奔走求新,已成为普遍要求。有的曲作家,为了把民歌的内涵揭示得更加深入,因教学之需、因演唱者要求已改编了一些新曲。如王志信的《孟姜女》、尚德义的《今年梅花开》、于学友的《小白菜》、景建树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等,这些由民歌改编的新曲,不但原曲精髓如故,而且形象更加鲜明,情趣更为丰润,演唱技法也有所拓展。而让笔者更为欣赏的是这几年在青歌赛舞台上涌现的原声态民歌演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演唱民歌的场所从田间地头逐步发展到电视晚会的舞台上,如今的观众在各种晚会上看到大都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民歌的演唱表式,而在青歌赛上听到的原生态民歌,其独特音乐风格,超乎世俗的声调,让人留连忘返,更加完美和形象地塑造了中国民歌的表演。

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歌方式,千变万化,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而民歌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而音乐的创作者,也与时俱进地尝试把自己所向导的多种音乐元素加以梳理,将民族、美声、通俗、流行等不同的演唱风格加以组合,也可称得上是一个创新,如20xx年春晚的声乐节目中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及戴玉强和阿宝(民歌、美声与原生态)三种唱法组合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人耳目一新,一位是著名民歌演唱艺术家,一位是有着帕瓦罗蒂美称的美声“王子”,另一位是原生态唱法领军人,三人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音乐。又如周杰伦与民歌手费玉清的“千里之外”,也把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一个是流行天王,另一个则是民歌老将,两人不同风格相结合的演唱,使人们更丰富了听觉上的享受。新的演唱风格及完美的音乐是要靠创作者与表演者共同来完成的。

   在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在演唱和创作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歌,民族声乐作品则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歌在目前为此已经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了,民族歌曲百花齐放。但是近几年,许多作品给人一种模仿、雷同、克隆的感觉,这样的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歌的发展与传播。一首好的歌曲之所以能打动观众,是因为歌曲具有真挚美好的感情和优美旋律的运用。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不同,所以也就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局限性,但无论是哪个时期,却没有离开中华民族这个大环,歌曲的选材大多是爱祖国、颂家乡、抒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样一种体现着中华民族美德的情感表达形式以及优秀的民歌作品影响和感染了几代中华儿女。建国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民歌作品。如《我的祖国》《草原之夜》《马儿啊,你慢些走》《新货郎》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内容贴近生活,并且准确而生动。近几年来,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例如《山路十八弯》《母亲》《藏羚羊的诉说》《飞天》等好作品,作品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而且每首歌曲的技法各不相同,体裁也不同,展现了民族声乐,即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格式的形成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是中国民歌和戏曲、曲艺,随着外来音乐的流入,特别是外国声乐作品和歌剧的传入,对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中国的作曲家把中国的民歌和戏曲曲艺,同外国声乐作品、歌剧两者的创作手法和中国传统的创作技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歌作品,中国的创作歌曲很大一部分是两段体的结构特点,随着歌手演唱水平不断提高,两段体的歌曲已经不能完全展现歌手的演唱技巧,就出现了类似于歌剧选段的民族声乐作品,民歌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等一系列“大型歌曲”模式。首先肯定的是,通过运用外国声乐作品的创作手法,结合中国传统的创作技法和旋律使中国的民歌作品丰富了,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进步。但有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的作品克隆和雷同的作品极多,按照一种创作模式和特点硬套到歌曲中,使歌曲定格在一个模式中。笔者认为,这样的创作技法和曲式上雷同的作品不利于中国民族歌曲的发展和提高,人物的个性表现受到了局限,百花齐放也就体现不出来了。也有不少好的作品,值得学习,在青歌赛上涌现一改往日大型歌曲模式的优美的旋律,加上歌手的二度创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山寨素描》《飞天》《火把节的火把》《春雨》等,因此,民族声乐演唱只有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民族个性,才能走出创作上的克隆。

中国民歌源远流长,风格多变,历经数千年沧桑,其随着历史的年轮不断地翻新、前进,历史不断,中国民族也会随着历史长河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国民歌依然会以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在中华大地永远地绽放。

浅析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_音乐论文 第十篇

【摘 要】宋代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传承盛唐繁荣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世俗音乐从兴起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通过对北宋汴梁地区的世俗音乐状况及南宋临安的宫廷音乐机构和城市音乐的繁荣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宋代世俗音乐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宋代 世俗音乐 发展

一、宋代城市世俗音乐发展的特征

1.宫廷转向世俗

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起,建都汴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汴梁),结束了唐代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间,虽然边境战事不息,但国内相对承平,生产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城市随之而兴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音乐文化的重心,从隋唐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

教坊——本是唐朝宫廷最重要的音乐机构。在宋初的时候继续沿用了这一制度。北宋时期,宫廷把南方的优秀乐工集中到汴京,使教坊成为音乐人才荟萃之地,艺人云集。与唐代不同的是,北宋的教坊隶属于宣徽院,由教纺使管辖。教纺使以下,还设有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及都知等。教坊乐工的主要职责,是在宫廷宴飨时表演音乐歌舞,特别是逢年过节,音乐歌舞的场面就更为壮观。宋初的大型宴会有19个段落,各个段落都有不同的表演。但到北宋的末年,随着民间音乐的勃兴,教坊与钧容直已逐渐衰落,在宋徽宗的生日当天,宫廷里开始有了民间“勾栏”里艺人表演的杂剧的节目。wWW.meiword.cOM以此表明,北宋后期音乐已经由宫廷转向世俗。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的覆灭。公元1127年,赵构即位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在临安(北宋时的杭州)建都,史称南宋。随着宋王室的南迁,也造成了科学文化的大规模南移,促进了南方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更加兴盛,工商业更加繁荣,音乐文化循着向世俗音乐的新方向得到更大的发展。因而南宋时期世俗音乐发展更加迅速繁盛。

