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

时间:2023-08-31 14:13:02 | 作者:无名

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导语,您所欣赏的本篇文章共有43356文字,由孔跃娟尽心修改后,发表于美文档。和谐,汉语词汇,拼音hé xié,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感谢大家一起来学习,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篇 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通过科学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www.meiword.com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时空的急剧压缩也使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下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3.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郑升旭 王 健: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j].陕西审计,20xx(5).

[2]“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上、下)[j].经济研究参考,20xx(20).

[3]何卫东 陈 赛:和谐社会的持续型经济发展模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xx(1).

第二篇 浅议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发展_农村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www.meiword.com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xx,(12).

[2]董必慧 王少祥 刘 意:农村循环经济初探[j]. 江苏农村经济, 20xx,(11).

[3]顾永祥 唐才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j]. 上海农村经济,20xx,(3)

第三篇 关于乡村经济建设问题的思考_农村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党和所提出的要建设新农村的号召被广泛宣传,乡村经济建设问题的思考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如何加强乡村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为我国乡村经济建筑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村;经济建设;思考

、在《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这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积极响应的号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乡镇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建成新农村,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特别是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wWw.meiword.Com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二、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建设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建设乡村经济必须建设一个适合乡村经济大发展的环境。建设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氛围、法律制度、教育体系以及社会保障等维持性系统。建设资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资源,要求进一步保护乡村土地与矿山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乡村发展提供初级资源;二是人才资源,要大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源水平,优化人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等;三是信息资源,要充分构建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平台。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三、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必须调整县域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当地人力资源水平并力争消化所培养人力资源之一部,解决当地脑力流失与技术不足之弊。必须筹措资金、谋好短、中、长三期企业生命周期与经营行业结构,集中实施适宜的“开放搞活,集中突破”战略;必须完善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技术、货物、资金的“小四通”,加速农村信息与知识的生发、传播与创新进程;严格控制资源使用标准、着实推行乡村居民区规划建设、废墟绿化与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等政策。

第一,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从各个高中、本地的职中、农技部门抽调或聘请部分老师及科研骨干,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初级农业专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当地培养实用人才。由于这些人才的技术适用于当地农业发展,所以,暂时的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克服,而且由于这些技术是针对当地发展量身订作,因此,被别的地方模仿跟进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应当从农业发展经费中抽调部分资金,奖励当地农村居民在农业原材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的任何创新,形成向农业深化、新化要效益的理念,塑造万民崇尚创新的技术农业经济风气。

第三,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可以防止新进竞争者,同时,可以增强顾客忠诚度。两外,在一个县市发展某一个农业特色环节,可以增加集群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增加创新能力和力度,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

四、结语

建设乡村经济要在坚持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分区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的指导作用,同时积极鼓励乡村经济的各自建设,在发挥各自优势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把整个乡村经济推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郭永昌: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勃兴[j].西北人口,20xx,(1).

[2]: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xx,(z1).

[3]王爱红:发展农村金融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j].农业经济,20xx,(3).

第四篇 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分析_农村研究论文

摘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农村经济源泉的历程,扭转城乡经济失衡需要把农村经济问题放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考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农民社会保障、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来充分激发农民的个体积极性,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中国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似乎农村经济发展就是给钱给物,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确认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这个源泉形成农民财富创造条件,农村经济政策需要发挥这个动力源泉的作用。

