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时间:2024-08-31 17:18:14 | 作者:无名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文中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理解“焦躁不安、威风凛凛、悠哉游哉、炯炯有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最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对大象以及战象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去动物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自由回答)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它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但是你们听说过大象在战场上冲杀吗?这样的大象叫做战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头经历过战争场面的最后一头战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又是怎么来的呢?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下面就让我们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划出来交流讨论。

  教师重点点拨: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菁: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提问,可在书上做上标注。

  2.学生阅读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概括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4.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带着感情朗读。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生字词。

  2.练习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拓展延伸

  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根据大家的学习,我们回答了一些问题。学到现在,嘎羧在你脑海中是怎样一头战象呢?

  善良,怀旧,

  坚强,忠诚,英勇等。

  二、研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描写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力求小组内解决,仍有难度的留待全班讨论。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可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学生汇报:

  ①“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②“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③“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

  ④“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在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到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深深的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含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争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激。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朗读感悟嘎羧“英勇”的语句。

  ①“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指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及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②“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重点体会“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哪些相通之处?

  引导学生从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方面作比较,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边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

  4、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的可贵精神,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复习,质疑导入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下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板书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战象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补充战象的小知识:在古代战争史上,曾经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战象的什么事。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读词:

  课件: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

  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写了嘎羧的哪些事情?说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标题:

  板书: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6、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7、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同学们,嘎羧可是一头战象啊,看到它做的这些事情之后,你们是不是感觉到特别惊讶,而其中的一些事又让你特别感动?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特别感动,边读边画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生自由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并交流体会。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五、交流品读,深化情感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句子:(出示课件)

  1、出示第五自然段

  预设学生会抓住下列词语体会到战象嘎羧的衰老。

  “衰老”“打瞌睡”“艰难地睁开眼睛”

  2、指名读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战象的过去以及现在

  3、“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指导学生抓住三个动词“吼”“踏”“指”等词语体会战象的急切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嘎羧急切的心情。

  4、“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嘎羧对象鞍的留念,实际是对往事的怀念,对战友的怀念,让我们读出嘎羧的这种情感。

  5、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5句。

  师评价引导: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它临死前要披挂象鞍是因为什么?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6、“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

  师指导朗读:这样悲壮,这样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地方我们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以及死去战象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请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句子。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导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你们谁能把你了解的贝多芬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

  莱 茵 幽 券 蜡 瞎 陌

  盲 键 粼 缕 恬 汹 录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券:quàn(下边是“刀”不是“力”)

  恬:tián(不念qià)

  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幽的笔顺:

  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

  幽静:幽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静。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三、默读课文

  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

  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四、练习

  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

  微弱的烛光 十六七岁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轻纱似的微云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 大大的眼睛

  波涛涌汹的大海 美妙的琴声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贝多芬为兄妹俩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二、直视课题,找到文章的中心部分来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盲姑娘两次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读一读,说说贝多芬开始在小路上“散步”,而后来“飞奔”回客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的感情有哪些变化?(默读回答: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快速浏览,找出哪自然段是写《月光曲》的?(第9自然段)

  3、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像,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⑴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图画,找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进行评价。 ⑵ 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月光曲》,看着图画或闭上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回答问题:

  ⑴ 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逐渐增强,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⑵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哥哥看到妹妹脸上恬静的表情和睁得大大的眼睛,想到她可能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盲姑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她当然不可能产生像她哥哥那样的联想,所以只是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三、《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板书:听→看→弹→听→看→又弹

  文章哪几自然段写的这个内容?(2~5)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回答。

  同桌分配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话,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读6~8段)

  四、填空

  1、贝多芬没有回答姑娘的话,只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当时他想到了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出示投影,学生口头填空)

  2、小结:这些都与什么有关?(环境)

  板书:月光 穷兄妹

  3、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

  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学生的回答有可能性和合理性就对,老师不要限制。

  可以回答各种可能:

