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

时间:2023-08-31 13:16:17 | 作者:未知

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十四篇

【管理论文】导语,我们所欣赏的此篇文章有47522文字共十四篇,由严新淳细心修改后上传!感谢大家一起来阅览,希望能帮到你!

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_职业教育论文 篇一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工作过程 旅行社业务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根据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例,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职业技能教育目标

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设置上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课程范围广泛涉及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管理等多个方面,但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缺乏适应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餐饮、客房、前厅等酒店管理相关课程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明显,而与旅行社相关的课程中除了导游业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外,其他课程均属于理论为主的课程,且大部分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导游资xxx展开,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课堂教育不能适应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

1.2 在教学模式上不能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加案例为主,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不能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能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更谈不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①以<>课程为例,作为旅行社方向的主干课程,此课程涉及旅行社组织机构、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市场营销、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以及旅行社接待与导游业务等内容,这其中有很多内容和其他课程相重复,而且整个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企业实践内容,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Www.meiword.coM

1.3 师资结构单一,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具备完整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缺乏旅行社工作经历,使得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实用,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同时,学校欠缺与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很少利用行业资源,所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行业专家,只有虚名,很少能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

1.4 缺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酒店方向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而旅行社方向的课程基本不涉及实践教学,同时,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相应的旅游模拟实训室,也没有形成一套便于操作、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现,仅仅依靠几次校外参观实践,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教高[20xx]16号)的要求,本文以<>课程开发为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②

2.1 通过对旅行社典型工作任务研究,改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沈阳各大旅行社和我校以往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旅行社主要在导游、计调、外联三大业务部门工作,而旅行社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正是这三个业务岗位,由此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这旅游社三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职业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如将原有的<>课程拆分为,<>、<>、<>三门课,一方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突出旅行社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由"导游业务"、"计调业务"、"外联与营销业务"三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授课.

2.2 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课程学习情境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根据此工作过程科学、正确地设计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关键.③以<>为例,根据完成计调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将旅行社计调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贯穿其中,在组团社计调、地接社计调、出境游计调3个学习情境及7个子情境的任务驱动下,使学生掌握线路设计、计划统计、xxx业务、订房业务、订车业务、订餐业务、关联社联系、调度变更、危机处理等主要业务技能,使学生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为学生将来进入旅行社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学习,应达到毕业后不仅能完成职业的某一岗位的工作,而且可以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不仅能适应某一企业的需要,而且能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不仅能完成当前的岗位工作任务,而且具有完成未来岗位工作任务的坚实基础.

2.3 丰富教师实践经验,灵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起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助引导作用.如:教师能够根据组团任务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地接社的联系方式,协助学生完成与地接社的联系沟通.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实践使教师一方面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

同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由于我省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业务精品课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艳.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辽宁省交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xx.6.11(3).

②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xx]16号

③陈玉阁,丛丽娜.谈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xx(23).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探讨_高等教育论文 篇二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变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下,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作为当代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社会和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在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工作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色和人才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工作 重要性 探讨

 德育,即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广泛,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应要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得当代的大学生都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真正的人才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一个群体.

 一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Www.meiword.com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我们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协调,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 

近年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的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可能xxx我国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独生子女增多,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支持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 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并且提高其思想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培育我国事业的建设者和xxx人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的进程,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同时还与社会人才质量密切相关,是每个人健康成才、就业的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浅谈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高等教育论文 篇三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内部保证 外部监控 质量保障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教育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教育浏量标准与评价办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运行规程等内容构成.这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质量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生命所系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专业类别的不断增加,所以产生了教育资源如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校舍面积以及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需要的现象,生师比例也严重失调,因而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再则,由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突出中医药特色不够,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也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从2000年起,我校根据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确定学校办学主导思想应由规模发展向质量保证转变,注重质量建设,并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指导,开展了中医药高等教育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创新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程与评价方法,形成了保证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WWW.meiword.COm

二、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科学构建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质童形成的规律

中医药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传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彼此相关的质量管理环节.同时,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我们重新确定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控制方法等,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准则.

2.构建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体系

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全过程的测定.在学校内部,我们确定了"评教"、"评学"、"评管"和"监控"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在学校外部,我们确定了评估、行业组织认证、用人单位评价、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进行跟踪以及家长评价等社会监控与反馈体系.同时,把内部保证体系和外部监控体系二者结合,从而全面测量与评价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

3.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

根据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职能与职责的要求,我们把分散在各个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中的管理职责加以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我们还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这一的机构,利用这一机构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统一起来,并且建立了由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各院部、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组成的组织体系,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以保证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能顺利开展.

4.创建"内外统一、共评共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我们建立了一种"内外统一、共评共管"的运行机制,以使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同时并举.我们还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奖励与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使教育教学质量能持续得到改进.

5.创新质量管理制度及教育测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我们建立健全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相关制度,同时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标准及评价办法、教师实验教学质量测评标准及评价办法、教师临床教学质量测评标准及评价办法以及督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教学的质量进行测评的标准和评价办法,制定了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制定了对教学管理单位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从而使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6.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管理与运行规程

除前面已经介绍的诸多措施以外,根据管理学中的能级理论,我们将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保证机构建成了一个能级管理系统,使之形成了一个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在内的完整的结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外统一、共评共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管理体系.

三、实施质量保障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内部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

在内部质量保证方面我们实施了评教、评学、评管和监控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评价措施,并使四者有机结合.

评教:依靠学校督导组、院(部)教学管理组织和学生,我们对各主要学科教师的教学进行三级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引人到对教师进行的考核与职称评聘之中.

评管:我们组织专家对我校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教学管理的现状和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考核与评价.近几年来,我们连续评出了三届优秀教学管理单位.

评学:我们制定了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据此对学生学习的状况进行评价.

督导监控:为落实督导和监控措施,学校聘请资深专家作为教学督导员,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管理部门管理的状况和教学环境进行监控,并把重点放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从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2.外部质量监控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

我们积极申请了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中医学的专业认证.我们完善了相应的组织体系,建立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领导组织和中医学专业的认证领导组织,并予20xx年获得了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a的优秀成绩,20xx年又通过了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的对我校本科中医学专业的认证.

我们建立了我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对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制度,与从我校毕业的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征询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或对毕业生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学校修订了教学计划和质量目标,进一步改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办法.

我们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加我校的学术委员会,请他们对我校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及学校管理等进行外部评议与评估.

四、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目前,我校80%的教师的三级评估的成绩均达到了90分以上,其中有78名教师获得了教学优质奖,还有405名青年教师得到了教学督导组的教学培养,因而使之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

通过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价,我们培养出了国家级的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省市十大杰出青年3人、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4人;我校的中药化学教学团队、方剂学教学团队被评选为20xx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中药化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通过"评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自20xx年至今,我校学生中先后有133人次获得了国家优秀奖学金;我校学生曾参加10项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获得了好成绩;我校学生还承担了22个创新实验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1篇.