一、从市场经济的人性假说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含义有多种理解,从最简单的交换角度看,市场经济指生产的产品是用作交换的商品,因此,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商品经济,以区别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所以也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机制,以区别于通过计划和国家干预来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不过市场经济更多体现了一种经济制度。WWw.meiword.CoM如英国经济学家戴维·w.波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本,1988)解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就是说,经济决策是由该经济的一些组织和个人各自地决定的,而不是由计划当局决定的。”市场经济从单纯的商品交换,发展到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进而提升到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也对其中的主体“人”的假设也逐渐成熟起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假设为“经济人”,指人的“自利性”而非“自私性”。关于“自利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中对自利做了如下的描述,“西方古典经济学人类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指人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为目标。认为理性的自利动机,在客观上并不危害社会,反而有益于社会……。”可以说关于人性“自私”的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自利”不同于“自私”。和“自私”不同,自私有故意损害别人利益的含义,而自利不是。市场经济主张尊重和给予人们充分自由选择和发展的权利,从“自利”达到“互利”,这就说明,它对于人的“自利”属性是一种尊重和肯定的态度。所以,市场经济认为“经济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的。所谓“既定约束条件”,就是法律、道德、制度、政策等等。其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自觉地遵守这个约束条件,否则这个约束条件根本无法执行。所以,实现市场经济的社会必然信任人的能力、尊重人的权利、肯定人的价值。

所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需要激发个体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是以自利行为主导的,通过个人努力来满足个体需求,同时也让社会受益。这与的劳动创造财富不谋而合,一个社会只有财富创造才能增进社会福利。从这也不难看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从“自利性”假设前提出发,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个体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动力的释放过程

1978年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改革的先导,在这过程中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1978—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截至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从1982—1987年,改革的重点是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这是解除农业生产力的上层建筑问题,为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空间。从1985—1988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三农综合症”,据有关统计,从1993—1999年,全国共清理各种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多达2.53万个,通过“撤乡并镇、并村”使乡镇数量由91 138个减少到43 112个,行政村数量由94万多个减少到74万个,村干部总人数由455.9万人减少到259.2万人。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xx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了2 626亿元,是1997年的3倍还多;20xx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了3 000亿元;从20xx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平均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 200多亿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预示了中国农村经济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这阶段的发展,对农民自利性的激发需要更多的条件,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也是农民自利性发挥的过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实现这种自利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问题慢慢从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公共服务,要求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市场主体地位。 三、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的制约因素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镇经济来说,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尽管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新思路。但是相对城市,农村还存在一个弱势地位,20xx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 239亿元,分城乡来看,城镇投资117 414亿元,增长为25.8%,占总投资的85.6%,而农村投资19 825亿元,增长了19.2%,但是仅占投资总额的14.4%,如果按照人均投资来计算,则差别更大。农村和城镇经济面临着不平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产生了不均衡的发展结果。

从长远发展看,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或具有“微利性”,工业属于“竞争产业”或具有“赢利性”;农村属于“分散区域”或具有“资源扩散性”,城市属于“集中区域”或具有“资源聚集性”;农民属于“弱势群体”或具有“易侵害性”,市民属于“强势群体”或具有“保护性”。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最终需要转移到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农民的“自利性”释放出来。这些约束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自利空间在缩小。农民的土地在被工业化剥夺,农民拥有的土地已经无法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积极性。(2)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空间。如果农民没有农村空间,那么就必须要向城市空间拓展,而向城市拓展中,城市并没有给农民提供足够的空间发展,一是户籍制度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成本;二是城市中各种机构收费严重束缚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三是很多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而农民不可能直接到微软这样企业工作,必须以服务行业、中小企业就业为主。(3)农村公共保障不足限制了农民积极性发挥。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城市投入了更多的投资,而且一度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价格,转移农民创造的价值,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缺乏,进而导致了农村商品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差距,公共物品的不足还体现在对农民培训、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四、推动平等市场主体形成,并给予优惠政策,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

当前,应该把农村经济问题放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考虑,放在同一体制内考虑。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要让农民在、经济方面的能力得以开发,融入城市文明,需要实现统一户籍制度,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在国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有权享受与所在地居民完全相同的待遇,有权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农村经济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才能形成。

2.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农民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上的平等权。人大常委会于20xx年2月28日批准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提出了这个基本要求。现在,农民在享受各种资源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平等,在失业救济、享受低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几乎是空白;而教育、医疗、科技文体权利明显地与城市存在差距。要落实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村医疗投入的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给予更多惠农政策。应依据市场公平原则和农业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产业波动大,不稳定、脆弱的发展特点,给予农村更多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政策来看,农业一直受到保护,工业补贴农业是一贯做法。国家财政已经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大力促进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灌溉的发展,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为农民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其积极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大学出版社,1998.

