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时间:2023-10-19 18:59:20 | 作者:无名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七篇

【观后感】导语,我们眼前所欣赏的这篇有12836文字共七篇,由卞坤海尽心改正之后发布!如果你对此篇文章感觉哪里不好,请告诉我们!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一

当代青年说

“救亡图存,挽狂澜于既倒;思想启蒙,发历史之先声。”一百年前,在民族救亡图存之际,正是当时无数的有志青年挺身而出,发出了一声声愤怒的呐喊,吹响了一曲曲壮丽的冲锋号角,从而引起了中华大地上无数的共振,使爱国之声愈加高亢嘹亮,犹如一道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国人。从此“爱国、进步、、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融入了中国青年的血液里,传承至今。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周恩来曾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一百年前,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体现在能够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抛却己身,殉国家之急,而当代青年的爱国精神则体现在如何奋斗,实现自己青春的价值。

当代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五四青年在国家存亡之际,以瘦弱之躯横对长枪短炮,正当青春年少,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这正是五四青年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一百年过去了,如今的时代纷繁复杂、极具变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给予了我们当代青年独特的时代担当。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和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勇于肩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重任,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命运之中,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潮流中,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伟大建设中国梦中,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篇章。

当代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少思少想,多做多干。五四青年之所以能够抛下一切投身革命就是因为他们为自己思考得少,为国家思考得多。我们当代许多青年惶惶不可终日,迷茫而不知所措,就是因为他们在本该奋斗拼搏的年纪里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想更舒适、更安逸的生活,就是不去奋斗;想更高档、更宽广的平台,就是不去付出;想在二十岁便功成名就、前呼后拥,就是不愿意实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付出才会有收获。少想一点肉体上的安逸享受,多一点苦干实干的付出和汗水,才能在青春的路上奋发向上,斗出精彩。

当代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增强本领,不断学习。

李大钊、陈独秀、陈寅恪、罗家伦等,这些五四运动中的杰出青年代表无一不是本领高强的有学之士。正是他们本身本领过硬,才能够在时代交付使命的时候扛起大旗,勇立潮头。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仅靠一腔热血、满怀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的本领和不断的学习。只有“真金”才能不怕火炼,要想经受考验、实现价值,只有踏踏实实的锻炼过硬的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时代的大熔炉里练就七十二变,使青春无悔,不负韶华。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二

汲取“五四”力量

“五四春雷人觉醒,雄狮怒吼震西方。”100年前,中国的热血青年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爱国运动,创造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为中华儿女留下了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走进中国特色,“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五四”精神内涵,用心汲取“五四”精神力量,当好“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之力。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最鲜明的主题,“振兴中华”是“五四”运动最坚定的信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得硬的立场,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排头兵、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如果信念动摇、理想迷失、精神“缺钙”,就容易被、等问题趁虚而入。学习“五四”精神,首要的就是学习爱国主义精神,要坚定“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立场,真正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身边小事,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扎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勤思好学之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率先学习和接受了主义哲学和科学基本理论,促进了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信息大的时代,党员干部如果不主动学习、不善于学习,就会思想固化、停滞不前,甚至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贯彻习中国特色思想,克服“本领恐慌”,武装头脑,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与时俱进,才能攻坚克难,不断进步,适应新要求。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改革创新之力。“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五四运动前后,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敢于向封建挑战,敢于向不合理的条约挑战,倡导用和科学来改造中国,实现了中国和中华民族自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充分彰显了改革创新的巨大力量。进入,我们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三

听说最近一部电视剧火了,叫《觉醒年代》。去看了,火的还真的不假。100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00年后《觉醒年代》恰逢其时。它带来了新的唯物史观和艺术规律与《建国伟业》《大决战》等登上新的舞台。

《觉醒年代》注重“历史因细小而生动”,刻画了蔡元培三顾“陈”庐、“陈”门立雪,两种新学派会的对峙,巴黎和约的签订与否,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党的初步建立等中国人铭记于心的历史场景。将冷冰冰的历史年代、数字也变成了可考的、有温度的故事。