我们建设和评选出了45个标准化教研室,有52门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18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7门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我们的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由过去的从全国18个省招生扩大到目前的从全国26个省招生,同时在各省的录取分数段近些年来连续4年都高于各该省的录取分数段,在黑龙江省本省的录取分数段也逐年提高.从2000年起,我校学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至20xx年增长了18. 62个百分点.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3%左右,毕业生自身评价的满意度也达到了88%.学校在全国高校的排行榜中的地位也有了上升,即从过去的无名无位一跃而成为全国医学院校50强院校之一.

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其中的许多做法已在兄弟院校推广和应用.特别是我们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中医学专业认证均通过后,国内有20多家同类院校先后来我校参观学习.

浅谈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高等教育论文 篇四

【论文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开设比较普遍的一门重要的方学科,也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由于该课程比较难教和难学,而且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因此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来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实践,探讨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合等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证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和数量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素养和扎实的数理统计基础,是经济学类最难教和最难学的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对学生掌握定量方法非常重要,而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来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就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探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革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等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革新 

1、教学内容革新 

目前,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快速发展,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因此,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应调整为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实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WWw.meiword.Com 

由于很多的学生经济学素养不够好,导致对计量经济建模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者要经常回顾和补充一些经济学知识.由于大多数本科生对繁琐的数学推导不感兴趣,而且这对于他们学习和应用初级计量经济学作用不大,因此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同时也要鼓励部分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通过自学数学推导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还要处理好经典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计量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经典计量经济学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只有学好了经典计量经济学,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计量经济学.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以现代计量经济学为次. 

2、考核方式 

计量经济学课程特点要求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两部分对于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方都非常重要,因此两部分都不可偏废.计量经济学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教学课时多少而定,如果实验教学课时达到总课时的1/3左右,建议把实验课单独进行上机考试,成绩也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课成绩比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占总成绩的20%).计量经济学理论部分考核一般是笔试,注重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实验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利用结果进行和预测的掌握情况. 

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1、革新与强化多媒体教学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xxx教学越来越重要.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大量例题和数据需要演示,而课堂板书浪费时间,所以该课程普遍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讲解更加直观,而且可以把xxx使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对计量经济过程和结果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加强案例教学,促使教师快速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  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但如果课堂讲授速度偏快,学生常常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这就需要教师保持合适的讲授速度,给学生较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必要时教师还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板书. 

2、注重计量经济学方的综合运用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学生常常是学完了却不知道如何前后贯穿、综合运用.让学生完成一篇简短的实证研究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的一种较好的方式.由于完成一篇论文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能够安排一门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就会更好.这对于学生以后完成毕业论文和进行实证研究将会有很大帮助. 

安排学生完成计量经济学论文,应包括实证的完整过程:查阅文献、选题、搜集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利用模型进行和预测.完成论文的难点主要在于选题和模型检验与修正.学生在模型检验与修正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而且比较普遍,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指导. 

四、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配合 

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调 

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现在国内本科计量经济学一般都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但两部分的课时安排各学校不尽相同.各学校对理论学时安排基本上在40~64课时之间,实验学时安排在8~16课时之间.各学校在理论和实验学时方面的差异主要跟各学校学生的基础、师资队伍水平和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有关.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致安排48个学时和16个学时比较合适大多数学校. 

2、课程教学xxx的选择 

计量经济学可以使用的专业xxx有很多,比如eviews、minitab、spss(现已改名为pasw)和stata等,这些xxx各有优势和特长.eviews是计量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xxx,国内外大多数教材都以eviews为主进行教学,回归结果比较直观和全面,但由于没有中文版,学生学起来比较难一些.minitab在管理学和质量控制中使用较多,pasw在社会学等学科使用较多,minitab和pasw都有中文版了,而且界面和功能也非常人性化.对于计量经济学教学xxx的选择,经济学类专业的一般都选择eviews;管理学类专业既可以选eviews,也可以选minitab等;社会学等专业既可以选eviews,也可以选pasw等. 

参考文献: 

[1] 庞浩:对<>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统计教育,20xx (3). 

[2] 李子奈: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 任务,经济学动态,20xx(11). 

[3] 胡荣才、王亚雄:本科<>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 考,统计教育,20xx(9). 

[4] 张常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4).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_中等教育论文 篇五

摘要:社会转型带来价值观念论文的深刻变革.价值观念变革的新趋势,也是学校德育变革努力的方向.学校德育应结合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新趋势积极应对,从德育观念和德育体系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价值观念;变迁;学校德育;变革

一、价值观念的变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学校德育观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

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基于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精神,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即在德育价值上,坚持德育为生活服务,将多元价值观引入课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培养主体的首创精神;在德育本质上,高扬德育的主体发展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教人学会选择;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在培养规格上,着力培养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的现代公民;在道德的适用范围上,将道德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与激励上;在德育的方法与手段上,主张通过知情并重、生活模拟、人格建构,注重品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方式上,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实践锻炼、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www.meiword.cOm总之,现代德育应具有创新性、性、主体性、科学性、终身性、开放性等特点[1].

二、价值观念变革要求构建新型的学校德育体系

结合现代化的德育观,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倡导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结合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应逐渐向人性化、生活化的趋势回归.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自我的主体.因此,在德育中必须确立"人是主体"的思想,即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逐渐由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

向生活回归应是德育发展的另一趋势.社会转型,使得对人们生活的垄断性地位已经明显降低,人们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则日益浓厚.生活性的问题在人们日常关注的问题中比例明显升高.并且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在肯定德育的经济性功能的同时,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性功能.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2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发展.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就必须对过去模式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那种将人的心灵抽象化、单一化的企图,都是对人性的扭曲,因为人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以此为依据,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充满人性化,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国内外关于德育模式的建立,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国外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关心体谅模式等;国内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则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体验模式、情感教育模式等[2],并且这些模式大多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见,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建立也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改革路向.

3确定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

将德育目标定位于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公民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德育目标转型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利益组合和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客观上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和社会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市场经济的良性成长又需要公民社会的支持,从而使德育目标从"圣人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可能.恰如鲁洁教授所言:"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现代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也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为道德教育培养出一代具有人格的公民,形成这种人格各种内在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平等、公正等品质,提供了它的选择的可能."社会转型对公民社会的要求,反映在德育中,即合格公民的培养.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其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会关心、会创造、懂生活、能工作的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人性化与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4.建构丰富性的德育内容体系

服务于德育目标,受制于教育目的、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德育内容应进行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建构:一是加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即加强对中国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并同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重德精神、淡泊名利的入世忘我精神、自觉自责的自德精神、自强不息的自我磨炼精神以及群德与自然陶冶精神等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到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之中;同时还应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应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要的、具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正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和提升功能.三是拓宽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应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纳入其体系之中,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一些新的价值观,如:对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平等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应加以倡导和弘扬,对紧扣时代特点的一些新的道德伦理,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等,应在德育内容中加以体现.

5.创建开放性、互动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应实现从封闭性德育向开放性德育的转向,从说教式德育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向[3].那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封闭性德育,割裂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教养,而且其静态的、凝固的、单向灌输的特性,使德育脱离了现实生活,疏离了个体生命本性.在社会转型的新趋势下,应使学校德育逐渐转向生活、生命、社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德育.同时,应逐渐摒弃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创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互动德育方式.互动式的德育强调师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关系,其间体现的是平等、合作、尊重、理解、意会、倾听、创造等道德要素.这种互动性的德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师要有进行精神引领的眼界与境界,因而对教师的教育素质要求更高.