[2]高一飞.建设新农村要从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开始[eb/ol].网.

[3]白津夫.保增长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xx,(3).

第五篇 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_农村研究论文

                作者:王爱萍 韩淑芬 王立红 赵艳萍

内容摘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本文在阐述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了其经济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人口约占70%,家庭户数约占全国2/3,gdp约占全国的55%。在国民经济中,县域占据了近6成的经济总量、1/3的市场和1/8的财政收入。因此,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城市、集镇的发展为龙头,城镇化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变的方向。只有农村的城镇化,才能为农产品提供交易信息、市场、工具和设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WWW.meiword.Com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县财政收入资金紧张之间的矛盾,只能靠发展县域经济来解决。县域经济繁荣了,财政收入增长了,县财政支援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就会增强。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岗前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个必要途径。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厕等居住条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品的投资力度,实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都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财政支持。

本文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以来,河北省昌黎县通过实施“五带兴昌、八业立县”(五带:沿海经济带、中部沙带、沿滦河经济带、北部山区经济带;八业:干红酿造业、海上养殖业、旅游业、高效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市场商贸业、冶金建材业)总体战略,依托“一区六园”(昌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黄金海岸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中部工业园、西部工业园、南部工业园和后双坨工业园),形成了八大立县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建设格局。

(一)现代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农业产业化提升了传统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昌黎县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的优势,已初步形成了干红酿造业、食品加工业、海上养殖业、畜禽养殖加工业等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00余家,建成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全县各类农产品企业销售收入达70多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65%,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的农户达1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0%。

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县12.8万亩果树已全部通过省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在葡萄酒生产行业,已有华夏、茅台、朗格斯等10家企业的20个品种取得“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验收”资格。

农业科技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实施优种工程、沃土工程,贯彻落实科教兴农发展战略,树立农业精准化理念,不断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试验、普及和推广。全县以多茬立体种植和保护地栽培为主要标志的“两高一优”农田面积达到6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3.8%,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44.3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46%,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6.3万亩。高效种植业已经跳出以蔬菜、果品为主的二元模式结构,开始向特色蔬菜、专用粮油、时鲜果品、观赏花卉和食用菌等多元结构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推进农民组织化,形成规模效益。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有助于解决农民“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有助于形成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如今,昌黎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0家,会员6800余人,辐射带动6万农户。另外,推进农业国际化,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1.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首先,依托八大立县产业的经济格局,不断壮大昌黎县龙头企业。到20xx年,昌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80家,涌现出7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其次,搭建项目建设的平台和载体。紧紧围绕“突出特色办园区,办好园区促集群”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一区六园”发展模式和园区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载体功能。

2.加强项目引进和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设施保证。昌黎县大力引进和实施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品链条长、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20xx年,昌黎县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20xx年,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8109万元,比20xx年增长10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8109万元,比20xx年增长3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075万元,比20xx年增长49%。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20xx年上半年,昌黎县民营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外贸出口额1710万美元,同比增长87.1%。民营经济成为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除此之外,昌黎县外资企业仍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

4.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力度。通过对农民免费培训、定向输出、进行城市化建设等方式,使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市场经营能力的农民离土进城,人多劣势变为强县富民的资源强势。近年来,昌黎县劳务输出人数一直稳步保持在1万人左右,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同时,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使5万多名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成为既做农活又当工人的双重农民,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1.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昌黎县已经被省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县,目前已建成了两家龙头配送企业,形成了由两个大型综合连锁配送中心,12个乡级农家店,71个村级店组成的自上而下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体系。以国家级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各类专业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补充,中介组织为纽带的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城乡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2.突出发展现代旅游业。昌黎县以“把自然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理念,不断壮大旅游业,使之成为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xx年,旅游业实现门票收入1396万元,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实现总收入2.8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8.5%和17%。

