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在我很小的时候,端午节过后,父亲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那时候,我幼小的心灵很崇拜屈原。今年端午节,上网查资料,发现有人攻击屈原。而且,写文章攻击屈原的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人。
我当时就惊呆了。几千年的习俗,你大笔一挥就否定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屈原的肯定,被你的一句话改变了。傲慢,世界上其实有一些傲慢的人,不自量力,自讨苦吃。我觉得可能他们想成为网络名人,故意传播一些歪理邪说?也许是为了颠覆人们的认知世界,进而打乱我们的文化立场?
读完屈原的高歌《歙江》,整个屈原终于在我眼前展开:他默默地回望溆浦之畔,那遥远的河,那遥远的故国,那遥远的岁月;但心是不朽的,思想是永恒的,于是沅水边沉默倔强的身影切入夕阳,切入黄昏,切入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血腥的背景。
屈原是温暖而浪漫的。他敢于把自己比作一个美人,用香草点缀一颗珍珠,骑着风筝,上天入地,与钟华为友,与日月大地共存。他浪漫的想象和瑰丽的情感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
但作为高举浪漫主义大旗的大诗人,屈原并没有一千多年后的李白那样豪放。他恣意享乐,追求自我解放和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总是透露着他灵魂的影子——乘鄂朱而回首,游秋冬,舟容而不进,回水滞。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树,都不再是其本来的面貌,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这种无法释怀的寓意,深刻地表现了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对故国安危、百姓冷暖的关切。
于是风景被情感转化,文字被鲜血书写。后人说草木总与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屈原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我对自己的心那么好,死了九次依然不后悔是诗人用生命的血泪铸就的誓言。不适合这个世界,他说我不能改变心意去遵从世俗,但我会很惨很穷;拥抱真诚而不被理解,他唱道,心之端直,虽远,何妨?。然而,有着崇高的利益,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屈原无法流连于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也无法领略林逋梅妻鹤子的神韵。
他不可能超脱。他关心的永远是世俗之事——楚国的安危,百姓的冷暖。于是他把自己放在了最痛苦的状态:被贬谪,却心系政事,与心目中的世界处于一隅。
萦绕在他耳边的不是苍松飞泉,而是农民的哀号和孩子的啼哭;浮现在他面前的不是明月的路径,而是强秦的眼睛;让他担心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朝廷的灯红酒绿和谈笑风生。
他的心在滴血,但他从来不想拯救自己——因为他心中的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了。楚是他,是他,天下也是他。楚死了,就沉入汨罗江——这不是自杀,不是自杀,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我。这样的屈原,不会背诵脱俗超然的诗句,也不会写出华丽精致的辞藻,只会用鲜血书写自己——一个温暖、高贵而不合时宜的灵魂。
所有的文字,我爱那些用血写的。屈原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带着汨罗江边的千古恨台,循着两千多年的长河,走进了每一个热爱和尊敬他的中国人的心里。
【网友转载投稿,如有问题清联系我们】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5184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