6.实现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

新趋势下学校德育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实现,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4]:一是更新的观念.即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一系列观念,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要逐渐摒弃"训导观"、"裁判观"、"容器观",倡立"指导观"、"顾问观"、"主体观".二是开放的精神.即教师应自觉摒弃过去那种僵直的、机械的、教条的、封闭的思想,而应以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开放的眼光,看待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系统的合理性,在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说明、充实和改造的同时,应将相似、相异乃至相反的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真实地告诉学生,让其自己进行判断与取舍,而不是隐藏与回避.三是的作风.教师应自觉摒弃道德的权威与价值的法官角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地、平等地善待学生.四是反思的意识.即人性化与生活的德育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社会期待与学生需求的真实变化,不断探寻和弄清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程度,不断与明了自身的道德教育实践状况.这当中,对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之合理性的反思,其目的在于对它们进行充实、修正与完善.

总之,结合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是值得德育研究者去进行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所描述的新的德育,有的方面也许正在进行中,有的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但美好的愿景将是推动我们不断进行德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7

[2]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12)

[3]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89

[4]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xxx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11)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冷思考_文史教育论文 篇六

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却还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有不少人认为:教育科研工作自有专家学者去研究,我们教师不就是按照书本教书吗,还搞什么教育科研?其实这就是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意义不理解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怎样做到教育"与时俱进",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虽然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没有专家学者的高,但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是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果,它都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作为中小学教师,不管你对教育科研有没有兴趣,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办?难道你不去解决吗?而这个解决的过程不正是你的教育科研的过程吗?就这一点说,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最主要的目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教育科研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 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 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 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 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 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科研.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我一再强调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联系实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不少的教育科研工作都存在功利主义色彩,假大空现象很突出,教育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实际的,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相反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容必须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之,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只有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遵循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少一点功利主义色彩,多一点实干精神,这样,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也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绵竹汉旺中学:谢云  colspan="2" alixxx='right' class="Article_tdbgall">

浅谈关于高中思想xxx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思考_中等教育论文 篇七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有效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党的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中思想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尽力避免"空壳化",切实加强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中思想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严重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课应有的教学效益,这是对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探索和解决高中思想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问题刻不容缓.

1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它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分难易繁简,"知无不言",每一节课自始至终"勤政爱生",这样的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从教学对象看,学生通过反复做题、反复练习,甚至是过度练习来获取知识,这种千锤百炼式的学习方式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有效"性,但这种学习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学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低效学习.真正的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并以所学的知识原理为工具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向老师"拿来"的过程中自己要有所"生成".

2高中思想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被无限放大.www.meiword.coM传统的高中课教学,教师偏好大包大揽,手总是伸得老长,梦想操弄一把万能的刻刀,将自己一生所学都镌刻到学生的心坎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上,不分难易繁简,一律由教师包办.二是教师一节课从头至尾讲到底,甚至拖堂,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有效"性,但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应试教育作祟,师生穷于应付.我国的应试教育滥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从那时起到现在,国家为了选拔人才,应试教育被视为重要法宝,将考核赋予特殊的意义和置于崇高的地位.当前的高中思想课仍未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主要就是看学生高考成绩的多少.应试教育的压力和高考的总目标迫使高中课教师拼命地教,学生拼命地背;教师拼命地考,学生拼命地答.师生焦头烂额,穷于应付,最终必然导致学生能力和情感素养的缺失,形成高分低能、高才低德的痛心局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操作轻探究、重知识轻德育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学生偏见严重,教师素质低下.我国是国家,要求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和处理问题,而注重能力考试已成为近些年来高考的基本实践.学科已经基本不再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存有偏见.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认为思想课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了没用;还有些学生认为课内容简单,平时无需下功夫,只需考试前突击一下即可,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语数外"上.无心于课的学习,自然就谈不上有效xxx习.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我国高中阶段文、理分班的教育模式使得许多高中思想课教师因过早地断绝了理科知识的滋养,以至于在解读涉及到理科知识的情景资料时,显得力不从心,先天性不足暴露无遗,难以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3提高高中思想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措施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职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活动.在高中’m想课教学中,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和适时的点拨是必要的.但如果把教师的角色无限放大,危害十分严重.要提高高中思想课教与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身职能,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手,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在知识原理的讲解上,繁难部分多讲、精讲,简易部分少讲或不讲,切实做到抓大放小,"能放手时且放手".

改革高考制度,推进高中思想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我国现存的高考制度由于过分强调分数挂帅,已成为推进高中思想课教、学有效性的挡路石.解决之法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自上而下渐进式地完善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真正使教师和学生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从应试教育的栓楷下解放出来,不断克服课教学中教师说教代替学生思考和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为课的有效教学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转变学生偏见,优化教师队伍.在高中思想课教学中,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这就必须首先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转变学生偏见和学习态度,逐步引导学生走出对课的认识误区.要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素质.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施有效性教学.目前高中思想课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普遍不合理的状况,是制约课教学实效性的一大瓶颈.因此,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党的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中思想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尽力避免"空壳化"切实加强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儿童创造力训练活动中的差异性及方法研究_基础教育论文 篇八

   摘要:用头脑风暴法和论xxx制联想法对儿童进行有关创造力的训练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训练方法对高创造力水平儿童的创造力成绩提高影响不显著.因此,儿童的创造力训练活动要避免盲目追求高效,而应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头脑风暴法;强制联想法;训练

一、问题提出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创造力训练的研究多集中在综合训练的实验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在这样的训练中集中了许多因素,缺乏能够详细说明哪种因素或哪几种因素更多地导致了创造力的提高.baer认为,"对未来的研究而言,一种潜在的较为广阔的领域将会是这样的实验设计,即能分离出哪种发散性思维训练导致了特定任务下创造力成绩的增加".

我们认为,对于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来说,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存在着最佳的训练方法.

头脑风暴法和强制联想法是当前创造力训练中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两者都立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将这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分别用于训练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并设置控制组、对不同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进行检验.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476人.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性思维量表,对被试施测.根据被试创造力5个维度的标准分,按高低进行排序,取前20%(95名)的学生作为高分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取后20%(95名)的学生作为低分组被试,也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WWW.meiword.cOm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在训练中或后测中缺席,还有少量测验的答卷不合格,实际完成实验的高分组被试84人,低分组被试86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91人,平均年龄1067岁.

2.测量工具

被试的选取和后测都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力组合测验中的创造性思维量表,该量表共12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图中的线条,尽可能画出与众不同的或有趣的图.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41~068,分半信度为041~092,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40~087;同时效度显示,与托伦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相关系数为038~073,与宾西法尼亚创造倾向量表相关系数为057~082.该量表分别从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标题6个维度计分.流畅性主要包括观念数量的扩充、思路的流利、反应数目的多少;开放性主要包括思路的开阔,内外的反应;变通性主要包括提出不同的见解、变换类别、富有变化的思路;独创性包括非同寻常的反应、提出聪明的主意、得出不同凡响的结果;精密性包括能想象与描述出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并能对创造出的成果进行精细修饰.标题主要考察独特的想象力、语言创造力等.考虑到创造性思维的维度,本研究只选取了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5个主要维度来作为创造力的指标加以记录.