3.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立足民航机场建设和沿海高速路开通后的新交通优势及区位优势,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合理布局专业市场。重点加强现有皮毛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金海岸市场的改造,并加快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鹏成家具城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的唐山冀东机电汽车物流中心项目等的建设,打造特色物流园区,带动相关加工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四)对外经济交流取得新进展

20xx年,昌黎县23家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达117878.4万元,同比增长8.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13.3万元,与20xx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增加值26404.8万元,同比下降16.4%;工业产销率为102.2%,利润总额13209.3万元,同比增长269%。同时通过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县出现了一批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如葡萄酒酿造业等,并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

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新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是农民增收的两大主要渠道。“十五”期间,昌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分别以每年9%和4.3%的幅度递增。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元,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性支出3020元。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4元,比20xx年增长15.2%。

(一)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且保证村容整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人饮安全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20xx年昌黎县计划投资416万元,建设2座水厂,项目实施后可解决11个村10394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用生产桥改扩建工程。昌黎县计划投资166万元,对10座农村小型危桥进行维修加固,工程完工后可改善危桥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农民“过河难”问题。

村村通油路和客车工程。昌黎县投资6299.3万元,完成了139个村463.1公里的公路建设任务,全县村村通油路总数达到412个,新增农村客运车辆97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彻底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问题。

(二)培养新型农民且提高其整体素质

“十五”以来,昌黎县教科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教育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素质及健康水平。此外,昌黎县还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的生活提供可靠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作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动的区域经济,其实力与活力直接影响着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经被实践证明,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另外,建设新农村应当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会拉动工业品需求,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只有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协调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玉.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

2.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罗来武,汪德和.博士与县长的经济学对话: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第六篇 我国农村剩余人口转移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_农村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了我国农村剩余人口转移产生积极效应的前提条件,认为其核心问题在于农村剩余人口转移是否造成农业部门的衰败从而产生一系列成本。由此我国农村人口转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发展 效应

农村人口转移产生积极效应的前提条件

(一)相关理论研究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土地是非再生性的,耕地面积的扩展极为有限,生产技术简单而变化缓慢,而人口却持续增加,结果会使经济收益呈递减的趋势。相对于土地等资源的过剩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蔽性失业状态。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增加的条件下,他们并不增加产值,在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他们的产值和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增长。大量“零值劳动力人口”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陷于低水平漩涡的根本原因。而现代工业经济部门使用的是可再生性的生产资料,生产规模和生产速度的扩大和提高可以超过人口的增长,加之科学技术在现代工业部门中的应用,更使其就业人口的边际效益递增及人均收入增加。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现代大工业吸净农村过剩劳动力,才使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国民经济发展才由停滞转变为稳定增长,从而摆脱贫困走富裕道路。刘易斯模型假定,在存在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的条件下,可以忽视农业发展的状况,一心一意地发展现代工业部门;市场的交易费用为零,尤其是城乡劳动力流动没有体制和制度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信息是完全的,消费者、厂商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是知道经济运行过程中哪里价高利大。WWW.meiword.cOM而除了要考虑转移的效益外,还要考虑成本。包括放弃农产品产出的成本,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的城市病社会资本等。如果收益大于成本,那么通过重新配置的低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来谋求发展是一件值得考虑的发展方法。

(二)需要考察的问题

1.转移的农村剩余人口的类型是什么?从农村剩余人口对农业总产量产生影响大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带走农产品剩余的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刘易斯所说的“零值劳动力人口”,他们对农业总产量没有产生影响。另一种是带走农产品剩余的剩余劳动力,这是指对农业总产量产生影响的劳动力,他们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表现为剩余劳动力,具体来说,一是技术变革(如农业机械化)替换出来的劳动力,二是由工作时间延长替换出来的劳动力,姑且称之为“正值劳动力人口”。如果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是“正值劳动力人口”,那么他们放弃农产品产出的成本就值得考虑。从农村剩余人口的素质高低来看,可以分为高素质(或熟练)和低素质(或不熟练)两种类型。区分这两种类型也是非常必要,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机会成本。