  ⑴ 贝多芬默认了。

  ⑵ 贝多芬谦虚。

  ⑶ 贝多芬怕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

  ⑷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 ⑸ 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

  ⑹ 贝多芬认为遇到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

  五、总结全文

  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了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家?(热爱人民,同情穷人,热爱大自然。)

  六、朗读欣赏──评读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读,讲评。(让学生适时互相点评)

  注意:整篇课文的朗读应该是徐缓的、抒情的,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朗读时才用高昂的语读。要注意表达人物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抱歉心情,盲姑娘安慰哥哥时的体贴、懂事,贝多芬来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猜出自己后的愉快、激动,都要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

  七、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

  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思考: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了解,导入新课。

  1.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能简要地说一说吗?

  2.揭题。

  3.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4.据题提问。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解下列生字词,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别重逢、英武豪迈、泣不成声、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

  (3)思考刚才的问题

  2.检查交流:

  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品读课文,感受嘎羧。

  (一)认识英雄,告别村民。

  1.默读课文,找到关于象兵的介绍。

  2.了解象兵抗击日寇前的那段历史

  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东亚地图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3.阅读这段文字,想象当时情景。

  八十多头战象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枪炮声、喊杀声、大象的悲壮的吼叫声回荡在打洛江畔;在鬼子的枪炮中,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倒地。日寇们鬼哭狼嚎,丢盔弃甲。

  4.经过这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嘎羧成了唯一幸存下来的战象。村民们怎样对待这头战象?除了故事中的描述,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正是战象们打跑了日本鬼子,这个小村庄才免遭战火的洗劫。村民们对嘎羧特别好,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水果送到嘎羧嘴边;村民们为嘎羧搭起了高大的'象房;村民们让波农丁来专门照顾它;夏天,村民为嘎羧洗澡;冬天,村民给嘎羧生起了火炉)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村民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板书:英雄

  敬仰

  5.指导朗读相关段落语句

  6.村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嘎羧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六年过去了。曾经英武豪迈的英雄老了。嘎羧就要走到生命尽头了,它舍得离开村民吗?

  7.你能根据这段话设计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吗?(为什么要绕村走三圈?)

  8.解疑。

  (二)重披战甲,回想过去

  1.嘎羧在离开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当年自己曾经披挂过的象鞍。)古人说:读书贵有疑。现在,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读书,勾画句子,写问题与体会,教师巡视)

  2.交流:

  (1)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在这二十六年间,嘎羧为什么不去看望这位老朋友,而在临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挂上象鞍?

  (2)哪句话最能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③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它的内心安静吗?(沉浸在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里)

  (4)齐读体会。

  3.小结:嘎羧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首先想到的是重新披挂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为一头战象的辉煌与荣耀,想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归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嘎羧还做了哪些事情?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最后一头战象》。

  2.这篇课文描写了这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哪些事?(小标题主要内容)

  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重披象鞍和告别村民这两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两个部分。

  二、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②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也许;也许。)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5.小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6.现在,我们就要离开百象冢了,你想对战象嘎羧说些什么呢?

  三、课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发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强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多做实事,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2.齐声朗读

  3.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是,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这堂课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思考。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8

  【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最后一头战象》出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曾经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并没有选择追寻自己种群的象冢,而是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坚强地刨开一个坑,庄肃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说写得凝重、悲壮,扣人心扉,发人深省,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它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由衷咏叹战象生命的凝重和辉煌!