3.研究程序

(1)实验分组

将筛选的低分组被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实验组各为32人,控制组31人),采用被试间设计,两实验组中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高分95xxx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也采用被试间设计,其中的两个实验组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另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这样高分组和低分组中便各有二个实验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训练方法,高分和低分各有一个控制组可以比较.

(2)实验设计

采用2×3因素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一个因素为被试的创造力水平:分为低水平、高水平,为组间设计;另一因素为训练方法:分为控制组(不进行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组、强制联想训练组,也采用组间设计.

(3)训练教学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这种训练方法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讨论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下,小组成员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可能有使用价值的设想.训练中鼓励成员充分表达思想,不管这一思想看起来多么奇怪,甚至是疯狂,都严禁批判和嘲笑.强制联想法主要根据是,联想可以活跃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新的观念,出现创造的灵感.训练中采用焦点法,给学生一个指定的项目作为焦点,让学生再任选一项目与焦点相互联想.根据训练要求和主要理论,编制"头脑风暴训练法"和"强制联想训练法"教材,尽量控制因教师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科学安排实验和训练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4)后测

仍使用威廉斯创造性思维活动量表进行后测.由于在训练和后测时有少量被试缺席,最后,完成实验的被试人数和开始时人数不同.

(5)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本研究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13.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

1.不同创造力水平各组训练前后成绩增加值的方差

由于前测和后测都采用了同一个测量量表,因此,三种训练(包括控制组,不采用任何训练方法)我们都取创造力各维度的前后测的差值(即创造力分数的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由于有控制组的运用,较好地控制了测量中的学习效应.

创造力水平低分组和高分组在不同训练条件下创造力各维度的分数的增加值结果见上表.

方差显示,在创造力的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2081,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3.76,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2,164)=0.7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1.38,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1.23,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在创造力水平方面,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1,164)=1127,p<0.01,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1,164)=5.94,p<0.05,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1,164)=3.91,p<0.05,这三个维度上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显著.但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1,164)=0.66,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1,164)=0.67,p>0.05,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通过对各维度训练方法与水平交互作用的显示,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1592,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6.57,p<0.01,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而在流畅性维度上f(2,164)=14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0.35,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2.88,p>0.05,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2.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简单效应

为了明确头脑风暴和强制联想两种训练方法对在不同创造力水平上的儿童创造力的具体影响,在交互作用显著的维度上我们进一步做了交互作用的.结果显示,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开放性维度上,f(2,164)=24.92,p<0.001,精密性维度上,f(2,164)=11.50,p<0.001,表明了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在这两个维度上训练效果显著.而在创造力水平的高分组,开放性维度,f(2,164)=0.20,p>0.05,精密性维度,f(2,164)=1.46,p>0.05,表明在两个维度上创造力训练的效应不显著.

就训练方法而言,头脑风暴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测试结果是:开放性维度上,f(1,164)=24.76,p<0.001,精密性维度上,f(1,164)=14.44,p<0.001,简单效应显著,表明这种训练方法是有效的.强制联想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结果显示:开放性维度上,f(1,164)=1.37,p>0.05,精密性维度上,f(1,164)=0.01,p>0.05,这种训练方法的效应不显著.

四、讨论

1.两种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头脑风暴训练法在儿童的创造力训练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开放性、精密性二个维度上提高的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和强制联想法训练组.

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并非所有的创造力训练在短期内都能提高儿童的创造力成绩,我们所进行的一些创造力的短期培训采用综合的、立体的等多种方法混合,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的方法根本就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把握创造力训练的高效性应该是今后创造力训练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的重要内容.

2.短期的教学训练对高创造力水平儿童的创造力影响较小

通过有针对性的思维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创造意识和创造技能,从而明显地提高其部分维度的创造力成绩.而对于创造力水平高的儿童而言,短期的常规性的创造性训练课对其创造力发展的作用较差,因为,这一群体已经具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且养成了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创造力的训练应该强调个性化,对于不同的儿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只选取了创造力水平高低不同的儿童进行了训练,研究没有涉及对年龄和性别变量的探讨;同时在训练中只采用了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而在创造力的训练中存在着许多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collins m a,amabile t 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in sternberg rj(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97~312.

[2]eisenberger r,shanock l.rewards,intrinsic motivation,and creativity: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olation.creativity resarch journal,20xx,15:121~130.

[3]king n,anderson n.innovation in working groups.in west ma,farr j l(eds.)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t work.new york:wiley,1990:81~100.

[4]kurtzberg t r,amabile tm.from guilford to creative synerxxx: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team lxxxl creativity.creativity research joural,20xx,13:285~294.

[5]clapham m m.ideational skills training:a key element in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7,10(1):33~44.

[6]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0~113.

[7]沈德立,吕勇,马丽.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4):26~27.

[8]张景焕,陈泽河.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3):277~283.

[9]段继扬.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xx(6):24~28.

[10]fleith d s,renzulli j s,westberg k l.effects of a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 on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ies and self-concep i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lassroom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xx,14(3):373~386.

[11]林幸台,王木荣.威廉斯创造力测验[m].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xxx,1996.

浅谈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_基础教育论文 篇九

一、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到教育方面主要是"两个取消",即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这两项教育经费来源取消后,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重重困难.

㈠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突出.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大支撑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取消,使乡级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日益严重,无法完全保证教师工资发放已成为事实.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的情况看,该镇现有民办教师104名,符合"民转公"条件的有70人,符合退养条件的30人,按人均每年3000元计算,退休民师一年需要退休费90000元.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任重道远,形势不容乐观.

㈡学校正常运转、维修、实施信息化难.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主要来源是学杂费收入,缺口部分依靠乡镇收取的教育费附加补充.从吴店镇的情况看,全镇中小学公用经费年缺口在200万元左右.教育费附加取消后,学校正常运转面临问题,校舍、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维修经费没着落,建设信息化的校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没有经费来源,学校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

㈢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购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样本初中这一数字分别对应为21.8%、45.9%、70.3%、28.8%、35.0%.WwW.meiword.Com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和农村教育费附加,也就切断了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来源.

㈣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债务矛盾难以化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两基"达标,各个学校纷纷举债或集资达标,积累了高额债务.例如安徽很多中小学校负债累累,全省教育欠债达20亿元.由于取消农村教育附加和集资,教育负债偿还已经没有经费来源,债务矛盾难以化解.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政策的问题剖析

㈠与地方各级事权划分不合理,财权与事权极不对称.1985年,中国基础教育实行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由省、县、乡、村各级组织分担,从教育财源看,形成了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级办学体制和县、乡两级为主的管理体制.虽然和省级财政筹资能力相对较高,但其义务教育的责任却微乎其微.愈到基层义务教育人口会越多,但其经济实力及相应的财政能力却越低,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㈡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未能达到教育水平均等化效果.教育转移支付是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形式,但由于新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经费过分依赖于地方财政拨款和地方非资金调动,使得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出现了地区差异.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小学都要比农村高出1倍左右,生均公用经费占事业费也是城镇地区大大高于农村.反思基础教育之所以没有达到预定的公平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转移支付的规模太小,不能起到维护公平的作用;第二,教育转移支付分配效率低下,国家用于资助贫困人口发展的教育资金有部分转移到非贫困人口身上,真正的贫困人口没有受益.