南宋宫廷虽然仍旧保留了教坊的旧名,但实际机构是不存在了,需要时由修内司教乐所临时召集一批乐工进行短期的练习,临时客串一下。这些来的乐工,有的是在德寿宫充“使臣”的旧教坊的乐工,有的是调在临安府衙前乐的酒教坊乐工,有的是钧容直的乐工,其余的就是包括“路歧人”(多半是来自农村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靠卖艺来维持最低的生活。)在内的民间艺人,总称“和顾”。

2.贵族转向平民

唐代市民的文化娱乐场所主要在寺院内,到了宋代,则因商业城市的发展,在大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游艺活动场所,由于市民音乐迅速发展,使宋代音乐文化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为市民的文化娱乐消遣提供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繁忙的商品活动如果没有文化娱乐的精神调剂也是不可想象的。为了适应这种形式,一种新型的固定娱乐场所——“瓦子”和“勾栏”便应用而生了。“瓦子”——宋代城市中的商品交易。亦称作“瓦市”或“瓦舍”。瓦舍是集商业与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

瓦子中设有专门从事各种民间技艺表演的场所“勾栏”和“乐棚”。北宋都朝汴梁的几个“瓦子”中,有“勾栏”50余座,其中最大的可容纳数千观众。勾栏主要用演出或者说唱,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戏院。因为其建筑的栏杆上刻有花纹,相互勾连,所以称“勾栏”。它们大多以“棚”为单位,有“牡丹棚”“象棚”等名称,起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容纳几千观众,在“勾栏”中表演的艺人,地位较高。而且另一方面“瓦子”“勾栏”和宫廷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它们受宫廷管辖,“瓦子”“勾栏”的艺人常到宫廷演出,另一方面宫廷艺人也经常到“瓦子”“勾栏”中现艺。 作为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大众娱乐场所,“瓦子”吸引了市民、文人士大夫、富豪子弟以及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等多方面的观众。瓦子中的市民阶层主要是由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们组成的,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更有精神娱乐的需求。因为,市民阶层是瓦子中最有力,最基础的观众。“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这就决定了瓦子音乐艺术的职业化特点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使艺人之间的分工更为细密,并逐步趋向专业化。不管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瓦子”“勾栏”每天都进行演出活动,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

宋代市民音乐活动场所除“瓦子”“勾栏”外,茶坊、酒肆、酒歌以及寺庙中的音乐活动也很活跃。茶坊和酒肆并非专为音乐活动而设,但为了招揽顾客,其中均有经常性的音乐表演活动。尤其是汴梁城内,“新声巧笑与柳陌花蘅,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可见当时茶坊酒肆中的音乐活动在城镇的娱乐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自南宋起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民间艺人的专门行会组织“书会”“社会”。“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参加“书会”的文人,有的是因科场失意,怀才不遇,有的是医生,商人,在业余从事脚本的写作。书会成员称“先生”或称“才人”。南宋著名的“书会”有武林(即临安)书会。“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每个社会起码有一百多个艺人,最多的竟达三百多人。社会里的艺人除了节期及其他的临时性演出以外,主要在“瓦子”“勾栏”里进行定期的表演,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平常只能在酒楼,茶肆卖艺的“赶趁人”(江湖流浪艺人)来说都要高一些。

南宋末期,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崛起,宫廷音乐已经黯然失色,在加上当时的社会,使得南宋统治者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发展教坊,所以宫廷教坊时置时废,在宫廷需要大型演出或者举办宴会时,就由宫廷出资招募“勾栏”艺人为宫廷表演。同时,宫廷乐工也经常到“瓦子”中进行表演。“勾栏”艺人与宫廷乐工之间的交流表演对“瓦舍”技艺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二、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影响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城镇中繁荣的瓦舍、勾栏、茶坊、酒肆等固定的演出场所,以及艺人们的专业化表演,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市民音乐的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更加普及,音乐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为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光影响了两宋时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而且由于世俗音乐的繁荣,使宋元音乐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就音乐形式来说——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由歌舞转向了戏曲。戏曲艺术的确立与发展,标志着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宋代世俗的音乐发展始终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进步与发展,就音乐形式而言,宋代音乐文化的重心从了唐代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就音乐的性质而言,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这是我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12:74.

[2]宋辽今元史[j].中国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1,(1).

[3]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通史略[m] .音乐出版社,20xx,08:136-137.

[4]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04.

[5]广东、广西、河南修订组.词源[m]商务印书馆,1983,06.

[6]李锡铭.灿烂文化[m].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4:93.

[7]孟元老,耐得翁,西湖老人等.东京梦华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5052.html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哲学论文十五篇

下一篇作文: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为优秀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影响下的科学教育观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