2.考察农村剩余人口转移效益的标准是什么?首先是运用总量标准还是结构标准?毋庸置疑,当每个劳动力在他的收入最高,以及因此假定他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最高的地方工作时,整个社会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但是如果从产业关系的考察,农村剩余人口转移造成农业衰败,从而拖住了其他行业发展的后退,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可能得不偿失。

其次是运用宏观标准还是微观标准?从微观角度考虑,可以假定,人口自愿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对个人总是有利的。因为人们是为了自己和家庭获得好处才迁移的。即使是在圣保罗、雅加达的拥挤不堪的城市贫民窟的移民也认为他们比在农村生活好,一般不想返回农村。但是如果从产业发展失衡和由此造成的额外社会成本角度的考察,农村剩余人口转移效应就值得重新考察。

3.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市场交易费用是否为零?信息是否对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都不完善,企业、劳动者进入和退出某一市场、行业和地域的成本高昂;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严重,市场交易费用高。而且信息是非对称的、不完全的,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考察农村人口转移积极效应的前提条件其核心问题在于农村剩余人口转移是否造成农业部门的衰败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因为刘易斯模型隐含的社会经济增长机制不停止的前提是现代部门扩张的同时,农业产出也应该增加。如果假定现代部门不生产食物,那么必须假定农业部门增加其产出,否则结论将是现代部门的扩张将因不利的贸易条件而耗竭其利润并最终结束。

对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积极效应产生前提条件的考察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否对农业剩余产生影响

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存在着1.5亿至2亿剩余劳动力。笔者认为,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讨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类型及其他们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据有关研究,农村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农普办和国家发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的资料佐证了这一研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类型的判断。公报显示,至20xx年末,我国农村外出从业中,男劳动力,占64%;女劳动力占36%;40岁以下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逾八成。根据国家江西省调查总队调查,20xx年,江西省外出农民工中男性所占比重为60.2%,30岁以下的占76%;初中文化程度的所占比重为6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6.5%。20xx年,江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72%,其中50岁以上的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0%,在16至25岁的农村劳动力中,82%左右外出务工。

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刘易斯所说的“边际产量为零”的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现阶段农村和农业最为急需的精壮劳动力;目前农业中大多数是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在城乡分治制度没有根本上变革的前提下,将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格局(如图1)所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的是年龄小,文化水平较高的,留在农业领域大抵有三种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被非农产业淘汰回来的年龄大的农民;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会产生不利于农业的影响。

1.主体生产要素流出导致农业的萎缩。农民外出虽然有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等正面影响,但是也存在负面影响。由于外出的绝大多数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体魄健壮、智力较高的青年农民,留在农村的从业人员形成了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的人口结构,导致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需求匮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外出还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随着农业土地和资金的流出,要求在农业生产中用更多的劳动来替代资本,而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益又是递减的,因此,农业土地和资金的流出,使得劳动带来的收益越来越低,农业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小,农村人口的外流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不断增加的农村外流人口使得农业萎缩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又导致农业土地和资金的流出。 2.主体生产要素资金流出影响国家的宏观政策效力。首先,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受到影响(如表1所示)。其次,导致农业竞争力的下降。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的新要素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就难以进行,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的成本始终偏高,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再次,延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技术推广、土地整治、农民自己的组织或者主导的农民组织、农村权力结构等等所有农民、农业、农村问题,都和谁在务农有关。现实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农村的青壮年骨干,恰恰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中坚力量。大量中坚力量劳动力外流,不仅导致农业效益下降和农业生产后劲削弱,而且使得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否引起粮价和工资上涨而对非农业产生不利