  2.人文价值

  感受战象“忠诚”“坚强”“英勇”的高尚情怀。

  3.语文要素

  运用寻读法快速阅读课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运用统整策略,提出问题或质疑,和同学探究解决;通过细节描写及想象练笔揣摩战象的内心,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了解沈石溪动物小说。

  【教学目标】

  1.运用寻读法快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沈石溪动物小说,尝试运用“统整”策略,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或质疑,和同学探究解决。

  3.品读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通过练笔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战象的“忠诚”形象。

  【设置意图:《课标》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应当做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出来的阅读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的提示,立足阅读素养的培养,努力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教学重点】

  能够在阅读中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质疑,同学探究解决。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及练笔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战象形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

  一、读题,初识战象。

  1.猜猜沈石溪动物小说主人公。

  小结:抓住主要事件、性格特点,是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

  2.读课题,说题目带来的重要信息。

  借助字源,随机辨析生字“寇”。

  【设计意图:运用“联结”策略,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打通旧与新的经验,揭示了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抓住性格特点;而后的联系课题、文本各部分的相关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是基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标志之一。针对本课生字学习的难点,借助字源,科学辨析“寇”字。】

  二、速读,整体把握。

  1.运用寻读法,用小标题提炼与晚年嘎羧有关的事件。

  2.借助小标题复述故事,注意详略。

  【设计意图: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运用寻读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长长的课文中迅速查找主人公嘎羧的具体事件,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以提高阅读效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引导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持。】

  三、统整,提炼问题。

  1.填写阅读卡:默读课文,将最重要的阅读发现填写在阅读卡中,并提出两个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和同伴交流。

  阅读卡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利用表格提示“统整”的阅读策略,即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阅读发现,分门别类,通过对这些发现深入思考,找到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信息;学生在梳理两个发现和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略去不重要的信息,区分了文本重要的和非重要的细节。】

  2.展示,交流。

  (1)重要发现

  预设一:嘎羧性格特点,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

  讨论起决定作用的性格是哪一个。

  预设二:对嘎羧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特别难理解的

  对四次“吼叫”及“拿到象鞍的安静”“去世前的平静”片段提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能不能提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直接体现阅读主体综合的阅读素养,反映了读者“识别和推论”“整合与解释”“鉴赏与评价”文本的能力。将学习者的“自读提问”与教师的“导读设问”有机的整合,形成了阅读课堂讨论的基础,在“读”“思”“问”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四、讨论,精读“四吼”。

  1.对描写四次“吼叫”的语句进行细读与批注。

  【设计意图:歌德曾说过:内容可看见,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在如沧海茫茫的长文阅读中,能寻得一个点来解读,通过本课时的“四吼”、第二课时的“两静”来领悟课文的表达、感受战象形象,也算是取得一瓢。】

  2.小组交流,总结同伴观点,全班交流。

  预设一:第二天早晨,嗄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1)交流,朗读。

  (2)小结抓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预设二: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根据文中对动作、神态的描写,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补写嘎羧内心。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以细节具体描述嘎唆的激越和悲壮。

  与原著中嘎羧的老态对比,体会勃勃雄心。

  (3)引读片段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原著、音乐等课程资源,通过对比,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诱发学生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

  五、小结,巩固练习。

  1.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2.作业布置:品细节,为描写“安静”“平静”的片段做批注。

  第二课时

  一、交流批注,品味“静”。

  1.重见象鞍的嘎唆:睹物思情的安静

  联系下文对象鞍的细节描写,结合“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体会嘎唆的内心的激动、回味、留恋……

  2.坦然自葬的嘎唆:庄严荣归的平静

  讨论:是什么力量让嘎唆走得如此平静和坦然。

  3.引读片段。

  二、对比阅读,总结方法。

  1.对照第一课时填写的阅读卡,和同桌交流“课文难理解的地方”是否解决。

  2.将课文与原著比较阅读,提出一个问题,填写在阅读卡的第三部分“阅读后还有的疑问”,并在小组中尝试解决。

  阅读卡

  3.交流探究。

  预设一:原著比课文多了对“人”的描写,如波农丁“要我跟他合伙去捡象牙”,为什么要写这个情节?

  预设二:作家沈石溪作品中关于动物的描写都是真实的吗?