㈢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率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一方面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⑴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事业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者之间所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育支出效率的高低.通常国际上一般认为中学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为60%对40%,小学至少为70%对30%.而我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所占比重偏低,达不到应有水平.⑵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各级教育阶段学生总量与教师总量的比率可以反映一国各级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状况.据教科文组织<>(1999)提供数据,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生师比为:小学为30,中学为20;发达国家的平均生师比是:小学为16,中学为14.据统计,1999年我国农村小学的生师比为24.2,农村中学是16.5.这表明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在总体上的配置不是短缺,而是过于奢侈,但同时我国边远农村的教师则严重短缺.⑶学校设置的不合理.布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是影响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当前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落后的原因,我国的农村中小学平均规模小,布点分散.这不仅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浪费,也不利于提高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㈣农村基础教育资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有较xxx重的教育经费游离于预算xxx之外,资金的使用缺乏预算约束、随意性大,极易滋生各种乱收费.第二,在收入上,征收成本高,效率低下;在支出上,资金下拨后即失去了xxx,结果财政支出的方向、结构失去了控制,大量的重复投入与无效投入并存,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三、关于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几点建议

㈠以税费改革为契机,重新合理划分各级的事权和财权,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应是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必要补充的投资机制,其主要依据是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其国家收益率远远大于个人收益率,国家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农村税费改革后,有必要根据各级占有财政收入的份额来分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通过立法,将基础教育教师全部纳入国家xxx系列,其工资一律由支付.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每位教师在工资、工作、生活、医疗和退休等方面的合法待遇,而且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对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考核.

㈡改革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包得过多的财政拨款体制,建立规范的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落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实现教育公平.适当增加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将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义务教育,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转移支付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上,设计出一种计算各地应有的财政收入和合理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办法并使其公式化,规定基础教育资金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的额度,通过横向转移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加大向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㈢将基础教育经费全部实行预算统编,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和加强管理.将原来各种教育集资、教育维持费、杂费合并,按合理标准,实行"一费制",并列入预算安排,统一编制、统一管理.地方要加强对教育资金使用的管理和xxx,控制支出的方向,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运行xxx.进一步深化农村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改革,压缩人员经费支出,提高公用经费的比重,以优化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费的支出结构.整编教师队伍,精简非教学人员,确保人员经费支出的效益.建立严格合理的教师分配、调动和流动制度,解决当前乡镇教师普遍超编,而边远地区农村教师严重不足且不能有效调节而造成的教师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逐步改变办学规模小、布点分散的现状,实现学校设置的规范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效益.

㈣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渠道筹资制度,形成基础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基础教育属于公品性质,应当全部承担办学经费,但是为了基础教育的更快发展,也不应当排除社会资金的进入.鉴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教育意义重大.建议:一是建立教育政策性银行,通过贷款、投资、担保、补贴、贴现等资金运用方式来保障教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发行教育xxx,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切块定向用于农村教育;三是以国家投入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四是应加大捐资助学活动的宣传,引导社会集体、个人的捐资助学,对于个人捐资助学可考虑根据捐资金额的多少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则视情况免征或减征一定时期内的增值税、所得税等,以此来扩大人们对教育的支持;五是可考虑开征教育税,取代各种收费,将中外企业都纳入征税范围,从而拓宽税基,稳定税源,使财政的教育支出具有更加可靠的收入来源.

浅析大学生信用教育的误区分析及解决措施_高等教育论文 篇十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信用教育 信用管理体系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本文对大学生信用教育存在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教育要加速个人信用立法建设、转变观念和提高全员信用意识、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引进专门信用管理教师,开设信用管理课程等措施. 

当今社会,"怀疑一切"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感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去市场买肉买菜,我们会怀疑肉有没有注水,菜有没有抹过药催熟,干菜如蘑菇、木耳等有没有被化学药水泡过等等.生活中,大家之间互相扮演着害人者和被害人之间的双重角色,因为缺少信用,人们都戴着面具生活,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生活可谓很累. 

一、大学生信用教育的误区 

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经济生活中的不信任也会传到校园,大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如助学贷款到期不还,却不按时补齐,xxx,就业违约现象等等举不胜举.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信用约束机制,而学生中也缺乏信用教育.在学生的信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误区: 

(一)在学校教育中,完全没有信用管理方面的教育 

自2000年以来,由于每年召开的都有许多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提案或提议,因而关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开设信用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士,20xx年底,高教司同意在中国的大学开始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上海财经大学首先得到的批准,成为中国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第一所大学.www.meiword.cOM由于我国信用管理教育的滞后,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在高校培养信用管理人才是大势所趋.所以高校要提早着手,逐步建设,使学生接受信用管理方面的教育并且要逐步走向正规化,不能因为没有得到批准而不去建设. 

(二)信用教育只停留在道德层面 

提及大学生的信用问题,我们自然与人的道德素质水平联系在一起,靠中华xxx的优良道德传统,振奋我们的xxx精神,增强xxx自豪感和xxx责任感,提高xxx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信用机制的建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停留在信用的道德层面,经济层面的信用观念同样也不能忽视,法律层面也不能不重视.我们既要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也要重视信用的法律观、经济观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信用观. 

(三)信用教育只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 

信用教育是学校的大事,学校上下要一盘棋,而不要形成教务部门只负责组织教师上课,只注重教学的质量和与教学有关的事情,而学生的教育管理则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与我无关.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两层皮的现象,学生也容易出现错觉,对学校的不同部门的教育职责出现不同的理解.我们要形成全员信用教育的观念,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为培养人才这一目标共同服务. 

二、加强大学生信用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加速个人信用立法建设 

我们常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当一国市场上的信用交易方式占主流时,其市场规模就会成倍的扩大.扩大成熟的市场信用交易体系是建立在先进的个人信用体系之上的,而个人信用体系的支柱之一就是完善的信用立法.通常人们将个人信用体系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在征信国家必然有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可循,通过国家在公平信用报告、平等信用机会、发行、电子资金转账等方面的立法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从而实现稳定经济,保护消费者隐私权,解决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在我国的市场经济xxx现较为严重的个人,这不但抑制了信用交易的开展,甚至危及到了即时交易的有效运行,要使个人信用体系规范运行,就要建立个人的信用体系,大学生信用属于个人信用范畴,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无疑对大学生也是一种规范和约束. 

(二)转变观念和提高全员信用意识,把信用管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信用经济即将到来,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对信用观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的宣传和教育要贯彻始终,普遍提高人们的信用意识.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信用和信用管理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所以应尽快加强信用管理教育,从中小学直至大学开设信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在大学生中加强信用研究科学方法教育,提高大学生、评价信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辩证地、系统地事物的方方面面,形成并且发展科学的信用观. 