历史剧并不等同于历史,历史剧是由历史改编而来,可以适当添加内容推动故事发展。经过大量的资料显示,《觉醒年代》就是一部部分改写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大部分是切合实际的,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党的建立环环相扣,细节、语言、动作的特写和背景音乐的结合,使当时的人物性格、心理、事态、物态表现的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电视剧中各类书籍、报刊、新闻报道以及人物介绍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特别是鲁迅起草《狂人日记》时急促的音乐、频闪的画面以及人物有力的动作,坚毅的眼神,步步紧逼观众的内心。五四运动的旗帜、口号以及人物郭心刚的事迹,大大的震撼人心。对比各种史实来看,瑕疵基本只存在于时间轴、人物关系等方面,如《狂人日记》与《复王敬轩书》出版先后顺序,陈家父子和好的时间以及剧中虚构的柳文耀、柳眉以及工读互助社的部分成员。不过,在电视剧的故事发展大局面前,这些均可以忽略不计。

《觉醒年代》在当今的影响力具有不可代替性。“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国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中国直接跨越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国家,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国家性质转变的重要节点。《觉醒年代》一改之前多数以战争中战役为主题的红色电视剧,而是将主题改为了新文化运动,这无疑会更加温和,更加贴切,更加贴合青少年。在新文化运动当中,涌现出一批一批的仁人志士,一位位救国图存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觉醒年代》在10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唤醒了我们青年的爱国之心。新文化运动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不止是知识分子还有青年劳苦大众具有启蒙性质。中国党的诞生不是偶然,是顺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所以《觉醒年代》火得名副其实,没错,我一直相信电视剧中李大钊的那句话:“100年以后的中国,它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绝不会辜负中国。”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四

最近很火的一部剧《觉醒年代》振奋着许多中国人的心,在书本中认识的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在电视中鲜活了起来,有直言不讳的钱玄同,有点“目中无人”的陈独秀,淡定从容的蔡元培,耿直傲骨的李大钊…每个人的性格色彩分明,也从剧中进一步了解了蔡元培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看着看着也让人为之动容,内心振奋。

本剧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主线,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来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中国青年的思想,从而使国家强大起来。剧中会出现一些对立面,如崇尚帝制的辜鸿铭,看似总和陈独秀等人做对,但他并不是不爱国,相反,正因为他内心对于爱国的坚守,才会那么反对新文化运动。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他崇尚儒家思想,认为中国人用心灵体验生活,我们有情感、懂得换位思考,也就是他内心的中国人的精神,而西方是以“头脑”体验生活,而当陈独秀提出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来改变国民素质时,他必然是极其反对的,这种反对也是他爱国的一种表现。至于谁对又谁错呢?无法说明,这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接受的教育受熏陶的思想有关,同样是爱国这件事,怎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在剧情第十一集时,我终于抛弃了对辜鸿铭的偏见,他对国家浓浓的爱,对中国人精神的透彻理解,用他所坚信着的方式不断给西方人输送中国人精神,让人感动和震撼,也为一开始对他的不良印象感到自己的片面和肤浅。

像何为爱国,如何救国这样的问题,在没有看到一个理想的新中国前,谁也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有相同思想的人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着,所以才有了陈独秀与胡适、李大钊的惺惺相惜。剧中让我最敬佩的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一种淡定和睿智,他认为只有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才能产生出更多的思想,他允许并期许着不同声音的出现。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体现着为有学之士的渴望,他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来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甚至不惜伪造履历。正是这种礼贤下士、爱才惜才的精神,才吸引了大批学界名流,一时间北大人才济济,如夜空中的群互辉映,迎来了群星灿烂的蔡元培时代。

这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在如今的盛世中依然有着一定思想引领作用,比如在课堂中,老师应秉承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不以对错论英雄,而更重视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能力,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或是从别人的观点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恰恰也是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如今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和我们三观不合的人,也许你会惊讶会质疑会抱怨,但你若没有彻底地了解他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等等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思想的因素,不妨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因为许多问题本身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是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五

最近,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十分“出圈”,因为其精致的布景、优美的构图、生动的台词受到许多年轻朋友的追捧,剧中人物有血有肉有亲和力,让人印象深刻,被许多网友在线“催更”。

《觉醒年代》作为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作品,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改以往主旋律作品的刻板形象,将“客观真实、创新生动、情感真挚”贯穿始终,让年轻朋友主动了解党史、研究党史。我想,我们在开展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时,若也能把“客观真实、创新生动、情感真挚”融入其中,党员们就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书写华章。

用客观真实的史料,品味党的厚重历史。《觉醒年代》中,中国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故事被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广大观众了解认可。历史的不失真,才更容易被人接受。基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相统一。如果只讲伟大成就、光辉历程、成功经验,而忽视曲折、失败、挫折、教训,就容易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但也不能只讲曲折、失败、挫折和教训,而不讲成就、经验和贡献,这也是不尊重历史,更不利于认清现实。一部中国党党史就是认识与实践交织、经验与教训并举的探索历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只有鉴古知今,才能学史明理。