  4.为这张阅读卡命名,如“3—2—1”表格。

  【设计意图:“质疑·创新”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运用对比策略,完成阅读卡第三部分任务——提出一个读了文本之后依然想知道的问题。启发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怀疑甚至质疑,并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原文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水平。】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横遭倒霉、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身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协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二、速度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屏幕出示,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那么,作者给我们写了哪些事呢?请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

  1、这头战象是怎么来的?

  2、本课写了关于这头战象的那些事情?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同学阅读后解决问题,并随着同学的回答进行板书:战象衰老──重披象鞍──回到战场──埋葬自身(板书可以随同学回答灵活应变,也可以板书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身的体会。

  2、生提出自身不懂的字词,小组之间讨论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

  3、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课堂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誊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还有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身的理解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同学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同学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⑴ 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恬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句话对嘎羧的动作、神情详细地进行了描写,让同学找出动作、神情的词,采用竞赛朗读的方式,指导同学读得深沉、读出感动。引导同学体会到战象对象鞍的珍爱,读出它对过去的留恋与回味。(这段话体现出战象怀旧、善良。)

  “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句话通过对象鞍与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抓住重要词语(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指导同学读出对战象的敬佩与赞咏。(这段话体现出战象英勇。)

  ⑵ 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想象,嘎羧久久地凝望着,它可能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在它的吼叫声里,嘎羧在呼唤什么呢?然后采用扮演朗读的形式,把战象对战友的怀念,对过去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局面无比留恋的悲壮深情读出来。

  (这段话也体现出战象的怀旧、善良。)

  ⑶ 嘎羧在为自身挖掘坟墓的壮举: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

  “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引导同学想象:这头战象那么费劲地挖坟墓,是为了什么?它的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是在告诉人们什么?

  这几个段落要指导同学精心品读,读出内心的感动与敬佩。(这段话体现出战象的坚强、忠诚。)

  课文里还有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吗?找出来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刻的感受吧!

  2、交流读后的感受:

  鼓励同学自由表达,引导同学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它虽然只是一头战象,却有着超人的情怀,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习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找出课文中对嘎羧的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合作探究: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

  3、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在书本标注。

  4、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在书本标注。

  5、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6、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在课文标注。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⑴读课文,每个字都读准,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⑵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⑶请5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⑷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⒉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⒊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⒋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写文中的生字,并摘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自掘象冢)

  二、研读重点语句,感悟课文。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注一注。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的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的情况。

  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从文中找一找,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拓展。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课下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评: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教学易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评: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评: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再次体会具体、细致的描写体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表达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忠诚英勇坚强

  [评与思:这是一篇很典型的长课文短教的范例,文章虽然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但在教学时我们则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在这一重要环节的实施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不一定只是谈感悟再朗读,可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P121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xx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同时在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研读第十四自然段,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披挂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四)讨论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4、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5、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抓事例 品细节 悟情感

  披挂象鞍神态壮士

  重回战场动作英雄

  挖掘墓坑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资料、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述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资料,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必须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能够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能够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能够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忙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这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明白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样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样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此刻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资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能够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个性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二课时

  教学资料: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能够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评: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教学易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述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状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状况。

  3、群众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情绪。)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那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必须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以前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悲哀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故事,能简单复述故事,对由故事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2、过程与方法

  以回顾作家作品,走进故事,评价故事,编写故事的思路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所带来的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城市里的孩子,远离乡村,远离动物。在他们心里,动物也许只是一些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兽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像一位能够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向导一样,引领着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去读懂他们的亲情、爱情、恩情。从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里,去探寻动物的机智、善良、不易……这些故事离孩子们的生活很远,也许他们不能真正领悟动物的情感。但是,就像沿途曾闻过的花香会留在心中一样,总有些东西会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课程资源: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

  课程实施:

  一、回顾作家作品

  师:曾几何时,动物曾经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但是现在却和我们越来越疏离。特别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能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头森林,却很少能有一片动物的栖息之地。我们与动物走得越来越远。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在尚不满17岁的时候,他选择去了云南当知青,惟一的理由就是:云南是动物王国,在那片葱翠的原始森林,许许多多世代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可爱的生灵,都已成为他心中不可磨灭的美丽印记——他就是今天来我们学校做客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沈石溪曾被称为“另类”作家,原因是他作品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你对沈石溪笔下的动物有哪些印象?对沈石溪有哪些印象。