(三)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信用管理制度是信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没有制度,再好的控制方法也得不到实施,为了确保大学生信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最好能够形成信用管理制度的小册子,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信用管理流程、职责和权利、基本规章制度等. 

要建立、健全信用社会管理体系,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xxx机制.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使信用记录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较好通行的主要依据,真正让诚实守信的机构和个人能够得到奖励和实惠,让不讲信用的机构和个人受到应有的约束、惩罚和制裁,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良好风气,以此提高人们的信用意识. 

(四)引进专门信用管理教师,开设信用管理课程 

师资力量雄厚是教育事业兴盛的关键保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群体,高校要引进信用管理方面的教师,紧紧把握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积极开展信用管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自觉了解信用管理教育的最新成果,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信用管理实际,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能够懂得信用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更能够做一个守信之人. 

参考文献: 

[1]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2]朱荣恩,丁豪樑.企业信用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年版. 

[3]陈辉,任越.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对策.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10). 

[4]文亚青,刘金锋,黄韶红.大学生信用教育初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7).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对策_中等教育论文 篇十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必修课程.通过对盐城市部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改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提供一些依据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盐城市部分中学的100 名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师.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其中有效卷94 份.

 (2)调查法与访谈法:调查访谈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师、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因素、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管理等.wwW.meiword.CoM

 二、调查的结果与现状及解决对策

 1.体育与健康教材

 体育与健康教材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在调查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富有直观的、趣味性强和贴近生活的内容感兴趣,而对抽象、理论性太强、离生活较远的内容不感兴趣.现行<>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体育理论,只有少量、零碎的心理知识或卫生知识,它实际上只适合体育课用,不适合健康教育课使用.

 很多教师建议在编写体育与健康教材时首先要突出教育性原则,要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要把增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再次就是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内容系统性的做法,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

 2.体育与健康教师

 调查发现只有小部分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课程培训.新课程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在角色转换上还存在偏差,至今仍扮演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执行者这一角色,还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 

 当前,在中学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缺乏师资.当务之急是要快速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途径有三种:一是在各类体育或师范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加强其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培养后备力量;二是鼓励在岗的体育教师自学医学、心理学知识,尽快担负起学校健康教育的重任;三是加大对承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任教师专业培训力度,帮助教师转换角色,将他们培养成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堂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以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3.体育与健康课时

 由于受应试教育中升学考试的影响,使得不少学校的体育课与体育锻炼既不能开齐又不能开足,根本不能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 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部分学校为完成任务或迎接检查,虽然将其列入了课时安排,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常常被用来安排语、数、英等课程或活动,学生身体活动减少,体质与健康水平大大下降.

 各学校要确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课时,要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多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众性的、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外活动,真正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 小时.

 4.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卫生服务

 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很理想,能进行正常课间操的还不到60%,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的只有25%.教师反映目前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与原来体育课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学校对体检、传染病的预防和伤残学生的医学服务较为重视,但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医学服务比较薄弱.调查表明,72%的学校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对传染病的预防和伤残学生的医学服务很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医学服务较少.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课间保健操、体检、专题讲座、卫生检查、健康知识竞赛等是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开展一些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一些体育教师的上述感受和体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主要是学校或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这些都是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和观念上的偏差所造成的,但都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加以解决的.

抓多媒体教育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_基础教育论文 篇十二

九十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应用己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育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所以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让孩子受到创造环境的熏陶,创造力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必须从长计议,从小打好基础.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期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有大批创新能力的人刻苦研究,占领科技的制高点.现由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的转轨,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造传统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把那些无法感知的世界在课堂上活生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现代教学法注重激发学主的学习兴趣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培养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材是至关重要的,而基子1nternet的教育肉络则丸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将成为实现"两个转变"和国际竞争的依靠者,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科学技术的xxx,信息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将更加依靠教育.WWw.meiword.COM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上述挑战,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育思想,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深深体会到:

1.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车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的,面向未来的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更高的,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xxx的灵魂.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的关键弱点,这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

我国的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分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演绎法的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升学考试制度,特别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也是一种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制度,我们的管理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意无意中,扼杀了青年人的创造精神.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2.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知识教育,转到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

3、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要重视"做人"教育.如果忽视"做人"教育,把"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不仅给社会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干扰.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大声疾呼,学校要强化"做人"教育,要把"做事"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德行的培养.只要我们认真探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提高,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套在新的形势下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为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实践中对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我们认识到:(1)从学生学习知识与人的生理器官的关系来看,味觉为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听力、看可达94%.从认知心理学看,经专家实践表明,读过文字可记住内容10%,听过可记住20%的内容,xxx图像可记住30%的内容,又听又看可记住50%的内容.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正如xxx电脑科学家"捷拉尔德、埃斯特林所说:“电脑能使一个青年在几个月内达到如果没有电脑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水平".当前xxx市场中的ca1xxx,为各校制作自己caixxx提供了便利.利用cai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1)学生从被动状态变成主动操作式的教学.(2)可以实施因材施教.(3)教师可以摆脱重复性的劳动,减轻教学强度.(4)教学课件可以集中全国优秀教师的智慧,共享资源,(5)caixxx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它的实施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ca1是学校创立,书面语言应用,印刷技术发明以后的第腺四次教育xxx,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是了个强有力的有效载体,开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有其必然性,它是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变革.信息时代中教育改革是以推行多媒体教学为其本质标志,它综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实施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改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扩大卸识的传输量,增大教学容量和密度,可用声、光、形、色多种使人类积累的知识再现.高度的可变性.可控性的特点,可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开发大脑的认识功能,发展形象.抽象思维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它的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发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育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向广大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抓紧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实施教育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有着其他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为迎接21世纪至到来,应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地区的儿童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将来才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美、.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控制与掌握甲络的人,将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赶快学会在网络海洋中冲浪,否则将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

利用因特网辅助教学我们作了尝试并收到明显的效果.我校从1995年开始购置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并开展学生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四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普及"二机一幕"的前提下,在多媒体电子计算机的管理、教育、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开设了三套网络,即给学生使用的novell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的windows.net网络;intent网络.学校开辟了四个多媒体电子教室,既有联接29寸彩电的教室,也有大屏幕投影仪教室.1998年我们利用普通投影仪与电脑联接,成功地进行了大屏幕投影教学.(费用不超一万元),现在四个教室共开了近30堂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课.如已开设的多媒体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电脑课等.利用多媒体活教活用internt网资源开展课教学,获省有关领导的好评.