我国农业对工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供工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而且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包括粮食)。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作为百价之基,直接影响国内价格总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局。食品价格上涨有许多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与当前国内粮食需求总量仍存在缺口有关,从表1也可以看出,在没有人外出的家庭中粮食产量最高,销售的粮食也最多,随外出人的增加,这两项指标逐渐下降。

粮食供不应求意味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所说的“粮食短缺点”。按照费景汉、拉尼斯的观点,经济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与刘易斯模型没有区别。在第一阶段,当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时,农业的总产量不受影响,出现农业剩余,它可以满足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对粮食的需求。因此,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以及工业部门的工资保持不变。第二阶段,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是那些边际生产力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这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当他们转移出去以后,农业总产量就会下降,而剩下的农业劳动力仍按以前水平消费,所以,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农产品就不足以按平均消费水平来供应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经济中开始出现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短缺,工农业之间的贸易条件变得有利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费景汉-拉尼斯拐点”,说明如果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向工业转移农业资源,就会出现全社会资源都趋向于赢利高的行业,社会资源开始撤离农业,造成农产品总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扬,粮食问题将不可避免,非农产业必将付出代价。

至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变化出现了与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不同的特点:与农产品长期短缺或者仅平衡应该导致工资长期上升不同,自1984年以来,我国普通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曲线并不是水平线,而是一条略带负斜率的曲线。并且前几年随着“民工荒”的出现,普通劳工工资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的上升不仅与农产品短缺有关,而且与国家政策、工会压力等等因素有关。但无论如何,这些变化或多或少地给以低成本为特征的“中国制造”制造“麻烦”。

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积极效应产生前提条件的创建思路

(一)以工农协调发展思路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政策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得工业顺利发展,农业必须同时确保一定速度的发展,才能够满足某种工农业食品和原材料的需求,才能防止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向不利于工业化的方向转变。因为一个发展不足的农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工业化成本高涨,工业不仅要付出食品和原材料高涨的代价,而且还因为农产品价格高涨导致农业部门人员收入提高,要付出更高的工资代价吸引农村劳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制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延缓了这个问题的出现。但是市场化改革以后,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发展,这个问题早晚会出现。然而,目前和部门对待粮食的态度是“多了砍、少了喊、不多不少没人管”,在20世纪末粮食略有剩余时,急于实行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为核心的“粮食转化”政策、以鼓励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为内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还鼓励大量耕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导致了粮食产量减产。这时,有关部门又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因此,要求必须坚持工农协调发展思路,构建稳定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教育和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促进工农业双赢发展,同时弥补农业劳动力要素流出的宏观损失。

(二)以可持续发展思路化解工农矛盾

在刘易斯模型中,工资与利润是相互对立矛盾的因素,同样在我国某些经济学家眼里,低工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优势”,一旦提高劳动力要素价格,就会把外资吓跑,还有可能使其他国家得到大量外资,在经济上超过我国;一些地方也担心提高劳动力要素价格把资本吓跑,影响当地经济增长的政绩。依照这种观点,似乎农业生产要素越廉价,就越利于改革开放,越利于经济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这些“成本优势”最终会转化为“成本劣势”。因为人为压低占大多数劳动力比例的农民和农民工收入水平,必然会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振、严重依赖出口的内外困局,使国家的收入分配濒临两极分化的危险状态,最终一定会反过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变成沉重的社会成本。同时造成经济主体对廉价资源长期的依赖性,放弃搞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一旦出现民工荒或者“费景汉和拉尼斯拐点”,必然会措手不及。因此非农部门一方面要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激发他们创造财富的动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化解成本,促进劳资双赢。

参考文献:

1.纳克斯.欠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牛津:巴兹尔•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53

2.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曼彻斯特经济与社会研究学院学报,1954(2)

3.张培钢.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出版社,1992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5011.html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浅析新形势下的企业内部审计_审计论文十篇

下一篇作文: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为优秀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浅谈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_农村研究论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