  通过阅读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我们知道了沈石溪笔下创作的动物的特点,同时也知道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在读书中感受作者,因为作品中就有他的影子。

  二、走进最后一头战象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沈老师就像是一个动物世界最优秀的向导,引领我们走入动物的天堂。在这一本书里,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象。看过大象打仗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直接参与战斗。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战尘滚滚,吼声震天,势不可当。

  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故事我们已经读过了,现在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想一想,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第一部分:披挂象鞍,

  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让我们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悉心感受嘎羧的重情重意。先看到“披挂象鞍”这一部分,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第一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师:嘎羧看着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闻着上面的血液和硝烟的气味,它会想起什么?

  师:这头战象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看到象鞍,会如此的激动。嘎羧要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寨子,寨子里的人有什么反应?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第二句: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大家心里都清楚,与其说是送行,不如说是送葬,为一头还活着的老战象出殡。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课件播放)

  师:人们是如此舍不得嘎羧,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有?有?有?(老人、小孩、妇女。)人们泣不成声。(村寨的每一个人都爱嘎羧)

  村长来了,他在------(引读)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村长强忍泪水,对嘎羧说——

  老人和孩子来了,他们捧着-----(引读)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说——可是嘎羧什么也没有吃,只——(学生接读)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一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二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三圈,它是在——

  第二部分:重回战场

  师:在即将弥留之际,嘎羧系上象鞍,准备离开寨子。重返战场。在这一部分里,哪些文字感动了你。

  第三句: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1.它久久凝望凝望着江面,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2.他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

  师:是啊!在他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而是他的救命恩人啊,分别了二十六年,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

  3.想象一下他在吼叫些什么呢?(呼唤灵魂,诉说思念,表达忠于战友之心)

  4.学生同桌交流填空

  课件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看到了()。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也许是在(),也许是在()。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的灵魂),也许是在(诉说对战友的思念),也许是在(告诉战友,它将来陪伴它们)。

  师:是啊,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2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向谁诉说吗?因为它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我们齐声读这一段。

  第三部分:庄严归去

  师:“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现在我们看到这一段话,齐声读一读。

  第四句::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

  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

  师:这本书中,用一系列的故事,介绍了大象的生活习性。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独自走向神秘的象冢里去。为什么嘎羧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而是来到了百象冢呢?(因为他想和自己的战友葬在一起。)

  第五句:“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师:我们齐读这句话,作为一头老战象,嘎羧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在它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它一定有话要说,它想说什么呢?

  师: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眼里,还仅仅只是一头战象吗?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同学们,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引发了人类更多的思考。嘎羧走了,村寨恢复了往日的静,但是村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老师相信大家的心的心也久久的不能平静,多么重情重意的一头战象啊!它忘不了保护自己杀敌的战甲,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二十六个春秋的村民,它忘不了曾经洒过鲜血的打洛江,它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我们还能说它只是一头战象吗?不,它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大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再见了,嘎羧。我们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课前老师布置你们一个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或伫立江滩回想往事时,内心一定百感交集。想象一下它内心的感受,写下来。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感悟抒发,总结提升

  这就是沈石溪笔下的大象,在他笔下还有很多像这头大象一样有灵气的动物。他们善良,聪明,团结,懂得感恩。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动物内心世界的作家。就像他自己所说:生命苦短,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医生中能做好一两件事情就算不错了。对我来说,写好我所钟爱的动物小说。能再写出几部读者认可的作品来。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慰了。我们衷心希望沈老师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最后让我们热烈欢迎沈老师为我们说几句。

  板书:

  最后一头战象

  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325026.html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语文《荀子》的教案

下一篇作文: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为优秀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