我校是1997年10月9日上因特耐特网的,二年来利用网上信息进行教育教学,尝到了甜头.一是利用网上远程教育网,下载有关例题和试卷,二是下载打印有关与各科教学密切联系的新资料.三是利用网上信息量大,快的特点,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把教学改革信息和最新信息传达给教师.四是让学生直接上网,浏览世界,体会信息高速公路滋味.指导学生对教育信息的内容筛选,要有较高层次地,教师要以思维心理学取代记忆心理学,重点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校还采用电子表格对学主成绩进行统计,排队.98届高中学生从95年三合一入学考成绩开始,将三年统考、会考.高考成绩进行排列.最后将估分,填报志愿学校均输入.高考成绩揭晓后,又将成绩,录取的学校输入,形成了一届完整的教学资料.(例表)采用电子表格对教师个人资料、学校的师生奖惩作了明确的记载,我们还将学校图书目录,光盘目录均输入电子表格,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显示电子表格的强大威力.99届高中毕业生统计表[例]1

实践结果,我们认为利用电脑一是便于教学管理,易于班主任提出学生阶段性目标,学习成绩在电子表格上形成明显的动态轨迹,学校针对个人可提出符合实际的赶超目标.二是可以准确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准确地预测学生能否考xxx学.三是为学校留下较完整的教学档案资料,为高中教学与高考的关系,寻找其规律,提供了良好条件.

今后打算:1,运用电脑资金继续添置硬件设备.电子教室添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二人一台,实现人机对话式教学.添置资料光盘,为cai教学xxx的制作提供更好的条件.2,加强网上教学,拓宽教学思路.购买域名设置网页,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主页,与全国兄弟学校及时沟通信息.3,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学科库.重点是多媒体信息,要呈现三维空间.4,建立和完善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三支队伍,即领导班子队伍,实施决策、规划、经费、xxx管理,建立完善信息班子队伍,实施开发、收集、筛选,加工、集成工作,建立完善网络维护、管理人员队伍.5,做好建网、建库、建队的工作,三中的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浅谈播音主持专业普通话口语表达教学中的朗读与朗诵_职业教育论文 篇十三

摘要 普通话朗读与朗诵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朗读与朗诵教学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学生朗读与朗诵的指导.

关键词 朗读 朗诵 文本 表达语态

在播音主持专业普通的话语教学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常常把朗读与朗诵混为一谈,认为朗读就是朗诵,朗诵就是朗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朗读与朗诵知识和技巧,努力达到对朗读与朗诵的要求.首先来分别解读什么是"朗读",什么是"朗诵".

从字面上看,朗读与朗诵的区别在于"读"和"诵"的区别.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诵"——大声的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先来说"朗读"."朗"的意思是"声音清晰响亮".李白<>中有"朗咏清川飞夜霜"的句子."读"则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行为",所以"朗读"就是"响亮清晰地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某种音声形态",是出声地读.一切文字都可以作为朗读对象,长到一篇长篇xxx,短到一个词、一个字.把"沉默"的字、词、句、章转换成有声语言.概括地说,朗读就是用声音再现文本内容.

李晓华先生曾说:"朗读决不是简单的见字出声地念,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它要求朗读者在认真理解文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感受体味,xxx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独特风貌."所以,朗读行为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书面语转化为口语的一种行为.wWw.meiword.cOm

至于"诵":古人"讽诵"并举,<>上说:"诵,讽也."<>章注:"背文日讽,以声节之日诵."所以"诵"的本意,是指用高低起伏的腔调来背诵文本."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所以,朗诵从属于朗读,是朗读的高级形态.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

一、朗读与朗诵的共同特点

1 都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据.文本是朗读与朗诵者的凭借和出发点,没有文字语言,朗读或朗诵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便不再是朗读或朗诵,而是别的什么有声语言了.如<>中的句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不能将"轻轻"改为"悄悄".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中的"悄悄"又不能改为"轻轻".如果改动了,就使作者的创作意图变了,味道也变了.

2 表达手段相同.朗读与朗诵时,一方面都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都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3 灵活性.把文字作品转变为有声语言,有极大的复杂性与灵活性,文字语言和相应的有声语言除了在字句上的对应,更重要的是声音形式.恰恰是这声音形式,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同一篇文字作品,由同一个人朗读或朗诵出来,第二遍与第一遍比较就会有很多差异.这是文字作品内容、形式,朗读或朗诵时的环境、氛围、心情等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造成的,这也正表现了音声性"成于外而化乎内"的生命活力.

4 欣赏性.朗读与朗诵都是在审美层次上的交流,而不、是日常的交际.因此"诵读"与"讲谈"是有区别的.张颂教授曾指出:"让语言内涵与声音形式的有机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有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的信息是美的,信息所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声音欣然走入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阻碍."

二、朗读与朗诵的区别

1 表达目的不同.朗读的目的是要把文本的文字用声音清晰的传达给受者.使受众通过声音文字,来理解作品.朗诵则是把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念加载到声音中传达给受众.使受众通过声音在情绪感染中,接受作品.

2 文本范围不同."朗读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幼儿启蒙,语文教学,念信读报,宣读论文、讲稿,念剧本、歌词,都离不开朗读的应用."而朗诵则单指对文学作品的音声化处理.其内容多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也有xxx、台词、故事、寓言等.一般说来,抒彩较浓的文学作品适宜作为朗诵的文本,另外,在选择文本时还要兼顾到朗诵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征及音色等因素.一个文弱且音域狭窄的少女不宜选粗犷的"满江红",一个豪情万丈、声如洪钟的铁血男儿朗诵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也是不大相宜的.

3 身份与对象感不同.朗读是一种转述,朗读者对于听众是一种作品的介绍、传播者的身份,对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二度转述,同时,朗读的情感变化相对较小.而朗诵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艺术再创作,相对于文本而言,朗诵者的音声作品是另一件的艺术品,具备的审美欣赏性,朗诵者对于听众而言是艺术表演者,他要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征服观众,虽然观众对于文本作品可能已经很熟悉了,但仍然会陶醉于朗诵者的音声表达方式之中.

4 表现程度不同."朗读者只能在原作的制约下,给以技巧性的音声化,即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以便从有声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出原作的基本精神,表达出原作的独特风貌."而朗诵则依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音色、重音、停连等技巧的处理上变化都大得多,并且在修辞的幅度、力度上较之朗读也要重得多.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另外,朗读对声音的要求是接近自然的,本色化,生活化的,它注重于吐字清晰,声音圆润,停顿及声音的高低对比可以根据表述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不宜有太大变化.朗诵对声音的再现要求则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可以是戏剧化的.它要求朗诵者将自己对作品的体会,通过语速的急缓,音色的调整,以及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变换等多方面的变化,凝结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并撼动听众的心灵.就拿语速来说,朗诵的速度要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紧密联系.一般说来,表示热烈,欢快、紧张的内容时速度快一些;表示平静、悲伤、追忆的内容时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似<>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语速.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语速应慢.周朴园故作闲谈状,为了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侍萍边面忆悲痛的往事,还要极力地克制怨愤,以免被周朴园认出来.所

以此处内心挣扎极大,语速应慢.)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惊讶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用一种故意试探的口气,语速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掩饰内心的慌,乱,故作镇定.)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情绪的极致以至于进发.)"