用创新生动的形式,重温党的百年风华。《觉醒年代》中,不乏一些创新生动的比喻、暗喻,形式多样不套路,我们既能清楚导演的深意,又能更好地品味党成立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现在,百年风华的雄伟历史需要更多创新生动的载体来展示,创新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也能够增加党员参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更要注意在活用教育场所、拓展学习方式是有所创新。我们要利用好党史纪念场馆、革命遗址遗迹等教育场所,带领党员走出封闭课堂,利用先进的“vr模式”帮助党员进入沉浸式体验,唤醒红色记忆,增加学习教育的代入感。我们可以创新拓展学习方式,在开展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线上线下同步学”“理论知识快递包”“身边党史微讲堂”等教育模式,为党员备好党史学习的“精神食粮”,将党史学习教育浸润到日常生活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情感真挚的述说,阐述我们的初心使命。《觉醒年代》中,不乏“既然已经到了国亡人死之际,便再无投鼠忌器之顾虑,我们应该有破釜沉舟之决心”“敢于努力救国之新青年,筋骨强,方能气力雄”等情感真挚的台词,语句简单但振聋发聩,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是我们初心使命的优秀表达。“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表达同样可以是一声声情感真挚的诉说。基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授专题党课时,不应该拘泥于公文句式,把党课材料讲得语调单一、平淡无奇,让基层党员觉得乏善可陈、没有兴趣,这样会让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满意。我们要在充分吃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地想、语言朴实地写、真情流露地说,用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回味悠长的表述讲述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用基层党员听得懂、听得进、能深思的话语唤醒党员的红色基因,永续党人精神谱系。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六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一

如果我有一部时光机……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请愿、罢工、对抗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运动”,非“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二

我将无我 不负重托

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中,发表了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重要讲话,深切鼓动了中国青年的信仰信念信心,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厚人生的质感,润染时光的底色。

苦苦探索,初现真理之光。视线拉回到100年前,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破败的国,贫穷的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写下这样悲壮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朴实善良的中国深受三座大山的,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一批批仁人志士知耻而后勇,绝地而后生,蹈锋饮血,前赴后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经过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迷惘中的中国人带来了主义,五四运动高举起和“科学”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气势磅礴之力,唤醒了东方这头沉睡的巨狮,喊出了“土地不可以断送,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四万万同胞,无人不潸然泪下。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的持续奋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就必须“不忘初心,”,在中国特色道路上永不停步地开拓前进。

拳拳之心,归来仍是少年。五四先驱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警世言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不论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心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没有一颗拳拳之心,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始终是一颗漂泊的浮萍,心无所依。爱国不是空喊口号,爱国主义作为科学主义原理的一部分,其不光是感性的,发心的,它还是真理的,实践的。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祖国培养下历练,在立誓报国中成长。在讲话中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经典,意思就是告诉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要把个人命运同家国命运紧紧相连,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思想。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追梦需要和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 ……始终都是挂在嘴边的殷殷希望、谆谆教导。中国党从成立之初只有13人,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第一先进政党,这个过程中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彪炳史册: ,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秋瑾、孙中山……他们舍生取义,用鲜血谱写胜利的讴歌,他们永垂不朽,用生命践行信念的伟力。强调,青年要“到群众中去,到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就能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先锋力量,始终树立为党和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就能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先驱长逝,历史已远,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负党的期望、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三

第一次听说《觉醒年代》是在两个多月前,我一天下午和一位小姐姐聊天,她说最近在看《觉醒年代》。目前十多集,主要讲的陈独秀,她说为了这个,她还买了一套鲁迅全集收藏。无独有偶,我在看了《觉醒年代》鲁迅创作《狂人日记》后,我也买了鲁迅全集。前几天和初中同学聊天,大意是,她说最开始读到鲁迅的文章,很难想象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但是通过这部剧,才真正意识到鲁迅作品的力量所在。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看了第28集《觉醒年代》,讲到五四运动。我最开始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是来自于初中历史课本上的描述,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就是初中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文艺表演。昨晚看到电视剧中的五四运动,仿佛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某个点,课本上对五四运动的描述,变成电视剧中的情节,听着讲述着娓娓道来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前的我总是机械的读着这些文字。但是我忽然意识到,只有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当时那些人执着的东西。我常常被剧中的人和事情,感动到热泪盈眶,是那样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想到我们走在厦门鼓浪屿,看着这里的异国风情,小白后来写到:“鼓浪屿和刘公岛有些许相似,有诸多异国风的建筑,那都是中国近代屈辱史、发展史留下的痕迹。对于我这样一个生长在未被侵扰的内陆的人来说,离开了课堂,只有行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车轮下的悲伤吧。”所以想到这里,我们现在只有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触摸到历史的年轮。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保卫国家,发起了五四运动,是这样一声呐喊,唤醒了无数国民。我去过青岛,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走在这样的地方,看着一些异国风情的建筑,感受到山东的炎热,比起感慨与伤感,我更多的是好奇。