5 表达语态不同.朗读和朗诵都是以声音为主要传达手段.除运用声音外,朗读和朗诵都会有相应的动作表情,不同的是,朗读的动作表情有转述者的特点,是随意的、生活化的.而朗诵的动作表情则是角色的表演性动作表情,要求在朗诵过程中,形体,态势,表情,眼神的和谐统一,协调配合.虽不同于戏剧表演但朗诵对于朗读而言更具表演状态,朗诵者调动起自身乃至环境的全部表达能力:音声、表情、动作、目光,甚至是服装、xxx、布景,一同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来,以强化朗诵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使朗诵成为一种精美的行为艺术品.总之,"朗读是朗诵进行艺术加工的基础,朗诵是朗读艺术加工后的提高."

三、如何更好地完成朗读与朗诵?

1 口腔控制方面.首先是吐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进行作品的表达时,要熟悉每个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按照它们的标准音来发音.要有一定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其次是发音,朗读者的嗓音应该是柔和、动听和富于表现力、的.而对于朗诵来讲,它对声音与气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提高自己对嗓音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还要注意调节共鸣,这是使音色柔和、响亮、动听的重要技巧.再次是气息,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发出来的音坚实有力,音质优美,而且传送得较远,朗读也需要有较充足的气流.

2 准确把握作品内容.要全面、细致地备稿,深入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这也是作品朗读与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在创作时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处理,就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如贺敬之<>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3 掌握驾驭稿件的技巧.要注意表达时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等的变化,做到声、情、气的和谐统一.朗读或朗诵者面对文字作品,无论是在理解作品时,还是在进行表达时,都必须对文字词语产生相应的感受,从而更完美地表现作品.如纪弦的<>中:"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xxx的/槐树叶."念到"美"、"宝贵"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突出重音,使听众能感觉出对这片槐树叶的喜爱与珍惜.,而"伤心"、"流泪"则应慢慢由实声转为虚声,体现内心的伤感."薄薄的,干的"语速缓慢、轻盈的处理,一是这片槐树叶的真实描写,表现出’放置时间的久远,二是表达出对这片槐树叶的深情.而最后,对"槐树叶"的处理,声音应渐延,表示思绪的慢慢展开,回忆渐渐清晰、丰富.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衰.

4 适当运用态势语.朗读时没有对眼神、手势、服饰等有明确的要求,但朗诵时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这里要说明的是,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毕竟,朗诵不同于表演,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受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受众,引起共鸣.手势、表情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语言,过多、频繁会显得杂乱,影响主题的表情达意.

略论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_基础教育论文 篇十四

论文关健词: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

论文摘要:从养成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f在关健期施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莫篆时期?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此时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对幼儿来讲?养成了必要的良好习恨.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必用头脑去思考该怎样去适应生活?而能在无惫识之中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生活?为身体健康和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厂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资任.

一、当前学前儿i t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

当今社会?许多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健康体魄的造就、琴棋书画技艺的启蒙?而忽视r孩子良好卫公习惯.学习习恢、文明习惯等的养成.?他们认为培养学前期)l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时过早幼儿尚小?似乎还不到(1规定孩f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可的时候孩子们长大1.自然会值得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律?会知道饭前便后要洗于会自觉地在睡前不吃错等零食丁是我们不难在身边百到这样的一幕幕:吃饭挑食、偏食?满口祖话脏话迟睡迟起?躺着看书、各式各样的不良习惯?难以表述其穷尽真等孩子长大r、形成了动力定型?影响了身体健康家长才悔之太晚!

一般认为?习im是在长时间41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即指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巩固并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可以使起居饮食有规律?保持清洁、文明和健xxx活的行为方式.WwW.meiword.Com它们主要体现在卫生、品德学习等方而.培养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习惯?事关孩子的健康发育、学习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形成?如同帮助他们学步?是极其重要的.笔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在多年的观察、走访、调查基础上发现.幼儿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1、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挖鼻子、咬指甲及铅笔?用衣袖擦鼻涕?饭前便后不洗手?睡前吃零食、挑食偏食、以零食代替正餐、进食姿势不良、不刷牙等等.

2、不良品德习惯没有文明用语、满口脏话粗话、随地大xxx、乱吐痰、乱丢图书与玩具井随意xxx?乱使性子、撒娇仔性?不尊重长辈?浪费粮食.经常撇谎.到别人家作客时乱翻东西.并把人家东西带回家.践麟草坪、随意摘花或毁坏树木等等

3,不良学习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学习?错误的该书写字姿势?握笔不正确?躺着看书.迟起并随意不去上学?看电视当作重要的任务等等.

我们认为?孩子以上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无不与家长有关:或是在不良行为的形成初期家长忽视、放任自流?甚至于纵容;或是对"小皇帝"、'小太阳”过分娇宠与溺爱;或是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这些不良的家教方式造成了孩子各式各样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端正认识.粉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观察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幼儿的自主性、性已开始发展?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因而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恨的关键期奥地利著名的动物学家劳伦斯通过对小动物的行%1学习研究发现:小动物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就能跟随自已的母亲.但如果在刚出生时就将它们与自己的母亲分升?那么这些小动物就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行}1就无从形成或形成困难劳伦斯称其为‘.印刻期”(也称敏感期、关键期)儿童心理学将劳伦斯的这一研究模型引人几童心理的研究.发现在几童的心理发展中也存在著关键期?人生早期阶段是各项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其潜能是巨大的如果在该时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会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较快地由可能变为现实?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在日复一日、年夏一年的生活实践中?学前期儿童不知不觉地重复进行着各种行为.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这时成人对其作息、礼貌、卫生、学习等方面?若不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不进行及时调控及指导?则幼儿势必会快速养成相应的恶习之后要改正则难矣!

厂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抓住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耐心、扎实、持续地实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计划?同时应注惫以下儿点要求

1,要求得当及时奖惩提出与孩子能力相符的要求并及时鼓励、强化正确、合理的行为?使其持之以恒.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均不利于儿童成长?须知只有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才是级诱人的果子.及时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使其乐于把良好的行为巩固成为习愤为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适盘使用“自然惩罚法?'和物质惩罚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一般对父母都有依恋心理?所以?有时可以利用情感奖惩帮助幼儿抑恶扬善.

2,家园结合.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是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师长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在新生儿时期?在为孩子喂食、把尿、哄睡、清洁之时?成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起孩子的习惯.进了幼儿园.园里的教学活动及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在向幼儿介绍饯显的道理?指导幼儿通过操作练习掌握必要的技能.达到行为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逐渐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人园后应多与园方联系、配合?不要家里是一套园q3是另套?让孩子无所适从.在幼儿习惯墙养要求和做法上.家园双方若能保持一致?同步施教?则可以使幼儿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习惯.同时切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长除了用通俗易债的语言告知幼儿行为规范外.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在无意中使自己的一切不良行为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须知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效果却是有形的.

3、点滴做起?讲练同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之中都有持之以恒的规范要求?这应贯穿于幼儿成长的全过程.一般在孩子一出生就应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游戏?为以后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23岁时?应强化模仿、学习?以行为主?以理为辅3岁以后则行教并重、讲练兼顾?使幼儿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有初步了解.

总之幼儿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越大?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越容易培养.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一定要齐心协力?在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内?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550.html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2023年科学研究论文模板集锦八篇

下一篇作文: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十四篇》为优秀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十四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