上周我们聊天聊到陈独秀先生,我说以前对他的印象很模糊,仅有的一些印象,都是不客观。我发现,没有在那个年代,没有身处在当时的环境里面,真的不要轻易评价前辈。

就像钱穆先生所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小白说:“我们总是站着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人和事,殊不知,在那个时代,能够做到那样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当我了解到一些关于青岛的历史,明白当时的人想要保卫国家领土需要付出的代价,蓦然回首,才领悟到当时在我脚下的那片土地对我们的意义。小白提到刘公岛上的雕像,我们当时也在猜测是谁,后来得知是邓世昌。但是我们更加认同当时在岛上听到的另一个说法,这个雕像,是每一位在那个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或是用笔,或是用枪,保卫中国的人!我很感动。小白说其实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人,他们做出的努力或者牺牲,不比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少,但后人,可能永远无法得知他是谁。

有人曾这样形容这两位风云人物: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剧中印象很深刻的情节

蔡元培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到监狱接学生,同学们决心要“以死唤醒民心”,拒不出狱。

陈独秀先是一阵大笑,然后他说:

你们,可真是,不是一般的自大呀!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没有权利去死,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需要你们去活着,需要你们去奋斗。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这部剧让我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部剧,让我这样感动与震撼。被剧里面的人物所感动和震撼,遥想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披荆斩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那个时代先锋者的气节与决心。

我对得起天下人,对得起我的学生,唯独对不起你。这是李大钊先生对他的妻子所说的,他们为了国家与民族,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九死而不悔。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 篇七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由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揭示了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观看《觉醒年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民之觉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文化名流群英荟萃。蔡元培接任大学校长后,他致力于北大多层次的文化建设,这里汇聚了诸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一批文化名流,也汇聚了诸如赵世炎、邓中夏、郭心刚等无数热血青年。当然,也不乏像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保守派人物。新旧文化阵营的碰撞和交锋,使大学校风骤然发生变化,处处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态势。

第二是文化社团应运而生。陈独秀一生追求真理,到任北大后,他毅然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他的倡导下,各地的青年文化团体相继成立。起初,大学成立了红楼读书社和互助社,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了觉悟社,这些社团秉承反省、持久、奋斗、活泼、创造、批判和互助的理念,为广大爱国青年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后期,李大钊成立了学说研究会和亢慕义斋书屋,也随之成立了旅京湖南各界研究会以及平民通讯社,为传播新文化运动及主义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是新生期刊异军突起。伴随着各种社团的诞生,各种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也相继问世。从章士钊早起的《甲寅》到李大钊主编的《晨钟报》;从诞生于上海的《青年杂志》到落户的《新青年》,这些期刊一期一个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随即,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他主编的两个刊物就像黑夜里的明灯,为爱国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一南一北,与的《新青年》等刊遥相呼应,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格局。

第四是学生及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19年5月4日,13所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他们高呼“外争,内惩”的口号,反对《巴黎和约》的签订,史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在天津,张闻天在南京,在湖南,陈潭秋在湖北,他们领导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不仅如此,各地的劳工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上街,全国多地出现了学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现象,尤以上海最为突出。在全国强大的呼声面前,北洋被迫免去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第五是中国党组织如火如荼。1920年7月,俄共代表分别在和上海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同年8月,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党组织。10-11月,李大钊在、在湖南分别建立了小组和湖南小组。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陈延年也完成了从无主义者到主义者的转变。周恩来抵达法国后,随即成为旅法小组的成员。之后,董必武等人在武汉、王尽美等人在济南、陈公博等人在广州、周佛海等人在日本也相继成立了小组。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国民之觉醒,绝不是几个知识分子的觉醒,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觉醒。无产阶级的觉醒和中国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并为苦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本文地址:www.wordls.cn/zuowen/305933.html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十大人物观后感精选九篇

下一篇作文:金刚川电影观后感精华十五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七篇》为优秀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觉醒年代观后感格式七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